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展】这里是冼村 老W/摄影

 吞像摄影 2020-10-27

里是广州冼村,珠江新城最后一个自然村。和中国所有的城中村一样,这里的“握手楼”、“亲嘴楼”比比皆是。

冼村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地处广州CBD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黄金地段。从90年代开始,广州城市的发展迅速向东扩展,冼村的耕地至1994年底全部被征,村里开始大规模私人建房,至2007年,村中民房已从60年前的667间增加到2152间。在这块4.07平方千米的地方,民盖房4-7层不等,由于楼高、间距小,楼之间很多的狭窄纵横交错的楼间道,电线如丛林般缠绕。有“一线天”之称,与周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形成反差,成了典型的“城中村”。

为了迎接2010年工作亚运会,2009年天河区冼村改造正式摆上日程,要求在广州亚运会前完成整村拆迁改造。


这里是冼村,曾经的“钻石村”

如今冼村的拆迁路走了九年,这个曾经拥有“钻石村”美誉的冼村,现在半途的拆迁,很多房屋已经被拆成断壁残垣,剩下了断壁残垣中显得七零八落的旧楼房。

阴暗的楼道间来来往往着各种人,大都是外来租住的劳务工和一些坚守在老房子的村民。

一个光着上身的老人夹着泡沫箱从楼间道里出来

一个拄着助行杖的老人走在楼间道里

一个年轻人蹲在路边看手机

一个女孩看着手机走在潮湿的楼间道上

残破衰败的楼房

一个推着自行车的男子走过堆放杂物的楼道

蹲在地上忙碌的大人和站在门口的小孩

狭长的楼间道里走来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

冼村中部位置的房屋大都已成空壳,晦暗的内巷潮湿狭窄,偶尔几间房子屋檐下还挂着路灯和晾晒的衣服。

冼村,在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给外来务工者、白领提供了大量廉租房,曾经热闹非凡,生意兴隆,人员混杂。

尽管破败不堪,但是这里依然有着日常生活所需的市场和商业街。

杀鸡的妇女,她不愿意被拍

自行车“修理部”,这里是一处“交通要道”

曾经的“商业街”

推婴儿车的年轻妈妈,很多房子已经拆除了门窗,用红蓝编织布和木板封住


冼村里的集市(一)

冼村里的集市(二)

冼村里的集市(三)

在街边的菜贩地摊,就廉价地能买到所需品。

村里住着很多外来务工者,很多人头戴着建筑施工用的安全帽

楼间道里有许多大排档,现在已经都清理没有了

村里的儿童,通常是妈妈或者老人陪着

村里仍住着一些坚守老屋的老人

一位遛狗的男子

自2010年启动拆迁以来,不少村民已迁出,还有一些住在旧屋里,他们主要是老人。租房的人也搬走了许多,租屋开铺做小生意的也少了很多,冼村的喧闹已成过往,甚至已变得寂静。

作者说

广州冼村现在很难在里面拍照了,从2月份开始封村,现在正在大规模拆房子,今天我进去了,是里面一直坚守的村民到村口接我进去的,到了两家人家里和他们聊天,他们说这是第二次封村,第一次是2012年,他们说,封村的目的,就是让那些靠出租房屋为生的坚守户无法生存,最终同意拆迁;现在还有近300户坚守家庭。我在一家坚守家庭聊天,他们说2012年丰村时,他们的孩子还读书,当时确实经济压力很大,现在孩子都大了,都已工作,他们已经不怕封村了。

我出来时,相机拿在手里,被巡逻队抓到,他们问我是不是记者,我说我是医生,并给他们看了我的工作证,他们态度好了很多,问我怎么进来的?进来干什么?刚好一家坚守家庭送了几个他们自己过端午节包的粽子,我说是这里的村民带我进来的,他是我以前的病人,现在快端午节了,他们叫我过来送些他们自己包的粽子,结果他们派专人把我送出了村子。

摄影师介绍

老W,摄影达人,从事医疗卫生临床医学工作,主任医师,是一名省级医院的老医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