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兽药产品切记一定不要这样用!

 兽药药理与处方 2020-10-23

近期天气逐渐转暖,气温也持续升高,原来直接用自来水洗手,是冰凉刺骨的“痛”,所以冬天人们常用热水洗手,比较舒服。那么,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请问各位在座的养殖朋友,你在给动物饮水时,有没有考虑过水温的问题呢?

尤其是,为改善生产性能、提高动物的某项生理指标或预防某个流行疫病,需要给畜禽使用特定功能的兽药产品饮水给药时,你是否考虑过水温对药品效能的影响问题呢?特别是,对那些溶解性不好的兽药产品,你是不是有用热水溶解的经历呢?

至少,在我们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中,就曾经有兽药厂家技术服务人员,跟我们的基层技术员宣传说:他们家的“20%氟苯尼考粉”产品,用热水(烫手)溶解后,再倒进大桶、稀释到水箱给药,使用效果最好(才有保障)!

而且,还给我们举例病人服药的例子。说人们服用药物,通常都是使用较热的开水冲服的;特别是在比较冷的冬天,更是这样子的。站在我们自身体验角度,乍一听,还确实有道理!这里,暂且不说给动物用药时,用热水溶解兽药的方便性问题。

其实,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用热水溶解兽药产品后,再给畜禽饮水使用,影响不影响药品药效的问题?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地面温度都高达八九十度,摊个鸡蛋都能煎熟;河水晒的,人下水游泳就感觉烫的受不了!在哪个环境中的养殖企业,若避免不了使用温度比较高的水溶解兽药给动物饮用,影响不影响药效呢?以下,我们就分类来说。

 抗菌药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它们遇热不稳定,在水中易形成高分子聚合物。不仅仅会因药物快速降解而失效,而且还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不良反应。因此,畜禽临床给予上述药物时,为了确保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浓溶和稀释药液时控制好水温,最好在25℃以下或用凉水溶解、稀释。并且,药液配制、溶解完全之后,不要放置时间太长,最好立即给畜禽饮用。

 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性质不稳定,前两者受热易分解失去药效,而后者受热易还原而被破坏。特别是,有些兽药厂家的“维生素C可溶性粉”制剂产品中,对添加的一些辅料没有研究,加水后维生素C可能与辅料之间相互作用,而使维生素C失去效力。比如说,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遇光、热、氧化剂、金属(铁、铜)时则更易变质。所以,为了确保维生素C可溶性粉在水中的稳定,浓溶和稀释饮水给药时,不要使用水温太高的水。

 活疫苗 

比如说,猪瘟活疫苗、伪狂犬病活疫苗、鸡新城疫活疫苗、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鸡痘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和鸭瘟活疫苗等,其效价易受温度影响而失活,不能在畜禽动物体内产生抗体,导致使用后免疫失败(无效)。

 酶制剂 

比如说,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水解酶等消化酶,溶菌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等针对特定疾病的治疗酶,这些酶类制剂的有效使用,要求温度不宜高。因为它们遇热后,易变性灭活,致使产品活性大幅降低或产品失效。

 中兽药 

在畜禽兽医治疗临床上,对那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兽药类产品,其说明方剂中多含有鱼腥草、薄荷、荆芥、金银花、菊花、栀子、荆芥、柴胡、薄荷、藿香、苏子、香附、川芎等药味的中成药,此类中药中的有效组分之一,就是药材中含有的芳香挥发油类组分。

比如说,临床比较常见的双黄连口服液,严禁用水温较高的水溶解和稀释使用。否则,热水溶解或稀释最容易加速其挥发油类有效组分的挥发,使使用效果不好或无效。尤其是颗粒剂中兽药产品,有些兽药厂家制剂技术水平较差,厂家市场人员和业务人员就常常让用户用热水浓溶后,再稀释使用,这是错误的!

 微生态 

比如说,对那些含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等活菌成分的微生态类兽药产品,在用水溶解或稀释时,最好用洁净的地下水或水温不超过20℃的洁净地表水或水温不超过20℃的自来水。因为一旦溶解或稀释操作用水的水温过高,将会使产品中的益生菌因被灭活而失效。

说明:转帖请注明“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