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形目 ANSERIFORMES 鹬科 Scolopacidae 1.翻石鹬Arenaria interpres 形态特征:雄鸟夏季头颈白色,头顶与枕具细的黑色纵纹;前额白色,有一黑色横带横跨于两眼之间,并经两眼垂直向下,与黑色颚纹相交。眼先、耳覆羽和喉白色,胸和前颈黑色,两端分别向颈侧延伸,形成两条带斑;前端与黑色颚纹相联,使喉仅中部为白色。其余下体纯白色。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上体较暗,多为暗赤褐色,头部黑色纵纹较多。冬羽和夏羽相似,但上体橙栗色大多消失,变为暗褐色。背部和胸部黑色变为黑褐色。黑白斑驳也不甚明显。幼鸟似成鸟冬羽,但上体体色更暗,多为褐色,具皮黄白色羽缘。 生物与生态学:翻石鹬栖息于岩石海岸、海滨沙滩、泥地和潮涧地带,也出现于海边沼泽及河口沙洲。迁徙期间偶尔也出现于内陆湖泊、河流、沼泽以及附近之荒原和沙石地上。 主要啄食甲壳类、软体动物、蜘蛛、蚯蚓、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部分禾本科植物种子和浆果。常单独或分散成小群觅食。觅食时主要通过嘴翻转水边地上或浅水处的海草和小卵石,啄食隐藏在下面的甲壳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也吃死的动物尸体。 繁殖期为6-8月。繁殖于北极海岸。多置巢于浅滩或岛屿、沙地及海岸灌丛与岩石下,通常隐蔽得很好。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迁徙期间经过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西至青海湖,南至广东、福建、香港、台湾、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等地。
2.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 形态特征:大滨鹬夏羽头顶灰褐色,具黑褐色纵纹;眉纹白色,但不清晰。脸和颈侧、前颈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纵纹;贯眼纹黑褐色,但不甚明显。背、肩和翅上覆羽灰褐色,具黑褐色轴纹及淡色羽缘;肩具显著的栗红色斑和白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微具黑色斑点或横斑;尾淡灰褐色或黑褐色,具淡色端缘;飞羽灰褐色,初级飞羽羽轴白色。内侧初级覆羽和大覆羽具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一显著白色翅斑。颏、喉白色。胸和两胁也为白色,但具粗著的黑色亚端斑或横斑,在胸部几乎形成一整块黑斑。两胁和尾下面具心脏形黑色斑点。腹和肛区白色。翅下主要为白色。腋羽白色,微缀褐色。 生物与生态学: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沙洲、以及附近沼泽地带。迁徙期间也见于开阔的河流与湖泊沿岸地带。常成群活动在河口沙滩和海岸潮涧地带。叫声:低沉的chucker-chucker-chucker叫声或双音节的低哨音nyut-nyut。 大滨鹬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觅食时常将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也常沿水边浅水处或水边沙滩和泥地上边走边觅食。 大滨鹬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冻原地带。繁殖期为6—8月。营巢于多苔藓和植物的冻原高原和岩石地带。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级别(EN)。 分布:迁徙期间经过中国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岛、香港和台湾。部分在中国广东沿海、海南岛和台湾越冬。
3.红腹滨鹬Calidris canutus 形态特征:红腹滨鹬夏季头顶至后颈锈棕红色,缀有白色,并具细密的黑色纵纹;背、肩黑色,具棕色斑纹和白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色横斑,并微缀有棕色。尾灰褐色,具窄的白色端缘。头侧和整个下体栗红色。下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而有栗红色。尾下覆羽具黑色边缘。腋羽和翼下覆羽灰色或灰白色。冬羽棕栗色消失。头顶、后颈、背和肩淡灰褐色,具细的黑色条纹和亚端黑斑与白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色横斑。下体白色。前颈、颈侧、胸和两胁具暗灰色纵纹和横斑。 生物与生态学:红腹滨鹬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环北极海岸和沿海岛屿及其冻原地带的山地、丘陵和冻原草甸。冬季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河口,迁徙期间也深入到内陆河流与湖泊。 红腹滨鹬主要以软体动物、甲壳类、昆虫、昆虫幼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部分植物嫩芽和种子与果实。常在水边浅水处或海边潮涧地带泥地上慢慢的边走边觅食。觅食时常将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也频繁的在地面低垂着头,边走边快速啄食。 繁殖期为6—8月。繁殖于环北极苔原地带。营巢于冻原山地和低山丘陵及其沿海海边。巢多位于被覆有苔藓和草的岩石地区。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近危级别(NT)。 分布:在中国迁徙期间见于辽宁、河北、山东、青海湖、江苏、福建、广东、海南岛、香港和台湾。或许部分在广东沿海、海南岛、福建和台湾越冬。
