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舍的芭蕉叶扇子||许江

 河南文苑 2020-10-24

难舍的芭蕉叶扇子

作者  许江

盛夏酷暑,桑拿的温度着实让人难耐,好在纳凉的工具给力,处在室内高温的环境中也不至于汗流满面焦燥不安。夏日的生活中,纳凉工具有得选,但有一种纳凉工具在人们的夏日生活中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现在面对着“上蒸下煮”的盛夏高温,人们首选的纳凉工具莫过于空调了,这种高科技产品的问世,不但给夏季“三伏天”汗流满面的人们送来了凉爽,也给处在冬季天寒地冻“三九天”的人们以温暖,空调打败了风扇和人们手中的扇子,也取代了烧煤的炉子和木炭的火盆,大有一种独霸夏季冬日人们生活中纳凉取暖“阵地”的态势。

  要说这纳凉的工具,人们最熟悉不过的就是芭蕉叶扇子了,在炎热的夏季里它是人们的掌中“宝”,人走到那里它就在那儿,是夏日里人们随身携带的必备物品。芭蕉叶扇,能扇出足以使人们舒适的风,并且还可“自控”风量可大可小;能赶走吸血的蚊子,也能随时驱散烦人的苍蝇,后背痒痒了,还能替代挠痒抓儿解痒。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时候村子里大榆树底下纳凉的情景仿佛就在跟前。傍晚时分,斜阳余晖,燕子、蜻蜓低空掠飞,树荫中的知了远近合声蝉声聒噪;合抱粗细的榆树周围那些个被屁股磨蹭得黑而亮且大小不一的石头墩子,被手拿芭蕉叶扇子的大娘婶子们所占领,爽朗的笑声早已“震得”榆树叶子“嗦嗦”作响,并在地面上画着动感的树荫;大爷们来的阵势也是“震撼”,肩扛着农村特有的柳圈椅子,一手拿旱烟袋,一手端着盛满晚饭的大号粗瓷饭碗,光着黝黑的膀子,穿着抹到膝盖的深蓝色粗布宽腿松紧口短裤,在背后的腰间裤子的松紧口上还不忘别上一把芭蕉叶扇子。

  大娘婶子们手中的芭蕉叶扇子扇去了斜阳最后一抹红色,家常理短在笑声中和谐;大爷用筷子将粗瓷碗中最后一粒饭划入口中,然后筷子对齐压在碗口斜弯着身子将它放在柳圈椅子左腿处的地上,右手不忘地从身后腰间拔出芭蕉叶扇子,快节奏地扇去吃饭吃出的汗水,然后几袋旱烟,三国水浒也就云天雾地了。

  孩子们穿梭于大娘婶子与大爷大叔们此起彼伏的笑声之间,追逐着低飞捉蚊子飞虫的燕子和蜻蜓,往大人们面前掠过,还顺手牵羊地夺过他们手中的芭蕉叶扇子,照着自己满是汗珠子的脑头扇上几下,抹着额头小嘴嘟囔着“凉快、凉快,真凉快”,只扇几下瞬间就被打了屁股夺了回去。好静的孩子们则偎依在讲云话的爷爷侧旁,不但听了故事,还蹭到了爷爷手中芭蕉叶扇子扇出的风凉,很是惬意。

  记得有一年初夏的一天,奶奶从庙会上买回来几把浅黄色的、有着苹果形儿的新芭蕉叶扇子,凹得不是很平展,奶奶就把它们放在水盆子里泡上一会儿,拿出来凹的一面朝下放到捶衣的青石板上,然后在扇子上面放上一块大点儿的木板,叫我搬来一扇家里的砂石小磨盘压在上面,压到了第二天吃过早饭,凹形的芭蕉叶扇子被二十来斤重的小石磨盘压得平平展展。

压平的芭蕉叶扇子还不能马上使用,见奶奶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件补丁摞补丁的带襟的深蓝色粗布旧上衣,坐在院中二门南北通透的门房里,戴上老花镜,针线筐端到身旁,用剪刀将旧衣服裁成二指来宽的布条,认上针线,把压平的芭蕉叶扇子沿着边儿将布条包上,奶奶说:“包了边的芭蕉叶扇子不容易脱边毁坏,耐用。”让奶奶包了边的芭蕉叶扇子,在夏天酷暑炎热的 “三伏”里,方便了家人扇祛暑热,赶走蚊子、苍蝇,摇着它进入一个又一个夏夜的梦乡。

