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hinoiserie&Artdeco

 乔茗星 2020-10-25

19世纪技术与经济上的进步连带的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皆逐渐成形,影响到社会科学(包含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的诞生或重塑。

现代、最豪华的Art Deco字源为1925年的巴黎艺术装饰与工业展,它吸引了1600万参观者,后来被证明了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转折点。

豪华精简的设计影响了建筑、工业产品设计、服装、饰品、家居然后推广到好莱坞电影豪华、迷人、戏剧和乐观的视觉。

30年代欧美风行后,到了1960年代又再一次的流行起来。

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和平饭店、南昌大楼,Tamara de Lempicka画作、LeonBakst的舞台设计、Cartier的系列珠宝,作为一种经典的艺术风格,影响力至今不衰。

Artdeco风格是一种不会褪去的时髦。

19世纪同样在西国,东方家具奇异珍品富丽的色彩、繁复的设计被命名为Chinoiserie。

它又被称为中国风、东洋风。名词的背后,是西洋人对神奇富饶的东方宝藏的憧憬。

中国园林在了欧洲的造园艺术中,唯美而古典。大致有以下几种:展览厅、园艺节参展作品、城市之间的友好赠建、纪念性的修建、观光园林。

英国燕秀园:

建于英国利物浦的黑赛河畔,占地共920平方米。

燕秀:名喻其风格,具宫廷园林的神韵,园中的建筑仿北海公园静心斋建造。

法国红楼:

蒙梭公园附近赭红色的中式楼房。建造者卢芹斋,为来到法国的中国人。

这座中式建筑原本是装载中国古董,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成为进入巴黎文化遗产之列的古董。

德国:

豫园

上海及德国汉堡友好城市关系象征。

汉堡豫园位于汉堡市菲尔德布朗纳大街67号。流水曲觞、九曲回廊、山石亭榭、屋顶飞檐从外部造型看,更像是一处复古的中式园林公园。

多景园

曼海姆市多景园是目前欧洲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古典江南园林建筑群体。包括一栋两层高的中式重檐歇山顶茶楼、牌楼、戏台、水榭、花厅、山亭和串联其中的游廊,蜿蜒地人造水系贯穿整个花园,并配以假山曲桥等园林小品,体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

慕尼黑中国塔

德国人按照自己对中国木塔的想象半凭传说、半凭想象造出的一座塔,名曰中国塔。

法兰克福春华园

春华园选址在法兰克福古老的贝特曼公园内。原址内有池塘、树林和草地,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原有条件,营造出中国徽州水口园林的气氛。园名“春华”,喻欣欣向荣之意。

郢趣园

古楚之国称郢,故名郢趣园。

当年作为友好城市的礼物,由武汉市赠送给德国的杜伊斯堡市。

园艺采用孔雀蓝色琉璃瓦,木作以棕黑为基调,古韵楚风,色彩、雕刻、摆件等区别于皇家园林和苏式园林,别具特色。

PS:《19世纪》

工业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火车的普及使交通运输大众化,大型企业城市居民的集中使工人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电力工业开始出现。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报,无线电通讯相继问世。

牛顿体系达到其完美的顶峰。化学理论日益完善化学工业开始出现,许多化学元素被发现。

电学和热学理论化,达尔文发表进化论

工业国家的人们开始全面探索世界的每个角落与各个部落。白种人的负担的优越感,进而埋下20世纪前半叶种族屠杀的伏笔。

强大的生产力与武器,成功殖民世界大多数地区,并以倾销的方式破坏许多古文明国度,如中国印度土耳其既有的社会与经济体系,造成这些国家被迫走向现代化。

社会上大量的社会冲突不停发生,使得社会主义思潮逐渐发酵,这其中又以深深影响下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为代表

艺术上,上世纪流行的古典艺术逐渐被浪漫主义替代,后来受到科学与工业革命的刺激,欧洲又开始朝向写实主义发展,希望透过绘画、文学、音乐与摄影等方式捕捉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境与人物,这其中又以印象派最为著名。19世纪著名人物有:

李鸿章伊藤博文拿破仑俾斯麦达尔文、马克思、爱迪生狄更斯歌德拜伦雪莱、梵高、罗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