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原创||女郎山游记||二月风

 河南文苑 2020-10-24

                   

     从我老家往南七八里,有一座小山叫女郎山,翻过山就是老章丘城,所以此山又叫城北山。小时候跟随大人去城里玩,不知翻山走过多少次,可是一次也没仔细的看过家乡的这座小山。如今年过半百,可能是怀旧吧,总想去山上游玩一番,好好地欣赏一下她的模样。


    初秋的一个早上,我穿好行装,一路紧走大约四十分钟就来到了女郎山脚下,这时太阳刚一尺高。抬头向山上望去,小山确实不大,三个山头,最高处海拔也就120米左右。别看山不大,却是北京往南第一山,素有首都影壁之称。明朝才子李开先就有“平野千里阔,南来首此山”的诗句。

    山上有环山路,我从西边的山头开始上山。上山的路口旁有两株茶杯口粗的小松树,枝繁叶茂,亭亭玉立,就像两位迎接客人上山的少女。山路不陡,走起来比较从容,我边走边看,小山绿化的很好,由于是初秋,一片葱茏,青翠欲滴。路的两旁长满了松树,柏树,刺槐,马尾树还有一些叫不上名来的野树。秋天的晨露给它们挂上了一粒粒珍珠,在朝晖的映照下,晶莹剔透很是美观。远处的红叶树还未变色,几个早熟的红色叶片,星星点点,就像是散落林间的彩蝶,被晨风一吹,翩翩起舞,煞是迷人。

    走不多时,道路两旁的一尊尊石雕吸引了我,它们是十二生肖,首先看到的是鼠。不知道怎么搞的,我一生中最讨厌老鼠(早年深受鼠害),谈鼠色变,但老鼠的生存能力特强,所以是十二生肖之首。这尊石雕被人砸掉了鼠头,呵呵,虽然老鼠过街,但也别破坏公物啊。


    石雕大约一百来米一尊,走过一半石雕,来到了女郎山公园正门的小广场前,这里是山的半腰,有广场通往山下的沥青路。广场四周翠柏环绕,中央是一座金牛雕像。传说广场后边有一山洞叫金牛洞,洞中有一金牛,每年的重阳节夜深人静之时,金牛就出来绕山三圈,叫三声,这时山就会长高一尺。后来被一南方高人识破,想盗走金牛,在重阳节夜里,他拿一只施了法术的苕瓜猛打金牛,金牛被打掉一只角,朝西南方遁去,从此销声匿迹,此山以后再也没有长高一寸,只留下一个三尺苕瓜打金牛的典故。

    从广场沿山路向东,在通向山顶的转弯处,有一石碑,据说战国时期的两位章姓美女就葬于此。战国时候,驻守此地的大将章亥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她们去绣江河洗澡不幸溺亡,章亥悲痛欲绝,无奈将两女葬于城北山上。后来人们为怀念两位姑娘,将城北山改称“女郎山”。清末蒲松龄老先生为纪念这两位美女,留下了“当年曾此葬双环,骚客凭临泪色斑”的佳句。


    这女郎山真是一处一风景,一步一故事。在美妙的回味中,不知不觉来到了山峰脚下,这里修了一条通向山顶的台阶,拾级而上,大约走了五十多级就又来到了一个广场旁边。这个广场占地二亩左右,广场中央的一尊汉白玉雕像跃入我的眼帘——“葱仙女”。相传,古代章丘曾闹瘟疫,十室九空,玉帝不忍这一方人毁灭,命王母派葱女下凡救人,葱女来到章丘,让人们熬大葱水喝,瘟疫被灭,人们获救。从此大葱种子也留在了章丘,成为地方特产,造福了章丘人民。

  在葱仙女的陪伴下,沿广场西边的林间小路继续向上攀援,走了大约五六十米,就来到了女郎山的最高处“甘澍亭”亭子四周苍松翠柏,杂树丛生,酸枣触手可及,随手摘下一粒酸枣,塞入口中,酸酸甜甜,就着这美丽的景色,好不惬意。站到亭子中往山下望去,好像身处绿海之中,微风吹来松涛阵阵绿浪翻滚,真是醉人。亭子往下三十米东南方,有两处人工小湖,湖水荡漾,波光闪闪,像是镶嵌在山顶的两面宝镜,与这山这景融为一体,妙哉,美哉!


    清代诗宗王渔洋曾这样赞美女郎山:“卧舆梦初起,遥见女郎山。雨过开奁镜,烟消露髻鬟。灵祠空翠里,瑶瑟碧云间。不是崔罗什,何因奉玉颜。”


    古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女郎山虽不高,也不大,但她处处带着仙气,一草一木透着灵气,有一种神秘而自然的美。


作者简介:

原名刘清忠,济南市人,爱好文学。


投稿须知  

  1.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微刊平台,不限纸质是否发表过,文责自负。

  2. 投稿时一定要在稿件后直接注明联系方式及作者简介、照片。

  3. 稿费来自赞赏,赞赏的百分之五十为作者稿费(两周内以红包形式发给作者本人),百分之五十用于平台活动费用(赞赏低于十元不发放稿费)。

  4.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投稿后请加主编微信13803895976

  5. 名誉主编:乔健   张国领

  6. 主编:郭俊霞

  7.稿件在一个月内未刊登的请自行处理

第二百五十一期:二月风作品(图片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