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级严令死守,无任何支援!师长率3000人硬扛8万,日军主帅叹服

 小天使_ag 2020-10-23

抗战进行到1944年,所呈现出的交战形式已经和抗战初期有很大的区别了,中国军队随着装备的提升,和日军交战的战损比正在逐渐缩小,日军因为太平洋战事吃紧,在中国战场的兵员质量也确实下滑的厉害。我方进行多次大的会战,持续打击日军的气势。

打开WiFi万能钥匙,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人虽然陷入了中国战场多年,兵力、财力都受到了巨大的牵制和损耗,但是仍然贼心不死,企图通过新的军事行动来迫使我方屈服,冈村宁次在1944年亲自制定了并实施攻击河南许昌的行动。一次会战迫在眉睫。汤恩伯命令吕公良师长死守许昌,但是当时吕公良手下的兵力却少的可怜,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师,但是手下不是齐装满员的状态,恰恰相反,加上汤恩伯补给他的一部分部队,吕公良一共只是指挥了4个团,合计3000多人的兵力阻挡日军。

而雪上加霜的是,吕公良所面对的敌人由冈村宁次亲自坐镇,精兵8万不说,还配有重武器、坦克大炮飞机,在火力上完全压制中国守军。吕公良接到汤恩伯的命令之后,思考的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从客观条件上讲,这几乎是一件不会实现的的任务,双方的客观实力相差太远,中国军队虽然可以以命相搏,但是却不能改变战事的结果,这是可以预料的到的。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正规军,科班出身的师长,吕公良很执着的要执行上级的命令,即使面对的是以身殉国的危险。

为什么汤恩伯不给部下足够的支援,却要提出不切实际的作战目标呢?这是因为抗战进行到后期,国军内部已经不像抗战之处那样义无反顾,有部分将领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做更多考量,认为美军参战之后日本从中国撤军是迟早的事情,不再愿意做过多的牺牲,而是按照派系希望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当时汤恩伯和蒋光鼐不合,虽然日军大兵压境,他却想保存自己的部队,不派人支援吕公良,导致了3000人对阵8万日军的情况发生。

没有悬念的是,3000守军最终被冈村宁次的8万大军围困,最终全部壮烈殉国。但是吕公良的表现堪称英勇,他率领的3000义士,不仅顶住日军多日的猛攻,甚至一度通过突袭夺回了中牟县城,令冈村宁次恼羞成怒,最终通过重火力优势夺取了许昌。我们不应忘记这些守卫许昌的国军先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