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1)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兴奋 神经纤维:轴突与髓鞘(一个神经由多条神经纤维组成)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Ø 二元反射弧:最简单的反射弧。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如:膝跳反射。 无中间神经元,神经中枢为传出神经元的胞体。 Ø 三元反射弧:三个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既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反射弧保持完整,就一定有反射吗?不一定,接着往下看: 4.反射发生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①反射弧结构完整;②适宜强度的刺激 5、反射种类: 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无关刺激+非条件刺激=条件刺激 铃声 食物 分泌唾液 刺激:非条件刺激(具体事物) 条件反射(如光,声音等) 非条件反射:眨眼、吮吸、缩手、膝跳、搔扒、排尿、分泌消化液 条件反射:食物(非条件刺激) + 铃声(无关刺激)→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条件反射包括: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信号)动物和人都有 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文字)人类特有 二者联系 非条件反射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 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 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由于K离子大量外流,膜外侧集较多的正离子膜外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当神经纤维某部分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由于神经元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钠离子外流,电位差表现为内正外负,称为动作电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1)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2)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刺激(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中部,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4.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形式传导。 5.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电流表的偏转方向与次数 (1)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突触的常见类型: 甲.轴突—胞体型: 乙.轴突—树突型: 轴突—轴突型(少见) 3、传递过程 :电信号→化学电信号→电信号 ★4、传递特点: ①单向传递 ★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常考) ②突触延隔 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 在一个反射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神经递质多为小分子物质,而却以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意义。(可大量释放神经递质,加快兴奋的传递)。突触后膜的面积较大的意义: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至突触间隙共穿越几层生物膜?哪些细胞器参与了递质的合成与释放?(0层膜,高尔基体、线粒体) 5、突触和突触小体的区别 ①组成上的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②信号转变的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递质相关考点 1、神经递质: 在突触传递中是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简称递质。 在神经元细胞内合成。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有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氨基酸类和一氧化氮等 2、类型: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递质(甘氨酸),因此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为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递质的去向: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递质去向:①酶水解②载体运回突触小泡 5、突触传递异常分析 ①若某种有毒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②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递。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a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通道开外,K+外流。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Na+内流。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 de段——静息电位。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成人与婴儿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功能的区别 成人与婴儿控制排尿的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的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短期记忆:当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囡波湾生物 扫码查看更多 点击即为支持 觉得不错就给我个"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