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尘埃 高加索雪山下的小国——格鲁吉亚 俯瞰首都第比利斯 2015年夏,我背着行囊在欧洲大陆行走,穿越一个个城市,走到土耳其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出了欧洲。而我的申根国签证是单次的,这就意味着这个签证已经失效。 持中国护照去格鲁吉亚需要签证,若有申根国签证,可以免签。我没有格鲁吉亚的签证,原计划是持申根国签证进入格鲁吉亚,这下我瓜(傻)了......立即申请格鲁吉亚的签证,当时还办不到。 我决定冒然闯一次关。 在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海关,我直接给海关官员说明了我的实情。强调我的申根签证有效期刚过期,并出示了我预定的民宿信息以及我在格鲁吉亚的旅游行程计划,希望他能网开一面。海关官员说:放行你,超越了我的权限,但我可以去办公室与上级商量。十几分钟后,从他们办公区那边,过来了八九个海关官员。虽然他们穿的不是黑衣服,但我的感觉是黑压压地一堆人向我涌来......我被吓到了,心想我并没有强行闯关,只是商量过关,不同意就算了嘛,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吗?当然,我也不会夹着尾巴就跑,还得摆出笑扯扯很坦然的样子,迎接着他们。 一个上级模样的人,手上拿着我的护照递给我,板着脸说:按规定,你是不能进入我们国家的。但是我们刚才在你护照上发现,今天是你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将你拒之于我们国家的大门以外.......掌声响起,那堆黑压压的人集体击掌唱起:祝你生日快乐......我懵了片刻,然后上前去与他们每个人握手,他们中有人递给我一瓶葡萄酒。据说:格鲁吉亚是葡萄酒的发源地之一,他们酿的葡萄酒很纯,甚至优于法国葡萄酒。我激动得满脸通红,临别他们时,抱着葡萄酒瓶给他们一一鞠躬、鞠躬、鞠得都像日本人了......这段时间在途中,披星戴月,不知今夕是何年,完全忘了自己的生日。在异国他乡的海关,我竟然获得了一份温馨的生日礼物,这意外的惊喜恐怕是在我行走中,空前绝后、最暖心的海关经历。 古色古香的酒 走出海关,有几辆黄色掉漆的中巴车停在那里。车门前,有貌似前苏联胖妈的人,在吆喝着拉客。她们胸顶两个足球、声音浑厚、面冷气壮.....我还在选择考虑中,就糊里糊涂地被人推上了一辆车。前苏联胖妈对车上已端坐的乘客说:誰给这位外国友人让个座?乘客里刷刷地站立起三、四个人来,示意我去座他们的位置。他们看上去年纪都比我大,我理当与他们谦让一番。这时,前苏联胖妈一脸不爽,挥舞着臂膀,强行要我坐下,仿佛在说:请配合我们体现我国的国民素质,谢谢,不要啰嗦! 街上的中巴车 在去民宿的途中,第比利斯的市容随风掠过:城市建筑是混搭型风格,既有新、老建筑的碰撞(老建筑居多),又有欧洲风味与中东风情的交融,前苏联也留下了一些斑驳的痕迹......这个位于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的东欧国家,横跨欧亚,在黑海与里海之间。 它曾经是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正式独立,国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全国人口数量三百七十多万,国土面积近七万平方公里。北部是大高加索山脉,南部是小高加索山脉,中间为山间低地、平原和高原,西临黑海,东与阿塞拜疆接壤,从地图上看,离里海不算遥远。第比利斯坐落在山坳里,天空清澈、大地干净,自然环境有山水画的大气磅礴...... 高加索山脉 我入住的民宿房东是K太太和R太太,懂一点英语,她们是好朋友。民宿是五十年代苏联式的红砖三层楼房,阳台外壁有镂空的花型,一排花盆里盛开着紫色、黄色、红色的小花,给陈旧的建筑平添了几分喜色。室外温度30度左右,室内没有空调,公用卫生间在通走廊上......一路行走,我住青年旅馆、民宿,习惯了各种条件的居住环境。办理完入住手续后,她们详细给我介绍了当地的旅游景点、出行交通、饮食特点、兑换货币、治安安全等事宜。 第二天一早,我出门去Narikala要塞。它位于第比利斯老城Sololaki山的一个小山头上,有座防御性的城堡始建于公元4世纪,据说它建造的时间甚至早于第比利斯古城本身。伫立城堡观景甬道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古老的城区集聚着成片的红瓦民居,其中有教堂的穹顶兀自矗立,苍老的古堡、厚重的卫城在阳光里彰显着中世纪的魅力。 坡上是中世纪要塞 我坐在一个石台上,放远眺望,那渐变的景色很奇妙:群山、森林、湖泊、碉楼、古城、村庄......