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为你撑腰(11)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前情回顾

       在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红星大队集体财产发生了哄抢事件。为护窑厂,张守望决然开枪……在危机时刻,红星大队老书记张义不避风险,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胆识化险为夷。公社书记高远方将又一副担子放在了张义的肩上……

飞扬的雪粒子终于收住了性子,浑浊的天空在沉淀中逐渐清朗起来。浮云在清朗中逐渐排列出层次,层云间渐渐投射出光亮,似乎是在宣示着太阳在长空中不可动摇的地位。透射到大地的光亮追逐着一望无际的麦田,垄间挂满飞雪的麦苗在光亮的映衬下显得愈加青苍。古盘河上的木桥如沉思的老人,俯视着脚下的河床,河床里的冷水上浮动着透明的冰碴子,冰碴子驮着满身的雪粒子,顺水涌挤着漂向远方……

红星大队的气氛也如同天气一样,刚才还是电闪雷鸣,在张义的斡旋中也已风平浪静。疾奔而来的公社书记高远方放下了一路的担忧,紧皱的眉头在欣喜中舒展开来。不过,舒展的眉宇间似乎仍隐藏着许多放不下的心事。他从红星大队这一个点上想到了整个公社的面。红星大队发生的问题应该很有代表性,若这类问题处理不好,天门公社这条航船在此激流中就很难平安过渡。红星大队就是个关键点,关键环节。人人都知道,红星大队是高远方的眼。这红星大队若有纰漏,必定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开放以来,公社的工作千头万绪。从给四类分子摘帽,到分田到户,再到眼下集体财产的经营和分配。不但在群众中,就是在党员干部中,都引发了不同程度思想上和观念上的混乱。就目前情况,在群众中,党员干部中展开一场思想教育,尤其是革命传统教育,已经显得尤为必要。

想到这里,高远方心里已经有了决策。既然今天全公社干部都到了红星大队,正好借此机会补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红星大队是一个最有优势的地方。斜庄村西,就有为新中国解放而就义的七义士坟。这七义士坟里不但埋葬着 被还乡团活活烧死的村农会干部,还埋葬着同样被活活烧死的华东局女战士向桂兰。在这里给烈士扫墓既可以教育干部,又可以教育群众。为共和国牺牲的烈士更应当受到追思和祭奠。此次扫墓,要教育人们牢记过去,不忘初心。调整思想,统一认识,把当前的农村联产责任制工作积极有序的全面开展和进行下去。再者,通过给烈士扫墓,还能把张义留下来,继续发挥他在红星大队的影响力和才能,是联产责任制后续工作在红星大队有序平稳推行的一种保障。

高远方目光坦城地看向张义,语重心长地说:“老哥呀,今天的现场会,有个不情之请。一个重要的议程,就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这个革命传统教育我们有现成的教材,就是去为向桂兰等七义士扫墓。” 张义听到高远方祭扫烈士墓的提议后,内心一阵潮热。眼下的形势,高书记仍没有忘记先烈,实属难能可贵。这样的书记,应当敬重。张义明白,这是高书记有意挽留自己,其中虽有取巧的成分,但这个取巧来得坦诚。所以张义依然对高远方的决定和提议表示赞成。当年,向桂兰姑姑等七烈士牺牲的壮烈场面不由得又一次在张义的眼前浮现。那七义士墓里不但安葬着曾经掩护过乡亲们的向桂兰姑姑,还安葬着自己的大伯等一起牺牲的六个农会干部。为他们扫墓,这是张义心中所愿。听到高远方提出来,张义心里暗暗敬佩高远方的大义和政治智慧。这,哪还有拒绝的道理呀?

雪粒子在碰头打脸的时刻虽然令人生厌,但,雪后的景色却使人心旷神怡。初冬的原野在白雪的覆盖下如同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面纱。深绿色的麦苗倔强地从面纱下挺出来彰显着难得的绿色。田边,几株挺拔参天的青杨树在皑皑白雪中愈显高大伟岸。几株垂柳在朔风中梳理着柳丝间的雪花。原野在云淡雪轻中显得愈加辽阔悠远。

高远方携手张义,带领着天门公社的全体干部逶迤行走在雪后初冬的田野上,纷沓的脚步声向七义士墓慢慢地走近。铺满一层薄雪的大地,在人们的脚步中踏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穿过村西沙河上的黄龙桥,沿张家马道向西再走一箭地,就是烈士的墓地了。张义对墓地的所在了如指掌,他在任时,几乎每年的清明他都会带领红星大队的党员干部来给七烈士扫墓。那高大的墓碑他不知抚摸了多少遍。每一次的抚摸都寄托着他对烈士无限的追思和敬仰,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提炼。在即将到达墓地时,张义的心又一次沉了下来,脚步伴随着心情也逐渐放慢。高远方见张义放慢脚步,辨别了一下方位,知道,烈士墓就要到了。

高远方也不是第一次来祭扫烈士墓,他在红星大队住过队,当然,对烈士墓地也并不陌生。

初冬的大地失去了青纱帐,远景近况一览无余。可当张义向七义士墓方位望去时,令人惊诧和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比一般坟墓高大许多的烈士墓消失了,不但烈士墓消失了,矗立墓前的烈士碑也莫名的消失了……张义第一次怀疑了自己的眼睛,是不是自己看错了?还是走错了地儿了?擦擦双眼的张义不得不向人们求证,“元理呀,是不是我们走错地方了?”