4.三趾滨鹬Calidris alba 形态特征:夏羽额基、颏和喉白色,头的余部、颈和上胸深栗红色,具黑褐色纵纹。下胸、腹和翅下覆羽白色。翕、肩和三级飞羽主要为黑色,具棕包和灰色羽缘和白色V形斑及白色尖端。中覆羽和大覆羽灰色,具淡灰色或白色羽缘。小覆羽和初级覆羽黑色。飞羽黑色,其上有宽阔的白色翼带。内侧初级飞羽外侧具白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两侧白色,中央黑色。中央尾羽黑褐色,两侧淡灰色。 冬羽头顶、枕、翕、肩和三级飞羽淡灰白色。前额和眼先白色。下体白色,胸侧缀有灰色。翅上小覆羽黑色,形成显著的黑色纵纹。 生物与生态学:主要栖息于北极冻原苔藓草地、海岸和湖泊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沙洲以及海边沼泽地带。 在中国主要为旅鸟,部分冬候鸟。秋季迁来和经过我国的时间为9-10月。春季离开中国的时间在4-5月。 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蚊类和其它昆虫幼虫、蜘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吃少量植物种子。常成群觅食。觅食方式常沿水边疾速奔跑啄食,有时也将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 繁殖期为6-8月。繁殖于多小丘的北极冻原地带。营巢于苔原、芦苇沼泽和湖泊与海岸边。巢多置于多碎石而又有隐蔽的干燥苔藓地上凹坑内。 保护级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除黑龙江、内蒙古、云南、四川外,见于各地区。
5.红颈滨鹬Calidris ruficollis 形态特征:夏羽头、颈、背、肩红褐色。头顶和后颈具黑褐色细纵纹;黑褐色贯眼纹不甚明显。眉纹、脸、颊、颈和上胸红褐色。嘴基和颏白色。背和肩具黑褐色中央斑与灰白色羽缘;翼上覆羽黑褐色,具红褐色羽缘和白色端斑。冬羽赤褐色消失。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胸两侧徽具灰色纵纹,眉纹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生物与生态学: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冻原地带芦苇沼泽、海岸、湖滨和苔原地带。冬季主要栖息于海边、河口,以及附近盐水和淡水湖泊及沼泽地带。迁徙期间甚至会出现于内陆湖泊与河流地带。红颈滨鹬在中国主要为旅鸟。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迁经中国。常成群活动。喜欢在水边浅水处和海边潮涧地带活动和觅食。行动敏捷迅速。常边走边啄食。 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主要通过地面啄食。有时也将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 繁殖于西伯利亚冻原地带芦苇沼泽和苔藓岩石地上。繁殖期为6-8月。营巢于苔原草本植物丛中。 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见于国内各地区。
6.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 形态特征:前额、头顶和后颈栗红色,具黑褐色纵纹。翕、肩和三级飞羽羽毛中部黑色,羽缘栗色,使背呈现出红栗色而具黑斑。翕部羽缘白色,在背部形成v字形的白色线。中央尾羽黑色,两侧尾羽淡灰色。嘴基和颏白色。眼先较暗,有一黑色贯眼纹,在眼后贯眼纹较细。眉区、头两侧、脸、前颈、颈侧和上胸栗红色,具细的褐色纵纹。下胸淡粟色,具褐色纵纹和斑点,有时在两侧形成由褐色斑点组成的纵带。其余下体,色括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冬羽头顶和上体灰褐色,微具暗色羽轴纹。后颈较淡,翅覆羽灰色。具窄的白色羽缘。前额、眉纹和下体辉亮白色。颈测和上胸两侧微具褐灰色纵纹。 生物与生态学: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海岸冻原沼泽、草地和湖泊、溪流、水塘等水域岸边。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与河口地区的浅滩与泥地上,或海岸附近的水体边上,不深入到内陆水域。 常单独活动于水边浅水处和松软的烂泥地上。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觅食方式主要用嘴在水下或烂泥里左右来回扫动觅食。有时也在地面直接啄食。 勺嘴鹬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海岸冻原地带,繁殖期6~7月。营巢于冻原沼泽、湖泊、水塘、溪流岸边和海岸苔原与草地上。尤其喜欢在淡水塘边的苔藓草地上营巢。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极危(CR)。 分布:国内迁徙时经过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澳门、台湾、海南等沿海地区及岛屿。江苏以东为该濒危物种的重要中间停歇地。
