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谭 ▏送走九月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秋叶斑斓

送走九月

作者   平叔

十月金秋醉人,十月金秋珍贵。

祝众谭友国庆快乐!阖家吉祥安康!

今天是十月的第一天,一个照例要给大家问好的日子。

“国庆节”快乐!

昨晚还来不及睡觉,这九月的最后一天就悄然离去了,同时离去的还有桂花树上的花瓣儿,还有桂花醉人的香气。如今金桂树上的枝头只有树叶还在继续坚守着。

近几年不知怎么了,这年纪愈大,心底反倒更有些脆弱了,总是见不得那些世间的离去,尽管早已经历了太多的离去。

这些年走着走着,身边就不见了许多人——那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

秋风秋雨,落花落叶,秋色空寂。这大千世界,365个日日夜夜,虽然每天都会发生些什么,可我还是觉得这九月是特别神秘的,冥冥之中多少让人有些不安。

九月里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是“九一八”。

七十七年前的这天,粗野矮小的日本人炮轰沈阳“北大营”,迫使中国人开始了十四年的艰辛抗战。

也就在九月的这天,为了“铭记耻辱”,这一天我们还可以听见尖利的警报声。

九月里还有个日子叫“913”,这是曾经的副统帅离家出走的日子。

那天,是现在被改称“艰辛探索”年代里,老大和老二之间再次闹不团结的爆发。

之前也有发生过老大和另一个老二的不团结,结果老二被洗白了。

这次是轮到这个老二了。老二知道厉害,于是就跑。结果飘摇的三叉戟提前落地,人毁机亡。

这件事似乎很刺激老大,导致精神身体双衰。于是在1976年的9月9日的这天,老大也撒手人寰了。

九月就是这么凶残,就这么通不认簧。

中国的九月事多,老美的九月也不咋个,一个简单的“911”就把美利坚给搅成了一锅粥,至今心底还阵阵心悸。

依然是在九月的一天。

今年的九月更是噩耗不断,不多的三十天里,奈何桥上竟连连走过了盛中国、常宝华、单田芳、朱旭、布仁巴雅尔、刘文步、臧天朔、师胜杰……

我知道这个世界每天都有新人来,也有人归去,我只是想说走的太集中了,就像约好了似的。

常宝华和刘文步都是说相声的,刘文步的相声没有太多印象,而对常宝华讲的《帽子工厂》却有很深的记忆。

 《帽子工厂》是常宝华、常贵田在1976年创作并演出的相声作品。

“帽子”不是什么遮阳帽鸭舌帽棒球帽,也不是礼帽官帽绿帽子,而是在所谓的“探索”期间,动辄给人民群众和一些尚有良知干部头上加的种种上纲上线的政治罪名。这罪名就是三生三世扳不脱的“帽子”。

我艰辛得那个切!

好在没有一直探索下去。

最熟悉的就是单田芳的评书了,处于食物沙漠、文化沙漠,精神沙漠的年代里,电台播放的“每日书场”就是我们那代人的最爱。

每到傍晚下班放学时,人们便会或骑车或跑步,飞也似地往家赶,为的就是单田芳先生那略带嘶哑的嗓音,直到他抑扬顿挫地念出“且听下回分解”时,这一天方才心欠欠的暂且罢了。

朱旭是北京人艺的老演员,在圈中被称为“老爷子”。特别喜欢他的表演。

看过他出演的许多电影,有《洗澡》、《变脸》,《末代皇帝》等等,还曾在北京看过他演出的话剧《哗变》,至今历历在目。

朱旭,真真的老戏骨,不掺假的表演艺术家。

特别喜欢臧天朔的歌曲,他的歌我几乎都会唱。

那时我也还年轻,就扯着嗓子喊《朋友》,动情的表达《心的祈祷》,直到《我们等待那一天》。

臧天朔是我们同时代的,歌声伴随了我们。可惜肝癌早早把他带走了。

同样伴随我们的还有盛中国的琴声。

他的《梁祝》、《新疆之春》、《金色的秋天》都是极为耳熟能详的,几乎还可以大段的哼唱下来。

在电视里看过一些师胜杰和赵宝乐合说的相声,记得清楚的是《白字先生》,内容是反映“文革探索年代”对教育的祸害。其它的就有些模糊了。

这些年看师胜杰最多的还是在《星光大道》。他是嘉宾,说话总是慢条斯理、细声细气的,点评倒是靠谱,不瞎说。

六十六岁的年龄,走的早了些。

知道布仁巴雅尔还是在春晚舞台,三人组的一曲《吉祥三宝》是那样的欢快清澈,触动了人内心的柔软,我以为这个节目是那年春晚最出彩的。

如今,舞台上三口之家的父亲走了,哪种温情画面骤然少了一根支柱,就让人心里空落落的。

送走九月,迎十月金色一片。

还记得四十二年前,那年的十月,我们终于得以摆脱“文革探索”,迎来金色的端倪,也才有今日之车轮滚滚向前。

十月金秋醉人,十月金秋珍贵。

祝众谭友国庆快乐!阖家吉祥安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