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科学—新闻早班车(2018-07-30)

 brainnews 2020-10-24

科  学  时  讯


1,Nature: 痴呆治疗新靶点被发现!

来源:转化医学网

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脑膜淋巴管功能可增加脑灌注并减轻认知缺陷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症,β-淀粉样蛋白(Aβ)的大量聚集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标志。有研究指出,大脑中“排污管”障碍是脑实质中β-淀粉样蛋白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

7月25日,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指出了这条“排污管”的真面目-脑膜淋巴管,同时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神经疾病的潜在发病机制,为相关疾病找到了新的治疗靶点!

阅读链接:

Nature重磅:是时候跟阿尔茨海默病说再见了!痴呆治疗新靶点被发现!

2,日本科学家用脑波训练“第三只手”,灵活柔韧多任务处理

来源:新智元

志愿者正在用“意念”操控机械臂

近期,来自日本国际先进电信研究所(ATR)的两位研究员Nichio和Penaloza研制出了一种设备,能够让(身体健全的)用户在双手都处于工作的状态下,使用脑电波向机械手臂发出信号,使其同时完成另一个任务。这项多任务处理(multitasking)实验的完成,打破了人类“一心不可二用”的局限性。

阅读链接:

日本科学家用脑波训练“第三只手”,灵活柔韧多任务处理

3,某些动物有与人类相似的认知偏差

认知心理学研究常用沉没成本一词,它指过去投入、无法收回的成本,本不应影响当前或今后的选择,但人类往往会掉入沉没成本谬误的陷阱。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发表在《科学》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人、小鼠和大鼠对沉没成本存在相似的认知偏差,这一成果有助于研究决策思维的进化过程。

阅读链接:

某些动物有与人类相似的认知偏差

4,情绪调节方式可导致或防止抑郁症复发

编译:邱雨佳

来源:精神时间

情绪调节方面的挑战困扰着忍受重性抑郁障碍(MDD)折磨的患者和抑郁症缓解期的患者。根据挪威卑尔根大学 Endre 等人的研究团队进行的 Meta 分析,情绪调节可能是防止抑郁症复发的一个中心因素,文章于 2018 年 5 月发表于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阅读链接:

情绪调节方式可导致或防止抑郁症复发

5,气温升高与自杀

来源:大话精神

根据7月23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最新研究,随着地球变暖,自杀率可能会上升。斯坦福大学(Stanford)经济学家马歇尔·伯克(Marshall Burke)领导的这项研究发现,到2050年预计的气温升高,可能会导致美国和墨西哥新增2.1万人自杀。

该研究的作者认为,这一结果有助于推动气温与自杀率相关性的研究,并敦促政府制定减缓气温上升的政策。

阅读链接:

气温升高与自杀

阅  读  分  享


1,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近期科研信息概览

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官网

   高、低C型自恋者的P3波形图 

本文概述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近期科研进展:

  • 心理所研究揭示C型自恋者在社会决策中的反应 

    作者: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蔡华俭研究组

    该研究通过探究C型自恋者在社会决策中的自我报告、行为表现以及神经反应,揭示了他们内在反应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冲突。

    论文地址:

    https://www./science/article/pii/S0092656618301491 

  • 心理所研究揭示基因影响风险行为、风险相关脑功能活动及二者关联 

    作者: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李纾研究组

    该研究利用不易获取的双生子大样本,首次揭示了风险决策行为、风险相关脑功能活动及其二者关联的遗传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正常人风险行为的神经机制,以及精神疾患所导致的改变,阐明精神疾患的遗传影响,分离潜在的遗传异质性,澄清精神共病的机制。

阅读链接: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近期科研信息概览

2,7个症状,判断你是否患有高功能抑郁症

来源:大话精神

高功能抑郁症虽然也是抑郁症的一种,但是和普通的抑郁症相比,高功能抑郁症更不容易被察觉。

患有高功能抑郁症的人,不像一般的抑郁症患者那样感到无助,但他们的精神状态仍然对他们的生活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高功能抑郁症患者会去上班、上学、参与社交活动,因此他人低估了他们的痛苦,也不把他们的苦当一回事,高功能抑郁症很难被发现,这里有七个表明你可能患有高功能抑郁症的迹象。

阅读链接:

7个症状,判断你是否患有高功能抑郁症


招  聘  信  息


1,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刘真课题组博士后招聘

来源:BioArt

本课题组的研究兴趣在于非人灵长类生殖、干细胞及胚胎学领域内的重要科学问题。课题组简介:http://www./chinese/laboratories/int.asp?id=127。

博士后应聘要求如下:

  • 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志从事科学研究;

  • 优秀的细胞生物学或神经生物学背景;

  •  具备独立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  在国际刊物发表过论文的候选人予以优先考虑。

请应聘者将本人简历及求职信通过Email发至:zliu2010@。

详情链接: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刘真课题组博士后招聘

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徐勇课题组招聘优秀博士入编1名、入站博士后1名

来源:山大一院精神卫生科

徐勇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1)重性精神障碍诊疗研究;(2)认知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辅助精神障碍的诊疗研究。

入站博士后一人:

  • 年龄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身体健康,能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分论文者优先考虑;

  • 掌握多种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入编博士一人:

  • 年龄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学术严谨,能全职从事博士研究的相关工作;

  • 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分论文者优先考虑;

  • 掌握多种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详情链接:

【招贤纳士】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徐勇课题组招聘优秀博士入编1名、入站博士后1名

审校:Simon

前 文 阅 读

 

1,脑科学—新闻早班车(2018-07-28)

2,脑科学—新闻早班车(2018-07-2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