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溥仪出宫带走的一幅惊世名画:终于被找到了

 新用户28765772 2020-10-26

这幅作品
曾经被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
是继宋代《清明上河图》后的又一宏伟长卷,
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
比《清明上河图》还长一倍多。

它一直保存于清宫,
清王朝覆灭后,
逊位皇帝溥仪
辗转将此画连同其他书画珍品携到长春。
1945年日本投降后,
长春伪宫文物流散民间。
1948年,此画由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收得,
其后,归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它就是《姑苏繁华图》!
当年,溥仪为何会将此画带出宫?
此画有什么特别之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姑苏繁华图》全长12.25米,比《清明上河图》长一倍多,耗费画家24年时间,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全幅画有各色人物1万2千余人,各色房屋建筑约2140余栋,各种桥梁50余座,各种客货船只400余只,各种商号招牌200余块。

反映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后世誉为研究清代苏州之“百科全书”。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大内参》 下面精彩继续

1

打开《姑苏繁华图》长长的画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的农田。

一群农夫挥舞锄头,浇水施肥,挑秧担水,累了则休息田间地头,或三五成群“侃大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那时候的猪,是散养的。

村内一群工人正在盖瓦房,一派热闹的景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