7.小滨鹬Calidris minuta 形态特征:成鸟(繁殖羽):头顶、耳区、面部、颊、颈、上胸橙褐色,密布黑褐色纹。眼先暗,眉纹白或沾棕色。上背黑,各羽有栗色缘或白色条纹,形成黄色或乳白色V形图案。肩羽和三级飞羽黑褐色,各羽缘淡栗色。翼上覆羽灰褐色,具栗黄色缘。飞羽黑褐色,初级飞羽的羽干多为白色。腰与尾上覆羽黑褐色,两侧白色;中央尾羽暗褐色,外侧尾羽苍灰色。颏与喉白色;上胸橙棕色。下体余部白色。雌雄同色。 生物与生态学:罕见旅鸟。繁殖地在北极圈附近,迁徙时见于各地。栖息于水田、湖边、海滩。以甲壳类、贝类、昆虫为食。 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国内见于天津、河北、内蒙古、新疆、以及江苏、上海至香港的沿海地带。
8.青脚滨鹬Calidris temminckii 形态特征:体小(14厘米)而矮壮,腿短,灰色,嘴尖细长。上体(冬季)全暗灰;下体胸灰色,渐变为近白色的腹部,尾长于拢翼。头顶至颈后灰褐色,染栗黄色,有暗色条纹。眼先暗褐色,眉纹不明显。多数羽毛有栗色羽缘和黑色纤细羽干纹。颈、上胸淡褐色,有暗色斑纹。颏、喉白色。腋羽、翼下覆羽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腿及脚-偏绿或近黄。与其他滨鹬区别在于外侧尾羽纯白,落地时极易见,且叫声独特,腿偏绿或近黄。夏季体羽胸褐灰,翼覆羽带棕色。两性相似。 生物与生态学:青脚滨鹬是中国的旅鸟。迁徙季节多结群栖息于内陆淡水湖泊浅滩、水田、河流附近的沼泽地和沙洲,在浅水中或草地上觅食。以昆虫、小甲壳动物、蠕虫为食。同其他滨鹬,喜沿海滩涂及沼泽地带,成小或大群。主要淡水鸟,也光顾潮间港湾。被赶时猛地跃起,飞行快速,紧密成群作盘旋飞行,站姿较平。 保护: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国内见于各地区。
9.长趾滨鹬Calidris subminuta 形态特征:夏羽头顶棕色,具黑褐色纵纹。具清晰的白色眉纹。一条不甚清晰的暗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先到眼前,然后弯曲折向眼下,到眼后与暗色耳覆羽相连。后颈淡褐色,具细的暗色纵纹。翕、背、肩羽中央黑色,具宽的栗棕色、橙栗色和白色羽缘。有些在翕的边缘有不甚清晰的白色线,在背上形成V形斑。腰和尾中央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的两边为窄的白色。尾的两侧为灰色。下体白色。胸缀灰皮黄色,具黑褐色纵纹,在胸中部常常不甚明显,而两侧却甚显著。 生物与生态学:主要栖息于沿海或内陆淡水与盐水湖泊、河流、水塘和泽沼地带。尤其喜欢有草本植物的水域岸边和沼泽地上。夏季也常到离水域较远的山地冻原地带。冬季有时也出现在农田和湿草地上。 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惟动物为食。有时也吃小鱼和部分植物种子,常单独或成小群觅食。有时也集成大的觅食群。 繁殖期为6~8月。营巢于水域附近植物丛中,沼泽地中的土丘上和地势较高的干燥地上。巢多置于芦苇或草丛掩护的地面凹坑内。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国内见于各地区。
10.尖尾滨鹬Calidris acuminata 形态特征:夏羽头顶栗色,具黑色纵纹。后颈和侧棕皮黄白色,具黑褐色纵纹;眉纹白色。眼先、颊、耳区白色,具窄的黑色条纹。上背、肩和三级飞羽黑褐色,具宽的皮黄褐色和棕栗色羽缘。下背、腰和中央尾上覆羽黑褐色,两侧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褐色横斑。尾褐色。颏、喉白色,微缀黑色斑点。脸、颈和上胸白色,缀有皮黄色或棕色,具密的黑褐色纵纹。下胸和两胁白色,具粗著的黑褐色V形斑。尾下覆羽白色,具褐色纵纹。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微缀污灰色。 冬羽似夏羽。但头顶棕色较淡。眉纹较明显。耳区有一暗色斑。翕褐色,其皮黄褐色羽缘,扁褐色,具皮黄白色羽缘。下体主要为白色,颈和胸缀有灰色,具不明显的褐色纵纹。有的呈黑色胸带。 生物与生态学:繁殖期主要栖息于西伯利亚冻原平原地带,特别是有稀疏小柳树和苔原植物的湖泊、水塘、溪流岸边和附近的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以及附近的低草地和农田地带。栖息地高度可升至海拔2000 米以上。喜欢结群活动,在澳大利亚越冬地带可见上千只的大群。 以蚊和其它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小螺、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有时也吃植物种子。常边走边觅食。 繁殖于西伯利亚冻原带。繁殖期6-8月。营巢于富有苔藓和草本植物的湿地和生长有小柳树灌丛地区。巢多置于草丛下的地面凹坑内。 保护: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国内大部分地区可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