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儿的用药特点凡小儿病变迅速,易虚易实,故治疗必须及时,用药必须果断。特别是某些危重疾病,更需争取时间,积极抢救。 但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用药更需审慎。一清一补,均要恰到好处,遣方用药,剂量尤要适量,不可妄为,随心所欲。 例如苓、连、参、附,只要用之得当,往往效如桴鼓;若稍有不当,必将伤害脏腑功能,促使病情剧变,轻则变重,重则变危。吴鞠通氏在《解儿难》中云:“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救转剧,转去转远”。因此,大苦、大寒、大辛、大热、攻伐、有毒之品,既能伤伐生生之气,又能耗损真阴之弊,均需谨慎运用。 小儿“脾常不足”,消化能力薄弱,苦寒过用,还有伤脾败胃之虞。 小儿疾病,变化最速,有的小儿瞬患感冒,旋即变化为肺炎咳喘。泻利稍多,容易迫使津液亏竭,使脾气虚弱。有的病证,甚至朝呈实热阳证,暮就转虚寒阴证。有时在实热内闭的同时,瞬即出现虚寒外脱危候。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当机立断,及时用药救治。切忌拖延,以免猝变,并注意攻补得当,不可过剂。 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对药物的反应,往往比成人疗效迅速灵敏。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病情,适当掌握剂量。如病重药轻,则不能取得疗效,贻误病机。若证轻药重,则攻伐过甚,反伤正气。 例如逐水药物,作用峻猛,且多有毒性,故不宜过量或久服,中病即止。对脾弱气虚者,更应禁用。 对于无病之儿,不宜滥服药物。朱丹溪氏云:“药石皆偏胜之气,虽参芪之辈,为性亦偏”。小儿生机蓬勃,只要哺乳得当,护理得宜,自能正常生长发育。不必溺爱多虑。 六、临床体悟举例1、发热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由于小儿具“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很多急、慢性病证,均可出现发热的症状。故丹溪氏云:“凡小儿有病皆热”。王肯堂氏亦云:“小儿之病,惟热居多”。 发热的高低不能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根据。一般外感六淫或内伤乳食等所致的发热,只要治疗及时,虽壮热而易愈。但外感瘟疫(如当今的手足口,禽流感等)则发热越高,病情越重。内损阴阳气血之发热或为低热,或为潮热,来势较缓,病程较长,病情多重,预后与患儿正气之盛衰有很大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发热与热证不是同一概念,应当区别在胸。 小儿肌肤疏落,卫外未固,易感六淫之邪,此为外感发热最为常见的原因。 风寒外束,当以表散,表闭无汗,理当发汗,使热从汗解。然小儿乃“稚阴”之体,肌疏易汗,且易伤阴。故选方用药,不宜峻猛,即或风寒重症,选用麻黄、桂枝等辛温之类,用量也宜轻剂。 凡外感疾病,邪从皮毛而入,肺气受邪而郁闭不宣。故在解表方中常配宣肺降逆之品。小儿“脾常不足”。故外感邪气,易入胃而影响运化功能,以致外感挟食者甚多。所以治疗外感发热的同时,佐以和胃消导之品,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一般风寒发热,常用荆防败毒散为基方加减。小儿年幼体弱,寒邪不甚,头不痛者,去羌、独。咳嗽加杏仁、陈皮;舌质偏红,略见化热趋势者,加黄芩;食欲减退者加焦三仙;若见高热者,加瓜蒌、钩藤、蝉蜕、水牛角,是我的得意之处,每每可收良效。但要加强护理,进药改为2小时一次,频频呷服,以抑制热势而使其回归正常。 若邪踞表里之间,出入不得,正气与之抗争,故症见往来寒热,伴见头晕、心烦、呕吐不欲食,较大患儿可诉口苦咽干,胸胁苦满,苔薄白或微黄,脉弦等,此乃半表半里之证,又称之为少阳证。治用和解退热法,方用小柴胡汤加减主之。方中柴胡透达少阳之邪,黄芩清泄胆腑之热,为本方主药;半夏、生姜和中止呕;党参、甘草、大枣鼓舞正气;合当共奏寒温共用,助正祛邪之功。若遇风寒束表者,可加荆芥、防风;若发热较重者,加三根(芦根、茅根、葛根),此为当代施今墨先生之角药而善治小儿高热。笔者借来合小柴胡加减,用治小儿高热,无不应效,这里亦重申护理和煎服方法。可收良效。 