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容易肚子疼,可能也是肠道细菌在捣乱

 菌情观察室 2020-10-30

痛觉是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感觉,是有机体内部的警戒系统,能引起防御性反应,正常情况下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但是强烈的疼痛会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甚至休克。如果一个人对于疼痛过度敏感,那么一个微小的刺激可能就会让其痛苦不已,比如有的人一紧张就容易肚子疼;而如果一个人对于疼痛非常不敏感,那么就不能轻易的察觉身体炎症或疾病给其释放的危险信号。

内脏疼痛通常被用来描述来自身体内部器官的疼痛,影响着很大一部分人。内脏疼痛也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比如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见特征之一。内脏疼痛感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脊髓和高级大脑结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与中枢神经系统双向沟通,影响大脑功能和行为。虽然大多数研究在动物模型中调查了肠道微生物对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但是现在肠道微生物在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的可能作用变得越来越清晰,比如内脏疼痛。

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人们对疼痛的感知,比如,情感状态、焦虑程度、注意力、过去的经历和记忆。肠道菌群参与疼痛感知的第一个证据来自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易激综合征的特点之一就是慢性腹痛。尽管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目前仍不明确,但是大家普遍认为其与肠道菌群的紊乱相关。任何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的风险因子,比如早期的应激和伤害(抗生素使用、遭受虐待、忽视或者丧失主要的照顾者),成年期遭受急性的危及生命(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事件都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相关,也都与内脏疼痛的敏感性增加相关。

早期接触应激或抗生素处理对啮齿类动物的内脏疼痛产生持久的影响,伴随着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一项研究表明,在小鼠出生后4-13天内饲喂单一的抗生素或几种抗生素的混合物都可以改变成年后的小鼠内脏疼痛敏感性。许多在动物模型实验中都证明益生菌对缓解内脏疼痛有效。在抗生素诱导的小鼠内脏疼痛敏感的模型中,副干酪乳杆菌可以缓解粘膜炎症及内脏疼痛;婴儿双歧杆菌可以缓解结直肠扩张模型中的内脏疼痛敏感症状。200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在体内和体外都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中阿片类受体和大麻类受体的表达,而这两种受体正是许多镇痛药发挥作用所依赖的。所以,嗜酸乳杆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腹痛,起到跟吗啡类似的镇痛效果。可见,益生菌是可以通过与镇痛药相似的机理来发挥止疼作用的。这些益生菌跟疼痛相关的研究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有趣的大门,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服用益生菌来调整肠道菌群,改善内脏疼痛。

临床研究也反复证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改变,而那些遭受腹痛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可以从益生菌治疗中获益。有趣的是,将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菌群转移到无菌动物中,内脏疼痛敏感性也随之转移。

然而这些研究只是报道了肠道菌群改变和内脏疼痛之间的关系,并不能排出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应激或抗生素副作用。最近,爱尔兰科克大学的一项发表在《eLIFE》杂志上的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在调节腹痛及其大脑和脊髓相关的变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无菌小鼠证明了肠道菌群的直接作用。

研究人员使用无菌小鼠评估了疼痛敏感性、脊髓相关基因表达和疼痛相关大脑结构的变化。无菌小鼠对内脏疼痛刺激表现得更加敏感,也就是说,与正常的小鼠相比,无菌小鼠在一个更小的刺激下就能感受到内脏疼痛。同时,无菌小鼠伴随着脊髓中Toll样受体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增高,给无菌小鼠在出生后重新定植肠道菌群, 这些变化都恢复到正常水平。无菌小鼠中,参与疼痛处理过程的脑区也发生了变化,前扣带皮层体积变小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体积增大,前扣带皮层的树突变化明显。这些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对于正常的内脏疼痛感知是必需的。

疼痛过敏或疼痛不敏感都是不正常的表现。我们担心对疼痛不敏感,因为有的时候让您感到疼痛是为了让您远离危险;我们也害怕对疼痛过分敏感,因为一个小小的刺激就让我们疼痛难忍。经常容易肚子疼的朋友,比如一进到考场、一站上演讲台、一到某种紧张的环境里,或者一个极微小的刺激就感到腹痛,肠道菌群紊乱或许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善待我们的肠道菌群可能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疼痛敏感性。

参考文献:

Rousseaux, C., et al. (2007).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modulates intestinal pain and induces opioid and cannabinoid receptors." Nature Medicine 13(1): 35-37.

Amaral, F. A., et al. (2008). "Commensal microbiota is fundament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ory pa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5(6): 2193-2197.

O'Mahony, S. M., et al. (2014). "Disturbance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Early-Life Selectively Affects Visceral Pain in Adulthood without Impacting Cognitive or Anxiety-Related Behaviors in Male Rats." Neuroscience 277: 885-901.

Luczynski, P., et al. (2017). "Microbiota regulates visceral pain in the mouse." Elife 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