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谭 ▏成都,难觅踪迹的老虎灶……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成都,难觅踪迹的老虎灶……

作者▏平叔

以前,成都城里曾有许多老虎灶。

如今,老虎灶与我们已经很生疏了,甚至许多人不知老虎灶究竟为何物。

其实很简单,老虎灶就是街头巷口间常常见到的茶水炉子,也是成都小城里一种十分普通的专卖有温度的水的店铺,也被称为茶铺。

既然是很亲民的炉灶,为何取个如此威严的名字?要知道,老虎可是百兽之王啊!

要是让我来取名,我倒觉得叫“小猫炉”比较合适。

关于老虎灶的来历,曾请教过老者,据说是这样的:

这老虎灶的外形恰似一只老虎。其灶膛口犹如一只大大张开的虎口,中间有一高一矮两只大铁锅恰似老虎的身体,灶屋后一般树立着一根烟囱好似高高翘起的老虎尾巴,“老虎灶”因而得名。

老成都茶铺是个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就是个江湖码头,请个老虎坐堂,这生意倒可以避险了,犹如门神一般。

这种功能猫是具备不了的,猫最多只能避鼠,避不了险。

老虎灶的门面虽不起眼,当年可是成都城里的人们离不开的地方。

一方灶台,有火眼,有大锅,有水瓮。灶台临街的地方,支着一方木平台,用来放暖水瓶。

清晨四点多,店主人便摸黑起床,为烧开水的炉灶生火,待汤罐的水烧沸后,打开水的人也就陆续来了。

开水炉炉灶前围站着一圈等着冲水的人,炉台前的木平台上,摆放着一排排竹壳的热水瓶。店主人握一把水舀子将汤罐里的开水冲进水瓶中,那时的人家用开水大多都是来自老虎灶。

老虎灶除了供应开水外,还摆着一些桌椅,可以供茶客和前来打水的人歇脚休息、喝茶摆龙门阵或谈论生意等。规模大一点的,还常常卖一些瓜子花生一类的茶点。也有卖麻糖(麦芽糖),卖青果的小贩穿梭其间。

老虎灶水从府河里挑,有专门做水生意的挑夫。也可以取自井水,那时成都城水浅,到处水井密布,是个典型的井城。

现在时不时也能遇到井,比如南二环立交下面的民俗公园就有一个,只不过是个凸起的造型,永远出不了水的“井”。

老虎灶烧柴也可以烧煤,这得看时代。

柴不经烧,所以烧柴时代的屋子里,除了安放了几只大水缸外,差不多都是堆着柴禾。

煤比柴禾经烧,却煤气呛人难闻,大大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喉啵病”人的健康,所以就禁烧了。

现在统统改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了,但老虎灶却没了。现代的天然气也许永远点不着百姓的老虎灶。

冬天的成都特别阴冷,却没有取暖的习惯,最有条件的就是拥有一个藏在裤裆前面围腰下面的烘笼儿,这相当于后来的大匹移动式空调。

而老虎灶就成了冬天里这座城最温暖的地方。

于是,人们都习惯地聚集在老虎灶旁,享受着老虎灶带来的温暖。

灶前、灶后、灶下到处是站着的、蹲着的茶客。

在灶间喝茶、吃点心、听评书的人越聚越多,还有擅唱者喝口茶润润嗓子,来上一段川剧,或是有人来几句金钱板,便引起一阵阵的叫好声。

过去,成都城里的最先睡醒的就是老虎灶了,老虎灶是整个街上的店铺里最早开门营业的。当老虎灶上的开水滚了几轮以后,这才听见其它的门面拆卸门板的声音。

到了晚上,只有当老虎灶的炉膛闶了火之后,成都才算是真正安静下来。

后来,家家户户慢慢都有了自己的煤气灶,就可以很方便的自己在家烧开水了,这老虎灶就开始少了。

再后来,街巷的平房也逐渐少了,人们都搬到配套齐全的楼房里去住来,来打水的人也就更少了。

慢慢地,这种老虎灶就再也不见了……。

渐行渐远的老虎灶也许再也回不了头了,它或许只能留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当中。

痕迹还是有的,就像水泥造型的井、就像人民公园那一小段金河遗迹,就像加了盖的御河一样,老虎灶的痕迹还是可以找到的——鹤鸣茶社总还保留了“老虎灶”三个醒目的大字,三个煮不了水的大字。

世间,最值得回忆的就是温暖了,这也许就是彭镇老茶馆爆火的原因。尽管那里只是个半吊子老虎灶茶馆。

原创与情怀 

一个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