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学[问现在证]-总体思路 20190724-01

 恒则成167 2020-10-23

本文是湖湘名中医陈厚忠医师7月24日讲中医问现在症”的第1篇,主要讲了“问现在证”的总思路。“厚德仁心”公众号后续将陆续发布文章讲《中医诊断学》,敬请关注。

温馨提示:全文约2400字。文章开头有全文语音版,您可以边听边学。

问诊——问现在症

        天气很热,正值中伏天气,所以今天为什么我问小金,什么叫三伏天,这三伏从中医来讲啊,就是节气。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为什么呢,这个阳气在天上,现在地底下就凉快,这是六月天气,地面以上热,地面以下就凉,到了秋冬季节,地底下就热,地面上就冷,三伏呢,初伏,中伏,末伏,它代表了阳气往下压的过程,一直压到地下去,地底下,收敛,冬主藏啊,藏就这么一个意思,就是阳气的运动,也是圆运动的一个表现,所以做中医的人要懂得这个气候,环境的变化。

       第二个,为什么讲中医“开处方就是开时间”?比如月经期就与月象有关,月圆月缺,它都是代表阴阳气血的衰减变化,就要看那个,那么你的孕期也是一样的,也是与这个有关,一般月圆的时候怀孕最好。

       所以呀,你看到了末伏的时候,地面热气蒸人,现在是中伏天所以还感觉不到,还在头上面。这头面热,中间热,然后到下面热,就是初伏,中伏,末伏的表现,末伏一过啊,那阳气就慢慢潜藏到地下去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很有智慧的。比如清明,什么叫清明,就是天清地明,清明就是阳气从地底下往外升,你那个祖宗,死去的亲人,此时就能够“睁开眼睛”了,能够“看得清”了,他就是“看”你上不上坟,“看”你孝不孝顺,“看”你来看不看他,怀念他,所以呀清明节上坟啊,就是这么个意义,这个情况与我们中医的生老病死,生长化收藏有关,所以我们要掌握气候、环境、时间的规律,所以学医呀就是要学些天文、地理、象数、八卦等,这些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纯学医就学医,学中医你若没有其它广泛的知识来支撑,你不是一个好中医。我是这样理解的。

       又比如月经,行经期的治疗就是要借助这下行之势,经期要泻血务尽,要把这个应出之血排泄干净,昨天张药师讲他小孩31岁了,连续几次都是宫外孕,所以很急。子宫就像宫殿,水底下有龙王就有龙宫,女人身上有宫就有子宫,这个子宫就是孕育胎儿的地方,她为什么那个胎儿不能够到子宫里面去着床呢,就是环境不好啊,皇帝他有一个皇宫,皇帝还有一个冷宫,如果皇帝不信任哪位皇后或者妃子了,就把她打入冷宫,那就等于她没有希望了,她不能够活下去了。所以你们对这些问题都要深刻地去体会,比如取象。这是讲了一些份外的内容,也都是和我们学习有关的知识。

       今天晚上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问现在症,我计划抓紧时间把这个诊断讲完,讲完以后,我们以后学习呀,就是把一个病例,一个典型的病例调出来,然后我们讨论和学习,然后写出来自己的思考,然后看他的效果。

陈厚忠医师对“痿证”的临床心得:

比如前天我们下班的时候,一位江西贑州来的那个女患者,她在某某医学院诊断都是帕金森综合症,但是她一点都不震颤,静止时也是这样,就是消瘦,没有劲,我个人认为属于痿症,“治痿独取阳明”,为什么呢,只要抓住了她的,会吃,才会有劲,吃的食物能够转化为精微,才能够变身为气血,脾主肌肉,脾主运化,脾主四肢,脾胃为后天之本,只有抓住了这点,那肯定那个病可以治好,那就不是什么帕金森综合症。

       问现在症就是询问患者就诊时感受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一些情况。怎么样来问?在临床中间,就是主诉哪里不好,比如主诉头痛,那我就以头痛为主,患者有没有恶寒,头痛有多久,痛在头的哪些部位?与情绪有没有关?有没有恶寒(很重要)?有一份恶寒就与一份表证,就有外感。与头痛有没关系?与时间有没有关?那么头痛它与哪些方面有关联,头痛的部位在两侧?还是头顶?是前额?还是后脑勺?这就是问症。

       然后患者症状就包括一些发烧,怕冷,出汗,起病的时间以及饮食睡眠大小便等,如果是女性患者的就要问问月经情况。患者主诉月经不调,那么她月经是提前还是落后,提前证明她有热,落后证明她有寒,心里马上就要有底,所以这个问现在症啊,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抓住主要的,“抓主证”就很重要。

       我讲了,问现在症最主要的是他就诊时感受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一些即时情况。症状是在疾病的状态下患者的异常感觉,某些症状,就是在疾病状态下的不舒服,一些异常的感觉,是因为疾病的变化甚为复杂,有一些往往缺乏客观的动向,比如痞闷,胸前这里不舒服,困倦、麻木、疼痛等。今天我们接诊了一位老年病人,问他的脚有没有劲,问踩到地下晓得事不(有感觉不),有的踩到地下感觉软绵绵的,那个肯定是痿症,所以要问诊及观察,如果踩到地下有知觉,提示他的神经,他的肌肉,他暂不萎缩啊,他不痿,那么就好治。所以在进行问诊的时候,就会涉及你所学的知识的运用,要问和辨结合起来,为你准备理法方药,开方药做个准备,这是这个情况。

       症状都是患者自觉自身的感受,唯有通过询问才能得知,通过问症掌握患者的现在症状,了解疾病目前的主要矛盾,并围绕主要矛盾进行辩证,从而得知疾病的本质,对疾病作出确切的判断,这就是医生诊病辩证的主要依据。因此询问现在症是问诊的主要内容,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由于现在症所问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所以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总结前人问诊经验的基础上,编成了一个“十问篇”,经陈修圆将其略作修改成为“十问歌”,这个十问歌希望你们背熟。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这就是我们原先读的,所以希望你们也牢记,在参与问诊时按次序问下去,不晓得现在你们在学院里还要求背不背?我们那个时候是要背的,现在我在问诊的时候就按照这个方式去问,那个病历就这么记下去。这是一个完整病历,就是这么搞。我们看得多,就是问得主动,就是问四要症,看你以哪里为主,为最主要的,所以这个“十问歌”言简意骇,目前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临床实际运用上,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灵活而又按主次地进行询问,不能够千篇一律地问,但是你写病例就要按照这个顺序,你前面写了一个大便,后面又来写个饮食,不蛮好,你就把饮食写好再写大小便,就好一点。所以你看一个病例,看一个医者你的这个基础理论以及水平,就看这个病历的书写,就是要用很简练的词汇把它总结出来,既用专业术语,又有文采。

【未完待续】

小编备注

陈老师讲课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医诊断学》为纲。点击左图放大查看书籍详情。

如果您希望系统地学习,建议您自行准备该书,配合老师的讲课坚持学习,相信您的用心学习,在《中医诊断学》全部讲课学习完成后,会有特别的进步!

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