  大榆树在叶绿叶黄中增加了年轮,这其中有我儿时夏日里在树荫下摇着芭蕉叶扇子成长的记忆。

   现在每到夏天,依然忘不了伴我儿时成长的芭蕉叶扇子,虽然旧房子翻新了,屋子里装修了,也按上了空调,但是,入夏之时我会早早地把芭蕉叶扇子找出来,放在床头手边,燥热之日随时随手扇上几下,空调能不开就不开了,户外纳凉的习惯也是没有改变,只是因为在关门关窗密闭的房间里,长时间地扇空调,身体不适关节有痛的感觉,出了门一冷一热还极易感冒。还是芭蕉叶扇子好,夏日里吃过了饭,扇上一会儿,慢慢地也就落汗了,用不着开空调来快速降温。

酷热的夏天出汗多也未必是件坏事,排排毒也是正常的身体代谢,用不着把酷热出汗当成思想上的负担而产生焦燥的心态,奶奶就常说:“心静自然凉。”

                2020年8月22日晚

       

金秋收获始处暑

作者  许江

处暑节气的到来,硕果累累的金秋便拉开了收获的大幕,五谷杂粮将悉数登台亮相,淋漓尽致地展现它们靓丽的风彩。

  此时的乡下,一个个农家小院的空地朝阳处就会晒上金黄色的谷穗、浓黑鲜亮的绿豆角儿、一捆捆翡翠般绿色的芝麻杆儿;还有浅黄色的豇豆角、黄绿相间的弯弯的长长的本地老南瓜……,收获的喜悦更是填满了老人额头那深深的皱褶。

  每年到了处暑节气,就意味着今年秋粮收获的时候到了,此时,也是学校放暑假的时间,学生们都会帮大人去田地里将成熟的秋粮收获到家里。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上初中时的一个秋季,家里种的芝麻、谷子、绿豆收成不错。

大清早,我便和母亲拉上平车(架子车)往芝麻地儿去了。芝麻长得能到我的肩头,长势相当旺盛。在当地,种芝麻、谷子和各种豆类作物时,都选择坡堎贫瘠的地块来播种,因为这些作物耐旱,好的地块用来种小麦、玉米、花生和棉花等农作物。

  这天,我和母亲把这块地上种的芝麻到晌午头就收割完了,三里地的乡间土路,来回拉了两趟,院子里绿油油堆了一大堆子。收割到家的芝麻杆子,还得进行摘叶处理,籽粒饱满的芝麻束子,象小孩子吃的糖块,一个个挨个向上均匀地排着,一层层由下至顶端,不是有句歇后语叫“芝麻开花——节节高”吗,那芝麻束子便是芝麻花结的果实;不过芝麻束子由下至上,由大渐小,到了顶端便是最小的了,可能是下边“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先得到养分的缘故吧。

  芝麻杆上的叶子、梗子是要摘干净的,不然它会影响到芝麻脱粒的洁净度。摘净的芝麻杆子捆成一个个小梱,找一处朝阳的墙跟,地上打扫干净,铺上塑料布,将芝麻梱挨个儿斜靠着墙摆好,到此,今秋芝麻收割的活儿就结束了。

  芝麻梱晒上六七天,绿色的芝麻杆由于失去水份就会摇身变为干黄干黄的颜色,此时的芝麻束子也就张开了嘴巴分成了两瓣。然后找一个大洗衣盆,再在盆子下边铺上塑料布,右手拿上削了皮干净的短木棍,左手拿过来一个晒干了的芝麻梱,头朝下置于盆的上方,用木棍轻打芝麻梱,此时你会听到芝麻粒儿“刷刷”地掉入盆中的响声,将芝麻梱敲打至无芝麻粒掉落为止,然后再换一个,直到全部将芝麻梱敲打完。敲打完的芝麻梱再晒上四五天,再敲打一遍,芝麻束里的芝麻粒就彻底的干净了。

  打下的芝麻粒儿,晒干了,贮藏起来供生活食用。母亲会拿出一部分换上几斤香油,留够充足的种子,剩下的供平常生活所用。我最喜欢母亲炒制的芝麻盐,铁锅里放入生芝麻,加入几粒花椒粒,少量食盐,小火焙炒一会儿就熟了,然后,用擀面杖把炒熟的芝麻擀碎了就成了芝麻盐,顿时便香气四溢扑鼻而来。中午捞上一碗面条放上一小勺芝麻盐拌匀了,吃一口面,那个叫香。母亲蒸馍时还会将芝麻盐卷到面里,蒸成芝麻油卷儿,也是我最爱吃的,上学时还会带上一个。

             2020年8月22日晚上

许江作品展示区

给父亲理发||许江

芒种得雨好种秋||许江

童心未泯儿童节||许江

给母亲洗澡||许江

儿时记忆割麦子|| 许江

跟着母亲种红薯||许江

万亩金黄立夏收||许江

山楂花开似飘雪||许江

思亲的清明节||许江,贾文,卢学波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许江

夏至田间耪麦茬||许江

河南文苑稿件要求原创首发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择优发布的作品不再撤回

第1219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