“都来了八百遍了,哪有个错儿呀!”   汪元理肯定地回答。

张义又满腹狐疑地问,“汪为,你眼神儿好,那烈士墓呐?”

汪为眼神有些躲闪地答道,“也没看到,没看到。”

听汪为如此说,张义不满了,沉声问道:“那烈士墓呢 ?也没看到是啥意思?”

“我……我也不清楚呀”,汪为结结巴巴地回应着。

“我问你,这块地分给谁了?”

张义见汪为这样子,来了心火,两眼逼视着问。

“可能,是汪长富家吧……”,汪为支吾道。

“啥叫可能是呀?到底分给谁家了?”张义进一步质问。

“是分给汪长富家了”,汪元理向前一步肯定地答道。

听到这里,高远方明白了,他冲着眼光躲闪的汪为厉声喝道:

“把那个汪长富给我找来!”

 汪为听到高书记分派任务,如遇大赦,慌慌张张地走了。

高远方见汪为离去,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紧锁了起来。他已渐渐控制住了愤怒,一股少有的悲凉和怅然笼罩在心头。一种难以表达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压迫着他沉重的心。刚刚号召全公社的干部来给烈士扫墓,可烈士墓却没了……这不仅仅是一种尴尬,这简直就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他深深地感到了农村工作的任重道远。隐隐的不安袭上心头,他一时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不清楚像红星大队这样的事情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他更不清楚今后的路该如何去走,思索中的高远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汪长富在汪为的推搡下,趔趔趄趄地来到了高远方面前。那只死羊眼仍然是圆睁着,那只人眼半闭着不敢去正视高书记,耷拉着个脑瓜子斜视着脚下。两条腿哆嗦着戳在了高书记面前。高远方内心本能地泛起一阵反感,他不愿正视汪长富的这副嘴脸。尽管高远方原本认识汪长富,也知道这是残害七烈士的大汉奸、还乡团头子汪洪铎的大儿子。仍把脸侧向一边故意问道,

“叫什么名字呀?”

“我是长富,汪长富呀!高书记”,汪长富有些惊惧和嬉皮笑脸地回答。

“把头抬起来!”高远方提高了声音说。

听到高远方一喊,汪长富吓得又是一哆嗦。那张猥琐的麻子脸已被汪为顶着下巴抬了起来。

“这块责任田是你家的呀?”,高远方平静地问。

“是俺,是,是俺家的”,汪长富使劲点点头说。

高远方话锋一转霹雳一声:“那烈士墓呢?”

“俺,俺,俺种成地了。”汪长富被吓得一声惊叫,差点瘫在地上。

“那墓碑呢?”高远方又紧追一句。

“丢,丢到河滩了”,汪长富蜡黄着脸儿嘟囔着说。

听到这里,高远方强忍着怒气,双目骤然放出了威慑的精光,沉声喝道:

“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呀?竟敢把烈士墓给平了,把墓碑也给扔了,你知道这是什么行为吗?”

汪长富偷看看汪为,蠕动着嘴唇,躲闪着说:

“这,这事,俺,俺请示过汪为书记了,他说……能……行。”

“啪!”汪为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汪长富的麻脸上。

“你这个王八蛋,我啥时候让你平烈士墓了?”

汪为随说着又是一脚把汪长富踢翻在地。高远方见状怒喝一声:“住手!让他把话说完。” 这时,张义走了过来,冲汪为问道:

“汪为,在分地时不是给烈士墓留出了半亩地吗?怎么都成了汪长富家的责任田了?”

汪为见已没处躲藏,只好硬着头皮答道:“我只是让他靠坟墓可着边儿耕种来,没想到他把坟给平了。”

张义气得哆嗦着用手指着汪为说,“你呀,让我咋说你好哇!”

