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妻子臭骂】/ 蒋仪洁

 泾渭文苑 2020-10-31


被妻子臭骂

蒋仪洁

     “喂,你出差了?”是妻子微我呢!“嗯,是的”。我有点莫名的激动,看来几天不见彼此还是非常挂念。古人云:“少时夫妻,老来伴”,说得一点都不假。我正打算兴致勃勃地给妻子回微信时,妻子火速微过了。“喂,你啥人?家里弄得像猪窝,衣服堆成山,垃圾不分类,再这样你别回来了,干脆把你丢进灰桶桶”。

    妻子连珠的话语简直像一梭子子弹,打得我虚汗直冒。我知道闯下大乱子了,出差时走得急,忘记了丢垃圾,大热天肯定臭气熏天了!“听话听音,打锣听声”,妻子骂得那么严厉,急的都语无伦次,肯定百分百地真生气了。更为严重的是妻子要把我丢进灰桶桶!谁都知道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的今天,把垃圾丢进灰桶桶就意味着不再回收,妻子盛怒之下竟然要把我丢进灰桶桶,这不“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傻子都能听出几个意思!

    我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务之急是不回避、不逃避,要敢于直面问题、知错即改。当然缓和气氛是必要的前提。我以无比虔诚的姿态,充分动用三寸不烂之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以和风细雨的说词,达到春风化雨的目的。当一切涛声依旧时,我旋即进入反思、整改阶段,何不换位思考一下?妻子整天洗衣做饭、勤俭持家,其实也挺累,不下厨不知油米贵,不变驴不知驴受罪。

     细细想来,妻子骂得非常正确,屋子物品凌乱而置之不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垃圾分类更不可小觑,事关国计民生、垃圾回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头等大事。

    我们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人均占有资源相对较少,垃圾分类既可以降减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自然资源和人力成本,最大限度地把有限的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我们不防先算个粗账,假如西安市有1000万人口,每人每天产生1斤垃圾,那么1000万人一天会产生5000吨垃圾,这还不包括工矿企业和基础建设产生的垃圾,这么多垃圾如果不加以分类回收利用,浪费的资源、消耗的人力成本以及对水源、土壤、大气的污染是很难以价值估量的!

    既然这样,那骂就让骂吧!骂人消气,被骂窝心。作为职场中的我们,早已练就百骂不侵的高深内功,但为生存计,每天还需谨小慎微、观颜察色、如履薄冰,不敢高声语,恐惊当官人,偶尔有个阴差阳错、百密一疏,定会被骂得狗血喷头而不敢怒何敢言,心胸就这样被慢慢地骂大了。但有时莫名其妙地挨骂,产生百思不得其解的委屈!

    唯有妻子的这次臭骂,骂得我三万六千个细胞无一个不饱满,三万五千个毛孔无一处不服帖,骂得恰逢其时、酣畅淋漓、醍醐灌顶,骂得我醒悟了、顿悟了、彻悟了,骂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实,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常常从小就教导孩子,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随意乱丢垃圾,一定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但作为家长的我们何不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作为垃圾分类的知晓者,倡导者,践行者。

    让全社会都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的阵营中来,共同以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再次感谢妻子的臭骂,谢谢!

End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蒋仪洁,文学爱好者,陕西榆林人,现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西安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处长。散文《美从祁连来》、《再读陕北》、《朔北的风》见诸报刊。

一位编 :张   彦

执行主编 :槐自强      巨石

执行主编 :旭      韩晓

主编问 :周海峰      苦艾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