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不出户”做代购 未来真的能够成为现实吗?

 澳洲财经见闻 2020-10-30

AFN

本篇共1369字|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据澳媒方面的消息,作为代购商人和中国游客在澳洲的一站式商店,最近上市的零售公司澳卖客(AuMake)计划在中国设立至少五家大型商店,以满足国内买家的需求,让他们不用出国就能采购到澳洲产品。

最新公告显示,公司在今年二季度将在厦门成立新的交易中心,并预计将从中获得第一笔可观的收入。执行董事长Keong Chan表示,如果这能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那么未来澳卖客(AuMake)将在中国国内开设更多交易中心。

AFR方面对此评论表示,这意味那些不在澳洲的国人,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了货真价实的“澳洲代购”。

AuMake发展历史

澳麦客的前身是创始人周家华夫妇在2010年开设的一家代购店,夫妇俩利用自己的积蓄,在悉尼西区的Parramatta开了自己的第一家代购店,那时候,店名还不叫AuMake澳卖客,正是这样,白手起家的夫妻俩积累下了第一批回头客。

根据当时客户经理Carolyn Daly回忆,开业时,还是一家蜗居在二楼的小店,爬上楼梯才能找到门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在国内也有门店的直邮代购店铺。

(AuMake早期在国内的店铺)

随后经过多年的发展,澳卖客于去年10月5日在澳交所成功借壳上市,当时公司以0.155澳元每股发行价,IPO融资目标600万澳元。

上市后,澳卖客向上游展开两次并购,一是收购保健品牌Health Essence,一是收购澳洲羊毛产品制造企业Jumbuck Australia,并打造用100%自有品牌“UGG AUS”。

除此之外,在成功上市之后AuMake还将公司的总部搬迁至悉尼Auburn,发展至今,公司在悉尼拥有八家线下实体店,并且还拥有大型的仓储中心和物流转运中心。未来公司还将在全澳范围内布局更多的线下门店。

在今年1月份,公司还宣布增发以每股0.45澳元的价格融资1400万澳元用于业务扩张。此次增发计划也得到了现有股东的积极响应,包括非执行董事Quentin Flannery。

销售额放缓

虽然公司在不断进行着扩张计划,但2018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数据并非十分乐观。根据澳卖客(AuMake)本周一公布的季度销售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的毛利增长12%,至82.4万澳元,但销售额略有下降,从去年第四季度的520万澳元降至513万澳元。

公司董事长Keong Chan表示第一季度是传统代购市场的淡季,很多澳洲的代购都回国了,加上物流的停运,销售额出现下滑属于正常现象。

但是随着公司在全澳范围内增加门店的数量,随之而来的必须是营业成本的大幅度上涨,这对于利润的增长来讲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此外,单从价格的层面上来看,AuMake和其他代购相比还尚未形成绝对的优势。此外,从国内的角度出发,公司在中国也没有庞大而忠实的用户群,因此短期的迅速扩张是否一定能够带来未来长期可靠的利润,这一点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