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锡瑾 | 孵鸟记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江都记忆之一    之二    之三

下河的姨婆婆    安静的韭菜桥

 “好猫管三庄”    致敬丁沟中学

女儿学诗记趣    记忆中的丁中

追忆我的岳母    水码头凳   饿

儿时的煤油灯    放鸭子的日子

孵鸟记

丁中1955届校友  陈锡瑾

作者陈锡瑾先生:1937年生,丁中1955届校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省作协会员。有六百余篇故事、童话、寓言、儿歌、散文、连环画脚本等发表在《新民晚报》《看图说话》《中国儿童报》《中国儿童画报》等多家省级以上刊物,著有《一串红灯笼》等。

我家住在小区的内楼,仅一个单元三层、六户,居顶楼。阳台外侧有个不锈钢栅栏,上面是顶板,防雨,还可晾晒衣被,挺方便的。

这里很安静,没干扰,两只布谷鸟看中了这个地方。于是,它们在栅栏的西侧顶头,用枯树枝、茅草,做了一个简单的窝,孵化小鸟。这儿成了它们的新家,它们也就成了我家的小客人,做了好朋友。同时,它也向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仔细观察布谷鸟孵化和哺育小鸟的极好的机会。

九月二十日

早晨,我发现母布谷鸟正趴在窝里,一动不动,不吃不喝,从不离开半步,赖窝。我老家在农村,小时候曾见过老母鸡孵小鸡,如果老母鸡这样,母亲就会拿来十多个新鲜的鸡蛋放进窝里,让老母鸡抱窝。而布谷鸟则不同,它窝里是空的,需要它自已先生蛋,后孵化。我们也无法找到现成的布谷鸟蛋,爱莫能助,那只有靠它自已解决这个问题了。

九月二十二日

中午,艳阳高照,万里晴空,暖和得很。午睡后,我朝阳台上一望,布谷鸟不见了,窝里却多了一个蛋,圆圆的,白色的,和鸽蛋差不多大小,蛮好玩的。母布谷鸟饿了几天,外出捕食了。借此时会,它也许是想给我一个惊喜。鸟儿是怕人的,它抱窝,我从不干扰,给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港弯。

九月二十四日

晌午,我发现抱窝的角色变了,母鸟变成公鸟。而且,窝里又多了一个蛋,和原来的一模一样,只是略小些罢了。这与母鸡孵小鸡不一样。母鸡的孵化期是二十一天,整三个星期,一天也不错,准得很。在这期间,一直都是母鸡孵化,公鸡从不拢边。母鸡孵化时,不吃不喝,从不离开半步,承担了全部责任,真不简单。我仔细一看,公鸟瘦而长,精干而强健,尾巴比母鸟长了许多,挺漂亮。就在我入神观察的时候,布谷鸟的尾巴陡地翘了几下,一则向我打个招呼,也算是熟人了,二则是展示它的美丽,更主要的是想说明它很精责,孵化儿女,是父母双方的任务。瞧呀,我可是一个好样的父亲呢?

十月五日

傍晚,我头一伸,发现母布谷鸟正在啄蛋头的壳儿。见此,我知道小鸟快要问世了,母布谷鸟正在助产,使小鸟早一点儿出生,求子心切嘛!我掐指算了一下时间,整整半个月,比母鸡孵化的稍短一些。

十月七日

一大早,我来到阳台观察。母布谷鸟见了我,它略抬一下身子,陡地发现它的腹部露出两个小肉球儿。啊,母布谷鸟正在向我报喜呐。可不,它们添了两个小宝贝,我们也多了两个小伙伴,心中说不出的高兴。

十月八日

鸟是卵生,没法哺乳。刚出壳的雏鸟,体质非常虚弱。近来冷空气来了,母布谷鸟一直趴在窝里用身体焐着,保暖。中午,公布谷鸟捕食回来。换班,母布谷鸟外出捕食。两只小鸟将小嘴伸到公布谷鸟的大嘴里,公布谷鸟将食物吐出来。小鸟不停地掏,一个吐,两个掏,吐吐掏掏,掏掏吐吐。稍顷,歇一会儿,公布谷鸟继续再喂,直到小鸟吃饱了,喝足了为止。看来,公布谷鸟捕的是活食,它的嘴角粘液淌淌的,一挂多长。这种食物富有营养,既解饥,又止渴,真好。

十月十七日

今天,是小鸟出壳的笫十天。小鸟见风长,吃得多,长得快。这时已长到鸭蛋般大小了,浑身毛绒绒的,嘴巴乌黑,又尖又长。大的,已长出了翅膀,梭地一站,翅膀一掀,挺美!饭后,我见大鸟一个也没有回来喂食,怕它们饿着,就用小盘子装了些米饭,还有肉圆、青菜,送到窝边喂它们。可是,两只小鸟却视而不见,毫不领情,趴在窝里一动不动。它们也许是肚子不饿,或者是不敢吃。它们心想,只有父母喂的食物才是最安全的,别人的食物再好,也不能碰一下,弄不好,会送命的。嗨,别看它们是个小不点儿,防范意识还是蛮强的呐。

