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谭 ▏成都的秋天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成都的秋天

作者:平叔

成都有成都的秋天,成都的秋天与其它城市的秋天不一样,也与记忆里过去的成都秋天不一样。

很多很多年以前成都的秋天真的和现在不同,那时候秋天总是来得很早,去得也晚,通常是在夏天走过后的几日内必定会刮一两天的大风,大风过后紧接着便是连着下一两天的绵绵细雨,于是秋天就这样如期而来了,这样的秋天一直会等到银杏树的叶子全部落尽才会宣告结束。然后才会是冬天。

那时候的成都没有这样多的高楼大厦,更没有这样多的汽车和各种车,那时的成都天空很明净,站在城市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抬眼望到空阔的天空,看见飞翔在城市上空的队队鸽群。

那时候成都的周围到处都是田野,出了一环路便能望见一大片一大片的庄稼地,而我就读的小学就处在一片田野中央,春天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夏天是沉甸甸的稻穗,秋天则是一片片的金黄。

在复课闹革命的那一年我开始读小学,是刚刚从河北农村回到成都读书的,而那时正好遇着是成都秋天开始的时候,所以在以后的许多年月里,每当我开始回忆起过去的成都,都是从成都的秋天开始的。

我至今还记得在我家附近的那条被在乡野里环绕的、称为一环路的柏油马路,那时候这条路上行驶的汽车很少,即便有也是解放牌的货车,那些货车都有清一色绿色的外表,跑起来很是威风的样子。

那时路的两边都生长着非常高大的桉树,这些树木即便在秋天也是墨绿色的,而树的外面就是田野。每次去城里时我们便会跨过那条柏油马路进到一环路以内,然后再徒步经过古城墙的残迹走上好一阵才算是进到城里。

那时候的青羊宫杜甫草堂武侯祠几乎都还处在郊外,因为田野就在他们四周,武侯祠旁边的公园还被称为南郊公园,可想当时这里也是属于郊外了,所以那时候成都真的是很小很小。

那时我们把草堂叫成草堂寺,学校搞拉练组织野餐基本就是去草堂寺。一个年级排成整齐的队伍,有时队列前面还会举着一面大大的红旗,就从火车站附近的学校高高兴兴地一直走到草堂寺,那时草堂外面的草坡上有许多灶坑,成都人都喜欢来这里野餐。我们那天野餐之后,我写了一篇作文《野餐》,老师给了很高的分,然后让我在课堂上念给大家听。那一幕一直让我很难忘,也让我把喜欢文字的时间放在了那一刻。

除了高大的桉树,那时候成都的街道两边还有高大的银杏树和并不高大但却茂盛的芙蓉树,另外还有枝叶很蓬勃的梧桐等等,因为街道并不宽,所以很多地方都被浓荫遮盖,下雨时甚至可以在下面躲雨。

可惜的是后来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多,道路需要不断地拓宽,这些树木便被成片的砍伐掉了,如今还能依稀见到当年那种场景的也只有少数几条老街了,比如商业街省委门前的那片梧桐。

我是喜欢这座城里的这些树木的,因为有了他们成都的四季变化才显得格外分明而清楚;每当秋天来了,芙蓉必定开花,梧桐必定落叶,而银杏树的叶子也会由绿色逐渐变成金黄色的,所以在成都的每个人都可以从一片落叶上看到这个城市的整个秋天。

我最喜欢的还是成都的银杏树,虽然它们要到深秋时才会全部变成金黄色的,而那时候大街小巷的银杏树要比现在多很多,许多人家的家门前都有一棵,那时候的人们也喜欢坐在银杏树下喝茶摆龙门阵晒太阳。

我曾站在当时最高如今简直不值一提的那座蜀都大厦上的转盘上看到过成都的全景,也看到过金黄色成都秋天。那时成都的建筑大部分都很矮小,而且大部分都是居民楼,所以高大的银杏树显得格外耀眼。

听人说过银杏树是一雄一雌,分别在于结果与不结果。我发现这是真的,因为在后来的那些年月里,我竟然在成都的各个年份久远的居民小区内看到许多这样比肩生长在一起的银杏树,虽然至今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它们也像人一样双双不离不弃生活在一起,但每每看到银杏树下的那一对对老人在阳光温暖的下午安静的坐在那里,深秋的银杏叶在他们面前落了一地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这些人群密集的居民楼前总有这么两棵比肩而立的银杏树了。我想,银杏树的这种雌雄生长在一起的天然习性正象征了人世间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种感情和愿望吧,所以在以前的成都,许多居民楼的大门前都有这么两棵银杏树,它们默默的生长在那里,看着一对对新人从自己身旁走过,看着岁月在他们身上不断流逝,从结婚,生子,直到不断老去……这似乎就是这座城市的生命力。

以前的成都人口非常少,即便在最繁华的春熙路盐市口也没有如今这样的喧闹和拥挤。秋天的成都就更是如此,就好像因为这个季节的来临,人们都找到了某种同样的藉口,每个人都可以安闲了下来,就像落在草地上的银杏叶一样。

那时候的成都人也懂得时光的短暂。和北方人拼命去追赶时光所不同,成都人更喜欢慢慢的享受这个季节里每一天的阳光,因为在他们眼里,光阴就好像茶碗里的茶一样,只有等它慢慢的浸泡,才能品尝得出每一片叶子里所散发出来的特有味道。

如今的成都已经变得太过繁华,而且那些在秋天里落叶的树木也愈发的少了,代之以的是道路两边一年四季都常绿的外地乔木,现在只有少数地方依然能够感受得到那时候的秋天的味道了,而这些地方也在慢慢消失,这座城市每天都在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肆意篡改着。

我不是一个喜欢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市文明的人,因为它们在我的眼里都太过冰冷。高楼挡住了旭日和落日,挡住了霞光和暮阳,季节的轮转在它们身上表现不出一丁点的变化。但我知道这座层级古老的城市只会合着现代的节拍变得越来越年轻,曾经的记忆只会像一片银杏叶一样飘落在你的身后,而你却永远都不会再看到它了。

我是在北方生活过的,和北方的秋天相比,成都的秋天并没有那么的肃萧杀杀,实在是要温柔得多可爱得多。我会一直呆在这座城市里,一把竹椅一杯茶,静静地等着一个个的秋天来,再一个个地看着它走,直到再没有属于我的秋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