分享

在中国,让老百姓掏钱给车买延保到底有多难?| 独家视频专访怡安沃泰CEO刘啸

 每日汽车观察 2020-10-23


导语:目前在中国市场,就没有一家能称得上有品牌影响力的汽车延保公司吗?

如果说中国汽车市场的产业链中还有什么蓝海待入,那汽车延保算是一块儿。

虽然出道有段时间了,可是大多数的汽车延报产品都是叫好不叫座,国内市场渗透率也低得可怜。

要撬开中国老百姓的指头缝让他们掏钱给爱车买延保,真的就这么难吗?

国外的汽车延保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又是如何操作的?在中国市场,何时才能出现几家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汽车延保服务公司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怡安沃泰CEO刘啸怎么说。

Q1.延保服务在国内为啥渗透率这么低?

很低,这个比例现在大概就1%的比例可能还不到。

因为从我们现在的交易量来看, 只有大的经销商( 所谓大的经销商就是月销量在50台以上的,大概不足一千家)比较积极, 我们合作了大概400多家, 像车王、奥康达这些都是自己在做,但是占比都很小。

电商平台是我们合作的主要一种类型, 但是虽然投了那么多广告, 也都宣称月交易量达到千万元级别, 但是看整个的在行业交易里面占比还是很低的。

电商之路感觉还是比较长的,现在大家把延保当做搭建自己品牌诚信度的一个必要产品,它是一个标配。

我要解决这个诚信问题,光用检测是不够的,怎么能证明我的检测,一定要有承诺,要有保证。

这个保障体系现在逐渐的被消费者认知,但是需要过程,这个认知路还是比较长的。

Q2.延保服务如何变成一个2C的品牌?

一定的,最终我们的方向是2C的, 延保这个产品它的合理的需求发起,一定是C端客户, 而不是B端。

B端现在只是在暂时,他们在树立自己品牌过程当中, 需要延保这个产品来帮助他增信, 增信的目的实际上是加快成交速度。

其实车商并不需要它赚钱, 他只是需要这个产品来加快库存的周转, 这样加快资金循环之后,我的收益会更大。

现在这是我们的第一阶段,我觉得几年以后才会出现我们自己独立的品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准备在这个行业里面去并购其他的公司,我们看中的也是他的品牌。

我们把这个品牌更便于消费者的记忆,这是为满足未来真正2C业务的需要,我们有这个规划,终极的目标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对延保品牌有充分的认知。

Q3.对于普通C端来说,延保服务有何价值?

在北美这个业务非常成熟,超过40年的历史,最早也是从家电开始,因为他是一个无形产品,所以消费者现在不是不认可这个产品,他要看是谁提供的。

当一个延保公司在这个行业里面没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的时候,尤其是现在,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一家延保公司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能够影响到消费者对买车做决策。

消费者对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公司提供这种无形产品,他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如果是三大保险公司给你提供一个延保服务,哪怕是让消费者花钱买,消费者也是愿意的。

只是保险公司现在在这一块业务上,虽然有重视,但是投入还不够,所以给了我们市场机会。

Q4.在延保比较发达的国家,延保的流程是怎样的?

像我们现在给客户提供了这种产品, 或者说在国外提供这种产品, 实际上它是非常简单的, 基本上是以延保公司独立品牌出现。

客户买完车之后,像CarMax, CarMax卖的车只提供一个月的保修, 后面你想有多长时间,你自己去买延保公司的产品。

买完之后发生问题你找延保公司, 延保公司说给你修,合理地给你修;说不给你修,是什么原因。因为国外这种法律体系都非常成熟, 一定是在他的法律框架之下跟客户去解决。

如果你说不占理,你不给客户修, 欧美的客户认为你没有满足我合理诉求,马上请我的律师去跟你谈这个事,修车也是一样。

采访:赵奕  文稿整理:宋双辉  视频剪辑:张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