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大同形影相随的大异

 商坛论衡 2020-10-25

                         与大同形影相随的大异

《未来微言》续15 

公众微信号zhq540605 

从个体的视角展望大同,应当是人的潜力正能量的极大释放。用鲁迅先生的话说,那将是“个人的自大”。鲁迅先生在一九一八年《新青年》第5卷上发表的《随想感录三十八》一文中告诉我们:“‘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除精神病学上的夸大狂外,这种自大的人,大抵有几分天才,——也可说就是几分狂气。”

个人的自大”的“独异”与“大同”绝非背道而驰,黑格尔早就告诉我们:“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小逻辑》)。在自然辩证法那里,同异被视为第一范畴;而在哲学领域,差异与同一是联系着的: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一切事物都是同和异的统一体。

战国时期墨家经典《墨经·大取》有言:“有其异也,为其同也;有其同也,为其异也。”所以有异,是因为有同;所以有同,是因为有异。两者不是一个要消灭另一个的势不两立,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当我们在向往大同理想时,不能只看到大同,必须认识大异,“以同裨同”很难推动历史的进步。

同和异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包括。即所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通。因此在追求大同理想中完全可以追求大异,追求大异与追求大同并不矛盾。这和中医“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施治方法是一样的。善于扶阳气的,如果单纯用姜桂附等辛热药效果不显著的,就要考虑辅以填精(即补阳质)的药如熟地,枸杞,巴戟天,补骨脂等温润之品。而善于滋阴生津的,如果单纯用生地,麦冬,花粉而效果不显著的,就要考虑加用清热的药如石膏,竹叶等,使得热去而阴气生。

同和异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国古人早就认识到异到极处便是同的道理,如同中医学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发展到一定极限,再往前走一步就会成为其对立面。《庄子·天下篇》中说“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一般认为,这是在告诉我们,当万物有完全相同的共性和个别事物完全不同的特点的差异时,叫做“大同异”;其实我们不如将其理解为大异就是大同,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当一个人被视为地球人,他就是地球人类中不能再分割的个体,叫做“毕异”;但同时意味着他在地球这个大同世界中的应有位置,在地球层面的意义上,彼此毕同。在这种情况下,看见彼此的差异并不难,难的是更高层面上的认同。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墨子·经说上》提出的办法是:“法取同”。也就是要形成共同的参照系,法就是参照系。只有异,没有参照系不行。有了参照系,异就有了更普遍的意义。

如果说异是同的具体化,那么大同则需要通过大异展示其丰富的内容。黑格尔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个道理,他把“同一”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的同一”——“排斥一切差别的同一”;另一种是“具体的同一”——“包含差别于自身的同一”。他并且认为:“如果思维活动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同一,那么我们就不能不宣称此类思维是最无益最无聊的。”黑格尔这里所说的“包含差别于自身的同一”,在大同社会里同样如此。

谢谢关注公众微信号zhq5406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