十月二十日

夜晚,九点多钟,我们老两口正在看电视,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恰巧又是东南风,一阵阵瓢泼大雨,像冰雹似的砸向鸟窝。大家知道鸟儿大都患夜盲症,天一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布谷鸟一家四口浑身的羽毛都被淋得稀湿,趴在窝里绻缩成一团,瑟瑟发抖,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怪可怜的。咋办?急得我团团转,不知所措。老伴到是有主意,说,快拿下挂在墙上的竹匾,替它们罩上。我一听,这个办法好呀。竹匾罩上了,为它们挡了风,遮了雨,为这些小生灵营造了一个安乐窝。至此,我们两颗悬着的心才算平静下来。

十月二十三日

今天,小鸟羽毛已经日渐丰满,翅膀都已长齐。由于小鸟出世的时间相差两三天,小的与大的相比小了一圈儿。听人说,布谷鸟一般只生一个蛋,这次可以说是双胞胎了。嘴多了,吃的就多,父母轮流寻食,喂食,进进出出,忙个不停。喂食以后,母鸟就蹲在一旁守护。小鸟呢,吃饱了,喝足了,就趴在哪儿,一动也不动,闭目养神。一大一小,并做一排,头靠头儿,挺有趣儿。有时,小鸟也会互相逗着玩,你啄啄我,我啄啄你,玩得非常开心。

十月二十五日

瞧呀,小鸟真的长大了。大的已经长了尾毛,小的呢,尾羽才露出点梢儿,像把秃刷子。小鸟天真活泼,很不安份。好动!大的,就和母鸟面对面站着,咕咕咕地叫个不停,像在说着悄悄话,有时,还用嘴巴替母鸟梳梳羽毛,蛮有孝心的。小的呢,呼地一下,翅膀一掀,就爬到母鸟的背上、身儿一转,没站稳,又滑了下来。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像玩滑梯似的,既淘气,又讨喜,真是一对小活宝。

十月二十八日

根据观察,鸟儿喂食很有规律。一天四次,早晚各一次,中前午后各一次,每次间隔大概四个小时左右。现在母鸟喂食以后,再也不蹲在小鸟身边守护了,而是站在栅栏的横杠上,一边休息,一边观望,还不时地掀动翅膀,显得非常得意的样儿。大的呢,吃饱了,精神陡长,突然两脚一蹬就钻进了邻居家的阳台上,溜到人家去串门去了。瞧着看着,见屋里没人,它心里一高兴,就抖开翅膀,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不停地飞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又站在空花盆的边上,咕咕咕地叫了两声,好像说,看呀,我会飞了!母鸟见了,也咕咕咕地叫了两声,既是鼓励,又是赞美,充满了幸福感。它们熬尽了心血,眼看儿女已经成人,你说,它们心里能不高兴吗?

十月二十九日

小鸟已会飞,父母不再喂食,该让它们回到大自然里,去独立生活,自由闯荡了,也就算彻底完成了哺育的任务。由于得不到食物,大的呢,忍受不了,不知啥时候就飞走了。可是窝里还有一只小的,因为它迟出生,先天不足,还不会飞,只好忍饥挨饿,呆呆地趴在窝里,东瞧瞧,西望望,好像说,唉,我肚子饿了,饿极了!我看了,于心不忍,就掰了两片面包屑,还有几片青菜叶儿,放在盘中,递到它的身旁。小家伙一见,就急忙啄个不停。它吃饱了,喝足了,就跳到我的身边,头儿一点一点的,表示感谢。我用手抚摸它,小鸟挺乖,不叫,也不喊,像个娃娃似的,还用小嘴轻轻地啄了两下,算作亲吻,真逗!

十一月一日

小鸟和人一样,你对它好,它就对你亲。哟,这下好了,小的呢,它就把我们的家当成自己的家了。这不,今天中饭前,我忘记了喂它,我们正在吃饭时,它竟然悄悄地穿过堂屋,飞到我们的饭桌上,讨吃的来了,真是个馋猫。我连忙夹了一根肉丝送到它的嘴边,它呢,也毫不客气,猛一啄,就吞进了肚里,一连吃了三四根,这才缩了缩头,不想吃了。我捉住它,放回窝中,又用盘子装了一小撮饭,放在窝边,让它慢慢享用。过了一会儿,我再去看望它,见小鸟已趴在窝中,咪着小眼,正在打盹儿,多舒服。看来呀,它是不想走了。

十一月三日

栅栏不是监狱,阳台不是牢笼,但大自然才是鸟儿自由而幸福的天堂。今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暖洋洋的,很舒服!我们提早做了午饭。用盘子装了少许肉圆、虾米,还有大米饭,让小鸟吃好喝好,为它送行。小鸟已和我们建立了深厚感情,咋一走,还真有点依依不舍,今天小鸟又吃饱了,喝足了,显得特别高兴。在阳台上,蹦着跳着,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兴奋得很,一刻也不得消停活像个疯娃娃。来呀,快来呀!我向小鸟招招手,它一瞧,就飞到我的手上,我轻轻给它理理羽毛,笑道。去吧,去吧,快飞到你父母的身边去吧!去吧,去吧,快到田野里去捕捉害虫去吧!说完,我双手一松,小鸟就呼地一下,飞过了栅栏,飞向蓝天,眼一眨,就不见了踪影。

我有所怀疑,陈老先生所写的鸟儿可能不是布谷鸟,而是斑鸠。但是陈老先生作品里没写到鸟儿羽毛的特征,我也不敢确定到底是什么鸟。去年我家北面窗台上也曾出现过斑鸠孵化幼鸟的事儿。欢迎点击右面参阅:我家窗台有斑鸠   我爱的鸟儿飞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