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博文】cuter:反思2015

 ChinaAET 2020-10-31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些人能够用一年的时间学到很多,有些人可以用一年忘记很多,我大概就是后者。 为了博世的名气,为了体验外企的工作氛围,放弃了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单片机、ARM、FPGA,转到了汽车电子软件开发,随着日子一天天的忙碌起来,加班也开始多了,渐渐地淡忘了Zynq,告别了各种Datasheet和Application Note,上一份工作虽然也要加班但算不上忙碌,虽然算不上忙碌,但是很充实,收获很足,反观现在,虽然忙碌,但是貌似是在瞎忙,加班可能是因为要等待编译结果……现在想来,这种由工作引起的变化还真是有点惊人,得与失孰轻孰重,也应该抽个时间好好想想,在内心深处问自己,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然后回到经典的那句——follow your heart!

  虽然职位是软件工程师,但这一年多下来,实打实的代码量恐怕不足2000行(不能算无脑代码——完全移植或者移植后稍加修改的代码,那样的话量就上来了,移植个OS,总不能说OS是自己开发的吧?);真正动脑子,需要思考的,唉,写到这,有点惭愧和无奈了,貌似需要自己思考的,几乎没有,如果非得算的话,几个Prototyping的小项目需要稍微动一下脑筋吧,不过也是小的可怜的那种。这节奏,早晚全面崩盘啊……

  倒不是说现在的工作学不到什么,是一直处于没时间学的状态——项目一个接一个,每个项目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各种赶进度(据说是中国项目的常态),整个team连一次像样的lesson learn都没有。拿这一年最多的CAN开发来说,今天是这个客户要添加几个信号,明天是那个客户要添加几个信号,做来做去就是修改几个配置文件,然后各种走流程、耗时间,哦,还有最耗时间的编译,编译一次45分钟左右,这个是我到现在都不太能接受的……如果能有点时间深入,还是能有所收获的,比如掌握整个CAN通信的处理方法,毕竟CAN是Bosch发明的,搞过汽车电子软件,而且还是Bosch的,连CAN是怎么回事都不清楚,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不过大公司毕竟是有底蕴的,底层软件也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理清头绪的,像利用Perl对配置文件进行解析,生成.c和.h这一块就够喝一壶的。整个team成立一年多了,每个组员都做过不同的开发,能够稍微深入一点的,貌似一个都没有,时不时还会讨论让专家鄙视的问题。

  今天看了以前的博客,发现以前还是能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总结问题的。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相比太懒了,这也是15年收获甚微的一个原因吧——不愿意动脑子,或许是不感兴趣又或许是ECU软件太复杂而导致产生了畏难情绪。经过上面的一番回忆和思考,发现现在的工作好像没有带给过我成就感,没有说做完哪个项目觉得这个项目挺有意思的,而且还能学到新的东西。大概是因为现有的ECU软件太成熟了,还有就是真正的设计还是德国那边负责,我们还是酱油党,弱爆了……

  阳历新年已经开始了,不管之前的选择是对是错,不努力才是最大的错!新的一年要有所改变,在思考前进方向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从现在所处的环境中汲取养分,而不是拿各种理由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算下来,博客停更一年左右了,也见证了我这一年的不思进取,接下来需要改变和坚持~

  ——Cuter 于 2016.1.7 凌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