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记忆:冬天里的美食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童年记忆:冬天里的美食

文/安颖光

手工掐椒

周末在家,晚饭自然做得丰盛了些,菜椒炒鸡蛋、猪肉炒黄瓜,再加上一盘自制的手工掐椒,大冬天里能吃上这三样,妻子和我都挺满足。但女儿却是挑吃鸡蛋和猪肉的次数多,至于青菜则是偶尔吃一点点。唉,时代真的变了!

记得初中学过一篇散文《挖荠菜》,作家张洁老师把自己小时候和子女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所以记忆尤深。文中有一个细节写道“等到我把一盘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去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贵”),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时至今日,情形何其相似!

精拌荠菜

        我心里也像翻到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起涌向了心头,童年记忆瞬间复活了。小时候,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在鲁北还没有推广开来,冰箱也未走进农村的每家每户,所以每个季节只能吃当季节的菜。春夏秋三季还好些,能吃到的蔬菜会比较丰富些。但一到冬天,百姓常吃的蔬菜就非常单调了,无非就是白菜和萝卜两种。

印象中,父老乡亲们为了省下块儿八角的钱,经常裹伙一起到广饶去拨贩白菜、萝卜。冬天早晨三四点钟,天空还是一片漆黑,可人们早已起床推着木质独轮车出发了,既使这样人们还是会在路上碰到早就前行的路人,古人说“莫道人行早,还有早行人”,描绘的就是这种情形吧!等赶到广饶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买上了二三百斤白菜或者萝卜,码齐装紧之后,再踏上返程,一来一回往往是一整天。幸好我爷爷家养了一头毛驴,所以我就很荣幸地和爷爷、父亲坐着畜力地排车到广饶拨贩白菜、萝卜。

木制独轮车

尽管大人们换着花样做,腌白菜、炒白菜、炖白菜、醋溜白菜,主料始终是白菜;腌萝卜、糖拌萝卜,水萝卜椒,主料始终是萝卜。并且大多数时候,既使主料储量丰富,但配料也非常稀缺,特别是食用油和猪肉,每年分的时候都是精确到几两几钱,数量自然少得可怜。每天都动锅做热菜,想都不要想,上述菜肴也是偶尔做做,并不能时常吃到,常见的情形就是一块老咸菜疙瘩就上好几天的饭。

但是每每临近春节时,母亲是必做水萝卜揸(现在叫水萝卜丸子)的。把买来的水萝卜洗净,去除须根和樱子,然后用擦床子擦成细丝,用刀剁碎,撒上一撸盐备用。面粉加水加鸡蛋调至稠糊状,条件允许的也可以加入酵母粉(也可以用干馒头碎末代替),萝卜粉末沥干水分后放入面糊中,搅拌均匀。第三步,大铁锅里放油烧至七八成熟,用小勺把面糊舀出一块,或者直接用手抓取团成球状,“嗤啦”一声放入油锅,一两分钟后水萝卜揸做好了。金黄色的面球,里面透漏着绿头白身的水萝卜粉末,一看就令人垂涎欲滴。

每次炸出的水萝卜揸,第一个尝鲜者总是我,因为排行老三,而且还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和姐姐们都让着我。这样的水萝卜揸其实不可多食,否则就会油腻得让人头昏脑涨。凉透后的水萝卜揸,收放在大铁碗中,随后盛放在柳编箢子内吊放在梁头(这也是鲁北农村一种标配情景,稀罕食物都控制着数量来吃)。以后再熬白菜我们姊妹不爱吃饭时,父亲就会放下箢子从铁碗中抓起五六个水萝卜揸,放入到清汤寡水的白菜汤中,铁锅里立刻就飘起了一个个迷人的油花子。父亲小心翼翼地把油花撇到我们姊妹三人的菜碗里,然后每人再分两个水萝卜揸,随后狼吞虎咽就成了姐姐们和我这顿饭最真实的写照。

水萝卜揸

上小学后,接触到的同伴多了,学到的新玩意也就多了。为了能在乏味的冬天里,也能吃上丰富的鲜艳菜肴,我跟着同学们学会了蔬菜保鲜法。

夏秋两季是西红柿成熟的季节,作为时令蔬菜,各家各户西红柿会同时涌上集市,价钱自然就会被挤压到最低,两三分钱一斤的情形也是会出现的,否则高温环境下西红柿被挤压变烂后就只能当垃圾扔掉。勤劳持家的母亲这时就会多买西红柿,然后切成细条,开水焯一下备用,我和两个姐姐则负责装瓶密封。治病滴水用的粗胖玻璃瓶先是用肥皂水洗干净,然后烧开一锅水,把玻璃瓶和扎针用过的针头放入锅里一起消毒,而塑料针筒则用温水反复浸泡几天消毒。一切就绪后,我们把西红柿细条一根根放入玻璃瓶内,有时西红柿粘在瓶壁上,姐姐就指导我用筷子把它们捅到瓶底。一瓶装到七八成满,随后盖上塑料堵压紧,再把堵帽翻下来紧紧箍注瓶口,如若不放心则再在周围用干净布条扎上几圈,最后用注射针筒和针头把瓶内空气抽出,尽量抽成真空状态。

西红柿在密封真空的环境里静静躺上四五个月,当大雪封门时,它们就横空出世了。取出西红柿,炝锅煸炒、放水、浇入调好的鸡蛋汁,烧开,这时再向锅里一瞅,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鸡蛋丝,再撒上绿色的蒜苗末,氤氲热气中一大碗美味上桌了。怪不得厨师做菜讲究色香味俱全呢!相同的原理和方法也可以保存黄瓜!

冬季储存西红柿

秋天是菠菜丰收的季节,价格也是非常便宜,若能把菠菜保鲜留到冬天,那也绝对会是一道美味!瞅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选择叶大茎细品相好的菠菜洗净控干水分,用温水快速焯一下,取出沥干水分,一棵棵地展开放到竹篦子上,最后放到房顶上在阳光下晾晒,晒透之后就可以扎成小把放到阴冷的偏房屋存放了。晾晒时千万要注意,菠菜不能淋上雨水,否则存放的菠菜上就会出黑色斑点,再吃时就会发苦。

冬季一到,当白菜和萝卜吃絮了的时候,就可以取出干菠菜,温开水浸泡,灰白色干菠菜立即恢复成了鲜艳的绿色。取出沥干水分,放入一调羹辣椒油,撒入掐碎的麻盐颗粒,拌上切好的葱丝与姜丝,又一道美食出锅了。红黄绿白四色相间,不由得令人食欲大开!相同的原理和方法也可以保存马扎菜和豆角。

干菠菜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吃饱之后就是讲究吃好,在科技并不发达的上世纪,我们那可爱可敬的父老乡亲们,充分发挥他们聪明才智,运用朴素的科学原理,借助身边简单易行的材料,创造性地保存了新鲜蔬菜,改善了乏味的冬季生活菜谱。

这正是民间多智慧,人民最伟大!


作者:安颖光,山东博兴县人,中学历史教师,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散文《我们一起去打瓦》入选齐鲁网“风从黄河来—传承再现鲁北优秀传统文化原典世界”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散文《美哉,麻大湖》《记忆深处的大联社》被《滨州日报》刊登,《童年记忆:占井那些事》入选《阅读》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