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条随便一点饵料就想糊弄我上鱼要想持久,就得这么干!

 w9999w 2020-10-24

白条属于初级淡水鱼,体型较小,细长条状,尾巴呈分开剪刀状,所以其游速是非常快的,正因为如此,才会在第一时间到达窝点,经常成为我们的开竿鱼。也正是因为其超快的反应速度,以及嘴巴较小,经常有口打不到,或者提竿没刺牢,尤其是小体型的白条,数量多,动作还大,让人非常烦恼。虽然白条什么都吃,但要想钓到白条,其实饵料的状态还是有点讲究的,而要想增加白条的上钩率,就要从以下几点来着手,现在就从不同钓法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1、饵料的搭配

颗粒组成上:主要是针对白条嘴小,反应敏捷的特点,来制定相对应的饵料,要采用比较细的粉饵。

拉丝粉的使用上:要尽量使用短丝,选择目数高的拉丝粉,比如120目的,配合细颗粒,能拉出来比较小的饵球。

雾化状态上:较少使用雪花粉的含量,这样入水之后,饵料会更多地附着在钩尖上,附钩性好的话,在深水作钓中有优势,但是当我们提竿之后,大部分的饵团要能脱落,只有少部分的残留才是最好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各方面的配比要把握好了。随着渔具行业的发展,现在已经出来很多款已经配好比例的拉饵产品,所以省去了很多步骤和时间。

拉饵状态

2、如何增加上钩率

钓位的选择:要想钓到白条,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手感,就的选择水位深一点的钓位,这样就能允许我们使用短杆,重量轻,久抛不累,如果能搭钓台的话,那是最好的。浅水区不建议选择,因为作钓水位太浅的话,浮漂长度不好选择,同时也经常造成缠绕的烦恼。

线组的选择:台钓法刷白条,在线组上最基本的就是要使用小钩细线,包括无倒刺的小钩,方便卸鱼,比如1号2号的袖钩,主线可以使用0.8号的,子线使用0.4号的,浮漂也要使用吃铅量小一点的短脚浮漂,鱼竿使用2.7至3.9米的三七调软竿,这样组合起来,拉白条也比较有手感。

钓法的选择:最重要的是保持高频率的抛竿次数,好处就是能让窝点的饵料不断掉落,吸引更多的白条,可以在心中默念5个数,然后直接提竿,有没有鱼都不用管它,因为白条行动迅速,过了这个时间鱼钩上早就没有饵料了。具体钓法上可以选择定层作钓,就是先钓半米处,然后逐渐往下找鱼层。也可以主抓截口,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飞铅钓法,把铅坠及太空豆往上拉15公分,主要就是延长子线,使钩饵下落更慢,摆幅更大,便于白条截口。当白条数量多,或者鱼层分布多,鱼口更杂乱的时候,就要使用行程钓法了,把铅坠整个拉到浮漂座下面,让主线和子线自然下落,经过每个水层,给白条截口的机会。

抓口的选择:白条抓口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漂相,所以在观漂的时候,还是要见机行事,根据实际的鱼口来判断有效的信号。一般动作过快的,幅度过大的不抓,主抓动作缓慢的,幅度较小的,有节奏的漂相,比如:浮漂缓慢匀速的上顶,动作稍微快一点也没事。

 

行程钓法

1、饵料的搭配

颗粒组成上:七星钩钓法饵料的使用,就是装在线组末端的饵笼里,由于饵笼的孔洞比较小,所以在颗粒选择上,还是要以细颗粒为主,才能在水流的作用下流出去诱鱼。

拉丝粉的使用:由于饵笼的孔洞比较小,直径大概在1毫米左右,所以就不能加太多的拉丝粉,尽量不加都行,要不然饵料稍微结在一起,就流不出去了。使用不含拉丝粉的饵料最好,也不要过多的揉打,只要将饵料塞进去,稍稍按压一下,不至于甩出去即可,这样在水流的作用下,饵料能顺利流出来。

2、如何增加上钩率

保持一个方向作钓:由于七星钩钓法鱼竿是使用抛竿,而要想更快速高效的诱鱼的话,就要保持一个方向抛竿,这样饵笼散落出来的饵料,就在一条直线上的,鱼也会被聚集在这条直线上,始终保持一个方向的抛竿,中钩的概率就会大增,真正做到诱钓结合。

感受吃钩信号:可以说七星钩钓法是台钓法和路亚钓法的结合,既有饵料的诱鱼作用,又有空钩的中鱼结果,所以在回收鱼线的时候,就要细心用心感受鱼的攻击信号。因为子线上的鱼钩比较多,如果能在经过鱼群的时候,把握住鱼口,或者在中的一条鱼之后,能继续中鱼,那么上鱼的效率就非常高了,会出现七枚鱼钩同时中鱼的效果,那样玩起来就更刺激。

七星钩刷白条

虽然白条在平时作钓的时候经常看到或者钓到,但是要想钓的明白,饵料是不能胡乱搭配的,白条也不是好忽悠的,使用台钓法的时候,就要使用细颗粒,高目数的短丝拉丝粉,保持适合的雾化速度。在钓位上选择深水区,线组上以小为主,钓法上做到勤抛竿,抓口上把握实际规律才能增加上钩的几率。而使用七星钩钓法的时候,也是需要使用细颗粒,不含拉丝粉的饵料,实际作钓时,要保持一个方向的抛竿,并感受鱼的吃口力量和幅度,才能让更多的鱼钩中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