这些景致可以在你的视觉里快速切换,几小时内的车程你就可以从眺望抵达亲临,置身于黑海边、抑或雪山下......有人说格鲁吉亚是上帝遗忘的后花园,绝然孤傲于世外。 然而这里的人民却未能像这方土地那样受到上帝的宠爱。 格鲁吉亚是斯大林的故乡,但自从斯大林时代以后,这个加盟国就一直是苏联体内最顽固的离心势力。在政治上不能反抗,就用意识形态来表明自己的立场:第一个举办摇滚音乐会,胆敢唤起民众去红色化,后来成为西方选中的“民主试验田”。 苏联解体后,高度计划经济在转型时没有过渡期,导致格鲁吉亚的经济处在不能自立的困境中,“转型萧条”给经济带来的损失相当于发生了一次战争。加上2008年真还发生了南奥塞梯战争,使这个国家活活倒退了三十年(非官方说法),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国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降。 近年来国家靠吸引外资、旅游等措施拉动经济,初见起色。城市在加快兴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这个从意识形态和民族斗争中解放出来的年轻国家,在脱贫致富的道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了,我要下山去泡温泉了。 第比利斯在格鲁吉亚语中就是“温暖”的意思,这里的硫磺温泉疗养功效很好。相传在五世纪时,国王狩猎时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鹿跌进了温泉,伤口很快就愈合了。国王觉得温泉很神奇,决定把首都从梅茨赫塔迁到第比利斯。从此,这座城里的温泉浴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十七、十八世纪圆顶地穴式的,也有清真寺改建成公家浴池的,浴池内大都有包间。功能也从最早单纯疗愈演变成多功能的社交场所。有谈生意的、有朋友聚会的、还有订婚前,男方家族的女长老在浴池面试未来能否成为家族后代新娘的...... 格鲁吉亚的语言是全世界最难学的语言之一,文字有点像象形字。英语相当不普及,我与当地人沟通基本是连比带划,使用肢体语言。温泉售票员一点英语都不会,我除了会问好,也一点不懂格鲁吉亚语。懵懵懂懂买了票,我进了浴池,脱了衣服,围块白浴巾,就往地穴里钻......天啊!这里像电影地道战的某些场景,地穴通道曲里拐弯的,墙上的指示文字也看不懂。沿途有一些挂帘,我又不知道那些挂帘后面是不是该我入池的地方。好一阵都看不见路的尽头,我鼓起勇气撩开了路径的一个挂帘:几个光胴胴汉子围坐在一张小桌子前,胳膊有刺青,惊诧、冷峻地盯着我!误闯他们的会议?我赶紧道歉,他们没有追究我。原来一幅幅挂帘是浴池包间的一扇扇门。 我继续一路前行在迷宫里,终于达到一个豁然开朗的地方,一个公共大汤池。在中国南方生长的我,没有见过北方的大澡堂。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汤池里的人与没有入池的人,袒裎相见,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全身的毛像大猩猩......置身于带有原始野味的大汉儿林立中,我像小人国来的怪物秧鸡儿......在众目睽睽之下,紧紧裹着浴巾,战战兢兢地一步步走向汤池,恨不得立即藏在水中,不让他们看我。 可是,站在汤池边,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入池,水面上有一层冒着热气的夹夹(体垢)......池中有人在互相搓背,也有人自己在嘿气搓身的,我身边有个人还在呸啊呸地朝地上吐痰......估计他们都在笑我,那么不袒裎、不勇敢、居然拎着裹着的浴巾逃之夭夭......路过按摩区间时,见到有人在石床上相互推拿、又捶又拉又按,一幅很惬意状。 据说大仲马和普希金曾在这里泡过温泉,称赞不已,大门的墙上还有普希金的赞词。而我近在咫尺,却没有享受到世界著名的第比利斯硫磺温泉。我也不懊悔,有时见识和体验都有意思。 在第比利斯许多街上的公共区域、公园、景点都可以连上免费的公共WiFi。WiFi名字:第比利斯欢迎你,或是:第比利斯爱你。WiFi的覆盖率之高,这是我去过的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城市都达不到的。这一暖心的举动主要针对外国友人,虽然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策略之一,但国家是由人组成的。只有在细微处不吝啬的人们,才能给出如此大方厚道,没有假打成份的温情恭候,让世界认识高加索民族的耿直。 这个国家并不富裕。第比利斯的地铁只有两条线,最早一条开通于1966年,属于前苏联地区第四个地铁系统。当时有防空备战的考虑,地铁都建得深不可测,有些站需要在扶梯上呆上两分多钟的时间才能出地面。 