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之舌诊:望舌质与舌苔的方法,注意顺序【附临床舌图】20190630-04

 恒则成167 2020-10-23

本文是湖湘名中医陈厚忠医师6月30日讲《中医诊断学》的“舌诊”的第4篇,特别分享了陈师临床中望舌的顺序讲究。“厚德仁心”公众号后续将陆续发布文章围绕这个主题作深入讲解,敬请关注。

温馨提示:全文约1400字。文章开头有全文语音版,您可以边听边学。

舌 诊 原 理
02
舌面的脏腑分候(续上篇)

我们平时望舌,舌根厚腻者,一般病在下焦,病在脏腑,病在肝肾,特别是肾这个点,就是这么去分。

03
气血津液充养于舌

舌为血脉丰富的肌性器官,有赖气血的濡养和津液的滋润,舌体的形质和舌色,与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况密切相关;舌苔与舌体的润燥与津液的盈亏相关。舌下的肉阜分布有金津、玉液,中医学就认为唾为肾之液,涎为脾之液,两者均为津液的一部分,其生成、输布离不开脏腑的功能,尤其与肾和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所以通过观察舌体的润燥,可以判断体内津液的盈亏及病邪性质的寒热。

所以,凡是看到舌面干燥的,总而言之要滋阴、补益。凡是看到舌苔是白的就属有寒,舌苔是黄的就属有热。临床上就是这么去分。

所以上面讲的是舌诊的三个方面的原理:一个是脏腑经络联系于舌,第二个是舌面分候脏腑,第三是气血津液充养于舌。因此这就是中医通过舌诊判断人体健康状态的理论依据。

陈厚忠医师临床望舌

再谈谈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舌 诊 的 方 法
望舌时的医患姿势、望舌的顺序:

望舌的时候,医者的姿势可略高于患者,以便俯视口舌的部位,患者可采取坐位或者仰卧位,头略扬起,尽量张口,自然地将舌体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尖略向下,舌面平卷,使舌体充分暴露。

望舌的顺序,应先看舌质,再看舌苔,然后再根据舌质、舌苔的基本特点分项察看。

其中望舌苔的顺序就是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边,最后看舌根部。

由于舌质的颜色易变,伸舌较久则随气血的运行变化而舌质色彩失真,而舌苔覆盖于舌体上,一般不会随观察的久暂而变化。因此,望舌应先看舌质,再看舌苔,然后再根据舌质、舌苔的基本特点分项察看。望舌质主要是观察舌质的颜色、光泽、形态及动态,察舌苔呢,重点观察舌苔的有无色泽、质地,以及分布状态。

ripped jeans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这些在临床中多看都望,所以你们跟诊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把一把脉,我们的向医生做得很好。看一看脉,有时候舌子没看得好,又看过一次,这个是很好的,看得仔细,你自己慢慢积累吧,积累多了就好了,熟能生巧。假设一次望舌判断不准,可让患者休息片刻再重新望舌。根据临床需要还可以观察舌下的络脉。

我这里因为病人很多,有的病人还没轮到他就诊就让我先望舌,实际上我首先是把脉,再望舌,这个是有顺序的。还有些病人生怕医生望舌不准并提出希望医生反复看几次,对于这种病人,他生怕你没看得准的,多数与神经衰弱有关,他生怕自己表述不清,生怕遗漏掉,所以他对症状的描述,常常一会儿这里是重点,一会儿那里又是重点,几乎各个情况,各种表现都是重点,他实际上抓不住重点,讲不清到底哪里不舒服,而讲起来是到处不舒服。所以我们当医生,既要有方法,也不要训斥他,由着他,慢慢来,细心倾听思考。还有的病人喜欢把症状写在一个小纸上,那么他常常是久病、多方求医的,生怕自己表述不清楚的,所以临床上各式各样的患者都有。

舌诊以望为主,为了使诊断比较准确,必须结合闻诊、问诊和扪摸揩刮等方法进行。所以刚才我讲了,我最喜欢看那没有舌苔的光剥苔(如上图1),我习惯用小手指而不是用大拇指,去轻轻抚摸一下。

陈厚忠医师对刮舌验苔的观点:

《舌鉴辨正》中就提出了,用刮舌验苔的方法进行舌诊,认为刮去浮苔、观察苔底是辨舌的一个重要方面。

刮舌可以用消毒的压舌板的边缘,以适当的力度。

(刮舌验苔)这个方法我不主张用,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有些人他自己不会看,认为自己的舌苔好厚啊,他先刮了再来就诊,有的可以刮掉,有的刮不掉。有的病人让我望他的舌苔,很厚很厚就像一层豆腐一样,厚腻苔。我们今后在临床中遇到这样的患者会讲,所有的腻苔都是痰。所以在我这里看,凡属是苔腻的你就要化痰,这个是个经验,是我这里的特色,凡属是苔腻的都要化痰,这句我认为比较经典,你们可以结合临床验证。

【未完待续】

小编备注

陈老师讲课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医诊断学》为纲。点击左图放大查看书籍详情。

如果您希望系统地学习,建议您自行准备该书,配合老师的讲课坚持学习,相信您的用心学习,在《中医诊断学》全部讲课学习完成后,会有特别的进步!

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