2、咳嗽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一受外感,最容易引起咳嗽,故临床咳嗽也为小儿常见病之一。 叶天士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咳为气逆,嗽为有痰,内伤外感之因甚多,确不离乎肺脏为患也”。 又《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小儿咳嗽不离乎肺,但又常与脾、肾等脏腑有关。 高士宗氏在《医学真传》中云:“诸病易治,咳嗽难医,缘咳嗽根由甚多,不止于肺也”。本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认为这两方,审因辨证,随证加减,尚能运用自如,为愚临证治小儿咳嗽之主打方。 1)咳嗽通用方 药物组成: 陈皮、杏仁、苏叶、半夏、枳壳、桔梗、前胡、茯苓、姜枣、甘草。 此乃本人在清代名医吴鞠通“杏苏散”原方的基础上加减而来,意在疏散、宣肺、清轻搭配,苦温辛甘,合用于一炉。 外感咳嗽,初起很难分清是风寒风热,有时似寒,有时又似热,有时兼寒,有时又兼热,初诊时定要分清,用辛温解表,还是辛凉透表。实为难矣!当然前面讲到,必察咽部是否红肿充血可辨。但就诊时不一定,有时咽部的体征还未暴露,往往很难下手,此时不必拘泥于辛凉辛温,是风寒风热,本人大胆采取辛温辛凉并用,表解、里解两途,常常疗效满意。治外感病酌分见证之偏属,据证择药,要比单以辛温,辛凉效果更好。可根据临床审证酌加荆防、辛夷、贝母、竹沥、金沸草、枇杷叶等1-2味,疗效彰显更佳。 2)前胡止咳汤 药物组成: 前胡、芦根、枇杷叶、荆芥、陈皮、尖贝、白前、瓜蒌、竹沥、枳壳、桔梗、杏仁、紫苑、甘草。 主治:外感咳嗽,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声辘辘,听诊双肺啰音久久不消,可伴发热,体温在38.5度左右,病程在7天以上或十天半月,甚或数月。经用抗生素和服止咳药无效者,或因失治、误治而较长时期不愈者。大人若见此证,亦可服用此方。 此方是郭永来医生在《杏林集叶》中的名方,疗效确实不虚,本人在此方基础上略有加减出入,亦为我治小儿咳嗽之主打基方。此方稍微偏凉,若遇风寒甚者,可酌加防风;鼻塞流涕者加辛夷;气逆者加金沸草;咽喉不利者加金荞麦,则疗效更佳。今全盘托出,供大家临证参考使用。 3、泄泻小儿泄泻为常见病。但泄泻的原因比较复杂,然基本不外内伤、外感两大因素,病理变化则在脾胃。《古今医统》中曾云:“泄泻乃脾胃专病,凡饮食、寒、热三者不调,此为内因,必致泄泻;又经所论,春伤于风,夏生飨泄,夏伤暑,秋伤湿,皆为外因,亦致泄泻,医者当于各类求之”。 外感六淫中,风、寒多为诱因,而暑、湿、热导致者,则婴幼儿时占重要地位。故前人有“无湿不成泄,是泻虽有风寒湿热之不同,未有不源于湿者”。 伤食泻者,乃多有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之史。由于阻滞肠胃,不能腐熟水谷,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泄泻。 脾虚泄泻者,病程较长,泄泻常反复发作,时发时止,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食后泄泻,多吃则多拉,如进不易消化的油腻生冷食物,则泻次增多,常伴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睡而露睛等症状。 以上种种,均按常规治疗,可望治愈。只要审证求因,兼顾“风胜兼以解表,寒胜兼以温中,滑脱止涩,虚弱补益,食积,消导,湿则淡渗,陷则升举”等法。 唯有一种久患久治不愈的,我称之为“难治性泄泻”的,用五苓散为基方加减治疗,均获满意疗效。并撰拙文发表于1990年第5期的《湖南中医杂志》上,几十年来,每遇此证投之,均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苓散系仲景方,功能健脾祛湿,化气利水,现代广泛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膀胱括约肌痉挛引起的尿潴留,阴囊水肿,急性肠炎及胃无力症等内有震水声而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腻者,借用本方加味治疗小儿难治性泄泻,究其理:方中二苓,术泽利水祛湿,桂枝解表化气,通阳散寒,取其化气利水之效,使上收化气利水,云开雾散,下能分清别浊,收利尿止泻之功。