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画派创始人石鲁:以追光摄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

 德风堂说藏品 2020-10-26

石鲁(1919~1982),原名冯亚珩,四川仁寿人。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美协陕西分会主席、书协陕西分会主席、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

石鲁的作品容量很大,概括力量很强,能从有限的形象中,展示出无限的世界,“以追光摄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让观众的联想大大超越画面。在石鲁看来,从事艺术者,对待艺术的态度都必须真诚,“有至诚乃有道”,否则不可言艺。

中国传统现实主义人物画大都以“线”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手段,石鲁一反传统的“以线造型”的表现手法,用自己高度提炼的点、线、面元素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墨色与纸张融合程度的差异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画面有润泽酣畅之美。可以说石鲁是当之无愧的“实验性”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家。

自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对中国传统绘画日益深入的研究,石鲁的绘画逐步摆脱对现实的谨严描绘,而转向笔墨气韵和诗意的追求。进入60年代,石鲁的艺术也进入成熟时期,开始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绘画形式基本属于传统面貌,而借以抒发的却是画家主体意识的觉醒。

石鲁在后期的人物画减少了写实性的因素,而增加了表现性的内容,造型手法独特,融合了装饰性与写实性,既有精心设计的布局,又有随意书写的乐趣,在20世纪后期的人物画中极为少见。

刘晓纯在《石鲁艺术的三步》中说到:“石鲁显示了他的前卫性,显示了他对中国艺术从古典向现代形态的转换的预言性。中国古典美学的全部基点是“中和”,要扩大中国的审美领域,必须从反“中和”起步。石鲁从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文人画入手,先打入传统再解体传统,而不是直接移植西方现代的反“中和”形态,可以说是脚踏实地革命和反叛。

他将文人画推向了充实的、不和谐的、躁动不安的极端,创作了奇峭悲壮的惨烈之美。革命是以意为之,他难免做作、人工气、斧凿痕外露。我们无极肯定:人类不该接受惨烈之美,因为只有当人类的心灵更加坚强才能欣赏它。”

西安市徳风堂画廊以“传承弘扬、诚信求真”为宗旨。长期购、销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当代名家、名人字画订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