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县最古老的乡村古迹石桥,你见过几个?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0-10-31

道县是个有历史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许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在民间也有很多的古迹,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道县古迹,在网上我搜索一些古石桥,这些桥都是比较有年代的,都是历史的见证,到底在哪些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道州浮桥:浮桥可说是大型桥梁的先辈,在古代,浮桥是跨越较宽河流的唯一桥梁形式。淸《道州志》记载,道县历史上有“永济浮桥,在斜皮渡,为永州大路,西北乡众水分流处……。”“岑江浮桥,在岑江渡,为江华大路,行人络绎不绝……。”另有新车浮桥,《长征》电视剧中央红军长征过道州浮桥就在这里拍摄。以上三处浮桥现均不存在。

道县最古老的乡村古迹石桥,你见过几个?

潇水济川浮桥:现存著名的浮桥有始建于宋嘉定(1208-1224)的道州潇水济川桥。淸光绪三年(1877)《道州志》记载:“济川桥,旧名大浮桥。在南门外,跨潇水上,南北四十余丈,铁链二条橫镇之。自宋嘉定中联方舟以为桥,明洪武间桥废,以舟渡。万历二十六年州守韩子祁革龙舟四十艘改浮桥,往来便之……”。道州潇水浮桥长135米,宽4米,由25艘木船组成,上盖木板,以两条重达四千斤的铁链压之。道州潇水浮桥还与瑶族从其发祥地千家峒逃亡的凄美传说联系在一起。据瑶族文献《千家峒》记载:“元朝大德王九年(1305年)三月十九日,众瑶人起脚出千家门楼来上桑木源。过了枫木四下去盖,来到道州浮桥,过了三天三夜不断丝。”瑶民逃亡被官府发现后,“道州爷差兵出来,取断浮桥”。1929年,杨得任在其所著《道路全书》中说:我国古代浮桥“如……湖南道州之潇水,所架之舟桥,其最著也”。1934年11月,红军长征占领道道州城时,就是从这座浮桥上通过的。

二、道州石梁桥:在道州现存的古代桥梁建筑中,石梁桥是保存最多的一种桥型,它遍布于各乡镇农村。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无墩石梁桥,如桥头乡鱼田村的石梁桥,由一块长7米,宽1.2米,厚0.5米,重约20吨的石梁凌空飞架溪流之上,它建于清嘉庆13年(1808)。200余年过去了,这座石梁桥桥面光亮可鉴,读书的小孩川流不息,是鱼田人的骄傲。另一种是有墩或多墩石梁桥。这两种类型的石梁桥,几乎是有村庄、有溪流、有道路的地方就会有它的身影。

道县最古老的乡村古迹石桥,你见过几个?

田广洞石仿木卯榫结构梁桥:始建年代不详,位于祥霖铺镇田广洞村西,永明河支流麦山洞溪流上,为少见的采用仿木卯榫结构石梁桥,共两处。一处位于该村去江永上江圩镇通村公路左2米一小溪流旁;另一处位于该桥左侧溯流而上400米一石山旁。两处石桥均未发现造桥石碑遗存,有村民说是“五谷桥”,并发现了“五谷桥碑记”石碑一方,可惜被当作洗衣台,字面磨蚀大半。

道县最古老的乡村古迹石桥,你见过几个?

公坝木梁桥位于县境东南的公坝镇的木质结构桥梁。横跨泡水,长55米,宽0.8米,高5米。两岸用料石砌台,河中排砂固底,横(松)木为基,打桩置柱,上串横梁,梁上盖圆木(杉木)桥板,相互连接,纯属木质结构桥梁,1965年改建为石墩木梁桥。

三、道州石拱桥:道州现存的古代桥梁建筑中,石拱桥是保存比较多的一种桥型。其中境内保存年代最久的石拱桥为皋陶桥,长田桥则是目前已知全县建成时间最早的连拱石拱桥。部分质量较好的古代石拱桥还被改造成为公路桥,如S323线上的龙江桥、杨家桥、高明桥等。

道县最古老的乡村古迹石桥,你见过几个?