高远方失望地看着汪为,再也不向汪长富问话,而是吩咐道,“汪为,你带着汪长富先把烈士墓碑去找回来,还有,把准确墓址也给我找出来。”说到这里回头对着张义说:“老哥,咱先把烈士墓重新筑起来吧。”张义悲伤地点点头回应道:“好吧,高书记,我先过去找找烈士墓的准确墓址,借这个空儿,让人们回庄儿去拿工具吧。”一旁的汪元理站过来说:“好,我带人们回去拿工具。” 

七义士的新坟,在铁锨的起落间渐渐地凸起。筑起的新墓上夹杂着刚刚落地不久的白雪,愈发显得肃穆庄严。张义的心情随着手中铁锨的起落而起伏……他想起了那个寒冷的日子;想起了漫天大雪中,被活活烧死的向桂兰姑姑,还有同样被烧死的大伯和五位农会干部;也想起了刚刚红旗插遍的新中国,穷人扬眉吐气的日子;想起了人民公社时期的那个火红年代,还有那个火红年代中人们艰苦创业、战天斗地的精神。正因为有了人民公社的公共积累,才为今天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不然,改革,拿什么改呀?然而,让张义难以理解的是,路走到今天,难道,连烈士的一席之地都没有了么?当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又是为了什么?张义迷茫了……但张义随之又在内心深深地自责,自己这是想到哪里去了?自己还是个党员吗?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党,相信组织。

想到这里的张义转眼看了看正在筑墓的高远方书记,心里不由得敞亮起来。有高书记这样兢兢业业的忠诚的共产党人在,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一捧新土,筑起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一座墓碑,彰显着烈士地位的不可动摇;一番劳作,表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继往开来……

高远方把天门公社的全体干部集合在了新筑的烈士墓前,用他特有的洪亮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做着一份没有准备的报告:

“同志们,今天,我们冒着严寒,冒着风雪来到红星大队,应该说是收获颇丰!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我们还没有找到对策的时候,被我们基层的老书记给化解了。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后农村工作的保障和堡垒。当然还有,当我们准备为烈士扫墓的时候,令人痛心的事情发生了。烈士墓被平了,烈士墓碑被推倒了。我们的烈士,在共和国的土地上,在他们为之肝脑涂地的土地上,竟然得不到安息,这应该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耻辱,也是对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嘲讽,这是一种怎样的尴尬?这又是一种怎样的警示?今天,虽然我们把烈士墓又重新筑了起来,把烈士墓碑重新立了起来,但,我们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我们对不起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先烈。有句话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当着烈士的面,再次庄严宣告,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共产党人,都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让先烈放心!让人民放心!”  讲到这里,高远方停顿了下来,对着全公社干部庄严地喊道:“全体都有,脱帽!”凛冽的寒风中,天门公社的全体干部齐刷刷地脱下了帽子,静立在烈士墓前……

带头脱帽的高远方转身面对着烈士墓,沉痛地喊道,“同志们,向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牺牲长眠于此的向桂兰等七位烈士默哀!”

天幕低垂,大地无言,丛林肃穆,寂静的原野仿佛也在为死难的烈士深深地哀悼!

“同志们,本来,这次扫墓议程准备是由张义同志主持,但由于筑墓、立碑,一下子改变了议程,那下面请张义同志给我们上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 默哀后的高远方向人们缓缓但又高亢地说道。

张义,在人们的静待中走向墓前。

“今天,我站在这里,很是惭愧!七位先烈,是我们永远的英雄。他们为了保护这块土地,保护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英勇地牺牲了。可牺牲的先烈们,在这块鲜血染红的土地上竟然得不到安息。烈士墓被平了,墓碑,被推倒了。这让我感到莫大的羞愧和悲哀。在此,我先谢谢大家,谢谢高远方书记,带领我们又重新筑起了烈士墓。” 说到这里,张义向人们深深地鞠了一躬。抬起头来的张义已经是老泪纵横……

“1947 年,正当腊月二十三小年儿,记得那天,天儿特别冷,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就在这个日子,还乡团在大汉奸、恶霸地主、还乡团头子汪洪铎的带领下,趁华东局大批干部南下之际,借着大雪天,向华东局原驻地扑来。汪洪铎,也就是汪长富的亲爹,杀气腾腾的在西圩子门下点起了大火,华东局年轻的女干部向桂兰烈士,为了掩护乡亲们,被残无人性的还乡团剥掉了衣服,从三丈高的圩子上丢下来,活活的烧死了。那年,她才十六岁呀,还是个大孩子。若是今天的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溺爱中,还在无忧无虑地上学呢。可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了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烈士们过早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一起被烧死的还有农会的六个干部,其中就有我的大伯。当乡亲们为他们收敛尸骨的时候,已经分辨不出谁是谁了……只好,把他们葬在了一起。这就是我们面前的七义士坟,他们就长眠在了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

高远方满怀期望地告别了张义,公社干部们也都离开了,红星大队的党员干部们也走了……空旷的原野上,张义伫立在寒风中,相伴的只有刚刚筑起的新坟。他不知道,高远方书记给他加载的这个担子到底意味着什么,自己当时为什么没能拒绝,这个担子自己到底能挑多远,孤零零的张义一下子陷入了少有的迷茫……

作者:李玉德,山东阳信人,山东省散文家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协会员,阳信县诗词学会会员,阳信县作协名誉主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