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勒惠支的哀伤与沉思 鲁人 20世纪初,珂勒惠支创作了组画《农民战争》 ,她以自己与小儿子彼得为原型,构思了一幅草图《妇女与亡子》。不幸,这画却成了谶言 ,1914年,参战不过十天的彼得死于战场。自愿参军的彼得本不够年龄,丈夫也本不愿他入伍,是珂勒惠支说服了丈夫。 彼得的死,是珂勒惠支终生的内疚和懊悔,她曾说:“我们的生命中有一道创伤”,“它永远不会愈合,也不该愈合。”她的思想由此产生了巨变,强烈地倾向于和平主义。她想为儿子制作一件雕像来纪念,但构思数年还是毀弃了。十年后,她创作了自己的另一组代表作,版画《战争》。第一幅便是鲁迅极力推崇的《牺牲》,一位赤裸的年轻母亲,双臂环抱,托起自己梦中的婴儿,那母亲的形象应该就是作者。她将自己的孩子奉献给祖国,但她双眼紧闭,平静的脸上隐含着深深的忧伤,表现了战争给个体带来的巨大痛楚和无奈,及对和平的祈望。 创作一件雕塑来纪念儿子的想法,始终萦绕在珂勒惠支心头。最初,她的构想是一对父母,分别跪在死去的儿子的头和脚前。1932年,在彼得死后18年,珂勒惠支完成了她的心愿。但最终完成的《悲伤的父母》,她只雕塑了一对父母分别跪在粗砺的基座上,父亲双臂紧抱在胸前,僵直的上身缩紧着,双目微合。母亲的身体蜷缩在宽大的长袍里,头深深地垂在胸前,一只手紧压在衣领处。两个雕像是分开的,似乎痛苦时刻噬啮着他们的心,他们却无法相互安慰,也许还隐含着珂勒惠支对丈夫无法弥补的歉疚。除了作者个人的情感,这座雕塑表达的更多的其实是在战争中失去孩子的所有父母的悲怆。 《悲伤的父母》的完成,并未使珂勒惠支释然。彼得的死带来的哀伤,已凝结在她的心渊处,随着对生命,对死亡越来越深广的理解,她又创作了雕塑《母亲与亡子》。1937年,彼得忌日那天,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在制作那件小型的雕塑……现在它已经有些像‘圣母怜子’的造型了。那位母亲坐着,让死去的儿子躺在她的双膝间。那不再是悲痛,而是沉思。”那件雕塑虽然采用了类似宗教的表现形式,但珂勒惠支已将失去儿子的哀伤,转为对人类命运的沉思。二战后,被放大的《母亲与亡子》,安放在柏林的战争与暴政牺牲者纪念岗亭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