据近人研究报道:“四苓利尿不如五苓,主要是桂枝能亢进血行,有利于肾脏的泌别所致”。推论方书中的所谓“气化”,殆即此意也。 近人蔡化理氏报道:凡小儿迁延性消化不良,急性肠炎等,症见泄泻不止,伴呕吐的患者中,重用车前加入方中(《济生方》加味五苓散)既符合祖国医学治泄用“分清别浊”法理,又借该药微寒之性,稍抑桂、附之辛温,从而进一步加强分消之力,个中体悟,唯有心知。 “脾阳不伤则不泻”,患难治性泄泻之小儿,多见脾阳损伤,亦或补液后进一步导致水湿内停不出,遏困脾阳,故症见暴注而下,完谷不化,便出滑利而腥秽粘腻,肛无灼红,苔白腻,故方中有时稍加附片2-3克,以温脾肾之阳,并助桂枝之气化,使阳煦而阴霾散,补土以制水,从而达到泻止之目的。耐人寻味。 “食饮自倍,肠胃乃伤”,泄泻一证,外因暴饮暴食,肥甘厚味,过食生冷;内因脾胃阳虚,或寒湿困脾,因此饮食护理特别重要。 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小儿难治性泄泻得心应手,重在该方配伍有当,阴阳适度,升清降浊,化气利水,但须注意辨证准确,不可滥投,一俟中病即止,以免过度伤阴。 重录此文,或许对治疗小儿泄泻,有所启迪,恭请同仁,临床验证。 4、厌食厌食又名恶食,是指小儿食欲不振,甚至不思乳食,日久精神疲惫,体重减轻,抗病力弱,为其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内因条件。 产生厌食的原因,一般有乳食不节,痰湿滋生,感染诸虫及脾胃虚弱等(当今虫症已少见)。 厌食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证,而是常发生于其它疾病的过程中或疾病后。《证治汇补》中认为:“恶食非止一端”,“有痰滞”,有“伤食”,有“病久胃虚”等引起。叶天士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还认为感染诸虫,也可产生恶食的证候。 厌食之治,辨分虚实,审证求因,按因论治,《张氏医通·恶食》中云:“恶食有虚实之分,实则心下闷痛,恶心口苦,二陈加黄连、枳实;虚则倦怠,色萎黄,心下软,异功散加砂仁、木香;有痰恶心,六君子加香砂”。《证治汇补·附恶食》中云:“恶食……有胸中痰滞者,宜导痰以助脾;有伤食恶食者,宜消化以助脾;有病久胃虚者,宜参术以健脾”。本人用自拟“和胃进食饮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刊载于“湖南中医杂志”1988年第2期,可供参考。 该方临床运用,效果较好,不但治小儿厌食,凡各年龄段患者,只要辨证为纳食不佳,胃肠功能低下者,亦同样疗效可靠,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该方由焦三仙合二陈汤加广木香为基方。 方中神曲、山楂消肉食而健胃;炒麦芽消食和脾,食滞中脘用之最良;二陈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木香行气消滞,诸药合用,共奏和胃消食,健脾助运之功。临床若见脾不健运者加土炒白术,重用茯苓;胃纳不食者加鸡内金,重用焦三仙;气虚体弱者加太子参、淮山药;胃阴虚者加木瓜、乌梅;平素容易感冒或稍兼外感者加姜枣调和营卫。 小儿厌食症,又名恶食,是指小儿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而言,病位在中焦脾胃,多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或家长过于溺爱,任意恣食生冷、肥甘,零食久之必损脾胃,出现消化不良,停食滞乳,痰浊内生等病变。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不和则食呆,胃不开则食不进,脾胃不和则精微不得四布以滋养全身,进而出现身体消瘦,面色萎黄,皮毛憔悴,甚或头大颈细,腹胀中满,肚脐凹陷如舟,烦躁而厌食等症,本方冠名“和胃进食饮”即指此意。 应当注意:在服药治疗的同时,及时改善喂养方法,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饥饱适宜,寒温适时。古云:“乳贵有时,食贵有节”。一切生冷、硬、滑之物,均非所宜,以清、淡、软、易于消化而富有营养者为佳。并须避免精神刺激,切忌强制进食。诸多细节,在所缜密。 录此,以飨同仁。 洋洋万言,多有累赘。加之乡音难听,学识有限,敬请谅解。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