长田桥:重修于明正统间(1436-1449),位于寿雁镇长田村潇水一级支流洑水河上,桥为五孔石拱桥,长59米,高7.1米,宽5.5米。光绪三年道州志:“长田桥在州西北三十里进贤乡,……明正统间坊民何宗源,国朝康熙坊民黄云伋等先后重修。”历史上这座桥是道州古城连接永州府城的旱路要津。现桥面及上桥台阶均被现代水泥路覆盖,通行5吨以下车辆。该桥是目前道县河流现存最长的古石拱桥。

道县最古老的乡村古迹石桥,你见过几个?

龙江桥:位于省道S323线道县到宁远主干道上,原为道(州)宁(远)路古驿道,民国37年(1949年)沿古驿道修筑道(县)至宁(远)公路。此桥建造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原为单跨石拱桥,横跨潇水支流龙江河上。新中国成立后,此桥交通繁忙,不堪重负,多次加固。省道S323线改扩建工程,在它的下游另筑桥梁,老龙江桥终于可以歇一口气了。

道县最古老的乡村古迹石桥,你见过几个?

太平桥:位于清塘镇陈熊村潇水一级支流濂溪河上。此桥建于二十世纪30年代,是当时西乡人捐资所建。为首者是一个叫胡焕文的教书先生,当时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取石于楼田,以泥橇搬运。工匠们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桥墩、桥身、桥面、桥两岸护坡等全部用料石砌筑。桥栏上共有26块“渡人渡己”、“折柳情长”、“功高千秋”之类的题字和“三气周瑜”、“黄河摆渡”、“污泥救主”、“柴桑吊孝”等历史故事浮雕,栏柱顶端有形态各异的狮子,是当时极负盛名的建筑物。1967年农历7-8月被狂热的造反派破四旧捣毁。桥面上仅存残缺不全的1雌1雄一对镇水兽也在2011年的某个夜黑风高夜被无良的盗贼撬走。

四、道州石拱风雨桥

道县最古老的乡村古迹石桥,你见过几个?

午田石拱风雨桥:道县现存最早的石拱风雨桥是始建于宋淳祐年间(1241-1252)的午田风雨桥,这是湖南省目前发现建造年代最早的双孔石拱风雨桥。这座宋淳祐年间由午田村居民朱明远倡首修造的桥,位于新车镇午田村潇贺古驿道永明河支流午田河上。光绪三年(1877)《道州志》记:“州西南二十五里午田村前为永明官路,宋淳祐间居民朱明远建,上覆以屋,清雍正间州乡进士唐雍记。”桥面铺青石板,桥长20.6, 宽5.3, 高6米。东西为马头墙。桥亭为杉木抬梁穿斗式相结合的梁架结构,上盖小青瓦。有梁架六排,有金柱、檐柱各十二根。各柱之间用横梁、穿枋连在一起成一个整体以加固梁架的稳定。两边檐柱穿斗木板为桥栏。桥的南端连着青石古道,北端连着午田古街。桥北立有乾隆十七年(1752)和光绪年间的修桥石碑。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中央红军长征时经过此处,当地百姓亦称其为“红军桥”。

道县最古老的乡村古迹石桥,你见过几个?

下坝洞廻庵廊桥:始建年代不详。桥长21米,宽 4.5米,高2.9米,为单孔石拱桥。桥上建有一栋三间屋屋的庵堂,廻庵内发现一方康熙17年(1678)重修廻庵桥碑记。此桥最大特点为建在一大型石灰岩溶洞崖壁下,溪流自道县仙子脚镇下坝洞村流入,穿过桥洞变成暗河,过永安关进入广西灌阳。俗语“桂水往西流”。注:因道县所有溪河水都是由外流进县境,故此。

目前只知道这些了,如果在你那里还有古石桥欢迎关注我私信我,分享你那里的古迹,也别忘了把这一篇文章转发,分享给你的朋友,欢迎大家来评论留言关注道州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乡村古迹,让这些快被遗忘的东西重现人们的视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