我有次乘坐地铁,停站时,车厢里的照明灯闪了几次,整个车厢里就全黑了。八节车厢里急于回家的人们慌乱走出车厢......站台上和扶梯沿途都没有任何应急照明。大家用自己的手机来照明,有几个年轻人爬上两扶梯之间隔离带的金属板上,每人间隔几米距离,高举自己发亮的手机,假装路灯,为那些没有手机的人照明。好些人主动扶老携幼,登上已停止上升的扶梯,蹒跚走出地面......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的我,好像是在摩西出埃及的人流中,去寻找光明......那场面的有点悲壮,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国际歌(在古巴唱这首歌是在这以后哦)。没有想到,我左兮兮的声音竟然成了领唱,整个站台上下爆发了国际歌的大合唱。社会主义国家,哪怕是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似乎都会唱这首歌,并且能唱得铿锵有力、荡气回肠......在漆黑密闭的空间,人流涌动、微光闪闪、在强回音的歌声中,人们释放了停电带来的慌乱和压抑,唱着笑着像是在戏中...... 某地铁出口处 走出地面。街上的路灯也不亮了,只有行驶车辆的灯光在晃动......有警报声响起,远处还传来了轰鸣声。刚开始我没有意识到轰鸣声是发电机的声音,我把它和警报声一起联想为进入了战争状态。是否敌军要空袭了,指挥中心切断全城的电源??我一下就紧张严肃起来,以在战区的姿势行进在异常中.......忽然迎面一个举着手机照明的男人冲着我说:对不起,我们城市停电了!我和他擦身而过后,才从虚幻的战争状态,回到了现实的停电状态。心想:城市停电,为什么他会道歉?走着走着又听见了类似的歉意声:我们国家的设施陈旧,停电时有发生...... 这事对我有触动,在我生长的那块土地上,大家抱怨社会上戾气很重。原因会不会是:有人根本没有为对方着想的功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在与人打交道时,遇到不合自己意愿的事,不管对错,立马给对方打燃火。轻者一阵乱骂,一吐为快;重者与对方血战到底!如果遇到与自己意见不同时,忽略下自己的感受,换位思考,会不会戾气就变成了歉意?人都会有错,包括自信满满的自己;誰也都会遇到难处,学会倾听他人,人与人之间是不是会多一些理解? 高加索的人因为自己所在的城市停电,向外国友人不断致歉,似乎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硬件上体现于城市的整体面貌;在软件上则是全民素养的自然表现。 路上的美女 那晚,当我走近民宿时,看见在大路与小路的交汇处,有两个黑影拎着微亮的汽灯,像鬼一样在那一晃一晃地......那是我必经之路,我得勇敢地走过去。离黑影影还有几米远时,看见两黑影舞动着袍子带着声音向我扑来:哎呀呀,你终于找到家了,回来就好!就好!路上遇到麻烦了吧......原来是房东K太太和R太太,她们确认看见的人是我后,朝我扑来,左一个、右一个,挽着扯着我的手臂,拎着汽灯,叽叽咋咋地宣泄着欣喜,仿佛是见到了浪迹天涯归来的儿子。那几天,民宿只有我一个住客。停电后,她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电?我没有开通当地的手机,她们联系不上我。也不知道在交通失常后,我能否找到回家的路?她们焦急地候在路口,拎着汽灯,等我......夜,褪去了白天的暑热,有徐徐凉风拂面......在民宿离大路400多米的小路上,一片漆黑,两盏汽灯、三个人、又说又笑地前行着回家......那晚,我与K太太和R太太在汽灯下,聊了很长时间......K太太说我姓名中有两个字母和在一起,是化学元素“铂”。她说她很喜欢这个重金属。说它密度大、富有延展性、抗腐蚀性。色泽不像“金”那么高调,却又不失自己独特的光泽,还不易被刮伤,稀有而尊贵......我惊讶,K太太对一个化学元素可以如此滔滔不绝地解读一番。我问她:你喜欢化学?她说:在苏联解体前,我在大学教化学。她(R太太)那时是昆虫学的蝴蝶专家......原来,一个大学老师和蝴蝶专家,在三十多年来的政治乱局和经济衰退中,随着失业大潮先后失去了原有的工作。政府发一些基本的生活费,她们必须再有挣钱的渠道,才能维持一份相对稳定的生活。以前,她们懂俄语,不懂英语,尽管早已错过学外语的年龄,但为了生存得好些,她们努力学习英语,掌握了一些能应付与旅游相关的英语。当导游,年龄大了,经营一家民宿,她们还行。一个社会的变革,总会付出代价,而承受代价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据说,他们现任的国家领导,在国际事务中能长袖善舞,但愿他能给这个不能再折腾的国家带来福祉。
|
|
来自: 新用户7771xie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