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在汉语普通话词类中都属于结构助词,读作轻声“de”,但在书面语言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每个词都有自己的用法。 “的”,它的前边一般是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起修饰、限制作用;后面多是表示人物、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 “地”,它的前边一般为形容词; 起修饰作用,后面多为动词。 “得”,它的前边一般是形容词、动词;后面的词语多是形容词,对前面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学习“的、地、得”,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口诀加以记忆和理解: 名词之前“白勺”的, 形后动前“土也”地, 动后形前“双人”得。 是不是看着有点明白,想想又有点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讨论一下这三个词的用法: 一、基本概念“的、地、得”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主要起着连接的作用,都读轻声“de”,发音上没有区别。但是,在书面语使用中,它们是三个不同的字,一般来说,定语后面写作“的”,状语后面写作“地”,补语前面写作“得”。 二、“的、地、得”的用法
一般用在名词和形容词的后面,用在描述或限制人、事时,形容的词和被形容的词之间,表示描述的结果。 结构:名词(代词或形容词)+的+名词 例子:我的书包,漂亮的裙子,快乐幸福的生活。
一般用在形容的词语与被形容的词语之间。前面的词语是形容或限制后面的动词的,所以,“地”的后面只跟动词。 结构:形容词+地+动词 例子:高兴地打滚,匆匆地走,一遍又一遍地拥抱。
一般用在说明动作的情况或结果的程度,通常用在动词和形容词之间,有时候也会用在动词和动词之间。 结构:动词(形容词)+得+形容词(动词或副词) 例子:跑得气喘吁吁,馋得直流口水,红得狠。 三、“的、地、得”使用口诀对于刚刚开始语文基础学习的小学生,对汉语语法学习不够,无法很好的从语法上理解“的、地、得”使用规则,因此,使用更简便的方法来区分“的、地、得”的使用场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口诀法便是其中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根据前面说的“的、地、得”的具体用法,结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简单归纳出一个口诀:
更简单地理解就是:名词前面用“的”,动词前面用“地”,形容词前面用“得”。 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地,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得,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 所以,使用时,只要分清楚“de”后面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就容易选择了。 四、实际使用中的特殊情况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他激动地(得)哭了。这个句子里,既可以用“得”,也可以用“地”,主要看它在文中所处的环境,作者要表达的重点。 激动地哭了。重点在叙述“哭”这件事,所以要用“地”。 激动得哭了。重点在说明“哭”的程度和状态,所以用“得”。
“这个书包是谁的?是我的。”这句话里面的“的”是代词,仰卧起坐所指的人或物。 “装的装,扛的扛”,相同的动词或形容词间用“的”,起着连接的作用,是另一类的助词。 “这是我买的书。”这里的“的”,用在动词的后面,主要是强调是谁的行动。 “那些东西,乱七八糟的,堆了一屋。”这个“的”,表示的是”等等”。 “这事是谁干的?”这个“的”,强调表示疑问的语气。 还有不少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要学会在阅读和学习中去发现,去分析,然后记住,最后达到熟练使用“的、地、得”的程度。 |
|
来自: 老友mk09qda3vs > 《教育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