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撑起苏州博物馆的两塔文物,有一个竟然是掏鸟窝的时候发现的

 历史百家争鸣 2020-10-27

有时候一个大墓或者某个地宫的文物出土量能够撑起一个博物馆,这个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比如湖南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展品中马王堆的展品最多最珍贵,可以说是马王堆汉墓的文物撑起了湖南博物馆。再比如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单独建一个博物馆都足以。当然并不是说其他文物不珍贵,只是相对来说,重要程度和珍贵程度不如这些墓葬出土的文物。

苏州博物馆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地级市博物馆,能够跟各大省博物馆齐名,靠的就是两塔文物:虎丘云岩寺塔瑞光寺塔出土的文物。苏州博物馆有专门的两塔瑰宝版块,介绍两塔出土的文物。

虎丘塔坐落于虎丘山顶,全称虎丘云岩寺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竣工于宋建隆二年(961年),是苏州现存最早的古塔。虎丘塔可以说是苏州的地标建筑,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世界第二斜塔、中国第一斜塔。虎丘塔的倾斜是从明末开始,塔身渐渐倾斜,倾斜的原因是塔的地基比较松软,塔身又重,由于地下水、地表雨渗透等影响使塔向东北角倾斜,并且越来越斜,为了保护虎丘塔,1956年苏州市政府起着手虎丘塔的维修工作。根据修旧如旧的方针,采取了加箍喷浆的方法整修,使虎丘塔至今巍然矗立,古朴苍凉。

虎丘塔的建筑风格与杭州西湖雷峰塔为同一类型。历史上,虎丘塔曾七次被焚,木构塔檐尽毁,但砖砌塔身却昂然挺立。虎丘塔内的文物也是修缮的时候发现, 1957年3月30日,维修工人在第二层塔正西门口向砖隙中浇浆。因屡灌而不满,于是揭开部分砖块,发现有一孔道,于是考古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发掘,在第二层塔心有一个砖砌的十字交叉处是一暗穴(天宫),其中有经箱等文物。后来在第三、第四层塔心窖穴(天宫)中又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这批文物中有经箱和经箱外石函、经卷、刺绣经帙、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等钱币、铁铸金涂舍利塔和石函、绢绣袱、秘色瓷莲花碗、铜佛像、檀木雕三连佛龛等。其中秘色瓷莲花碗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而瑞光塔是位于苏州盘门内的一座宋代的古塔建筑,13层。瑞光寺初名普济禅院,根据志书的记载,在三国东吴赤乌四年(241年)时,康居国僧人性康来到苏州,吴主孙权为他创建了这座佛寺,是苏州的著名佛寺之一。赤乌十年(247年)孙权为了报答母恩,在此寺中建造了十三级舍利塔。1978年4月,两个顽童去瑞光塔掏鸟窝的时候发现了三层的天宫,考古专家闻讯赶来,在瑞光塔第三层塔心的砖龛内发现了一批五代和北宋初期的珍贵文物,有铜质镀金塔两座,银杏木彩绘四大天王像内函、地藏、观音、如来佛菩萨像九尊,五代的手抄经卷、北宋的木刻《妙法莲华经》和嵌螺甸藏经漆匣等。

其中,一座“真珠舍利宝幢”在所出文物中是最为精美的。幢高1.22米,用珠宝编成,集玉石雕刻、金银工艺、木雕、描金、漆雕等艺术于一身,堪称稀世珍宝。真珠舍利宝幢和银杏木彩绘四大天王像内函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苏州博物馆有四大镇馆之宝,除了以上三种,还有一个元《七君子图》。一座苏州博物馆,两塔出土的文物中有三件是镇馆之宝,说两塔文物撑起了苏州博物馆一点也不为过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