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次战役时志愿军一个连的干部全部牺牲,军队乱成一团,一担架员王德明说:我来指挥,没想到一战成名!

 qiangk4kzk8us4 2020-10-23

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吧!

1951年4月21日,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进入末期,第26军73师227团5连在汉滩川南岸的152.2高地中阻击敌军。这场战斗进行的异常艰难,同时也诞生了一个英勇无比的战斗英雄:王德明!

王德明是山东人,于1947年加入解放军,亲历三场著名战役,身负数十道重伤,因此留下残疾,还患有神经性头痛。新中国成立以后,抗美援朝爆发,上级考虑到王德明的身体问题,拒绝王德明的参战要求,不料王德明三番五次请求,上级才勉强答应,给了他一个担架员的职位!

虽未如愿成为一名战斗员,但只要能上前线,王德明就很满足了。1950年11月初,第二次战役爆发时,王德明所在的部队伤亡非常惨重,几乎有一半的战士壮烈牺牲,王德明身为一名担架员,他不顾危险,在枪弹雨林中拼死抢救受伤的战友。冬季寒风禀冽,许多战士冻得发抖,王德明穿着一双破烂的鞋,在雪地中急促地来回奔走,他的双脚已经严重冻伤,却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一边强忍着钻心的痛,一边冒死运送弹药,救回伤员。这次战斗,他一人抢救了近30名伤员,运输了几十箱弹药,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四次战役的最后一天,王德明随部队在152.2高地担任阻击敌军任务,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王德明照常拼死运送弹药,抢救伤员。但是,美军突然派出大量的飞机和坦克展开了狂轰乱炸,非常凶猛。5连的损失非常惨重,王德明在前线不停歇地来回奔跑。

一次,王德明运送弹药过来时,发现5连的战士们混乱不堪,王德明赶紧上去询问情况,原来,5连的干部们都牺牲了,没有人指挥,战士们不知道这仗怎么打才好。在关键时刻,王德明说:大家别慌,我从解放战争打到现在,亲历了不少战斗,现在听我指挥,全力击退敌军!

此时,全连仅剩15名战士,王德明根据以往的战斗经验,以及现有的作战情况作出了兵力部署:以10名战士作为正面防守,剩余5人则在侧翼的机枪阵地火力打击。美军再次发起冲锋,王德明沉着指挥,很快就打退了第一波敌军。

敌人被打退后,王德明迅速调整兵力部署:正面以及左右两侧均为5名战士,每个战士手握3颗手榴弹,待敌军进入20米内再用手雷给予歼灭。美军再次发起冲击,王德明一声令下,15名战士手雷齐发,炸得敌军狼狈而逃。

敌军很快发起了第三次冲锋,而此时,我军的弹药已然不足,无法再拼火力。王德明轻轻抚摸了一下手中的刺刀:“兄弟们,是时候拼刺刀了,打完弹药,听我号令,杀他个片甲不留!”美军再度来临,弹药打完后,王德明甩掉了机枪,抽出刺刀怒吼:“杀”,全体战士同时冲锋陷阵,杀声震天,敌人被志愿军的士气吓得猛然一颤,战力大大折扣,在激战中,我方援军及时赶到,一举歼灭了敌军。

此战,王德明一人击毙近40名敌军,荣获特等功,以及“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晋升为排长。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王德明选择了回国务农,后于2002年去世!

历史的魅力首先触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继而激励人们有所作为,它的作用始终是至高无上的。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