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鎏金铜佛像及其收藏价值介绍

 博搜艺术 2020-11-01

  利用水银加温黄金,便其熔化,并涂抹至铜佛像表面,再经过高温返原,得出的带金质的铜佛像叫鎏金佛像。鎏金佛像造型优美、纹饰绚丽、宝光四射,深受广大信众的喜爱。

  鉴于佛像保藏门槛较高,时代略微长远一点的精品动辄上万乃至数十万,其保藏鉴赏需求丰厚足够的梵学常识和判别能力,罗光禄主张刚入门佛像保藏的菜鸟,可以选择一些近现代的佛像技术品。“近现代的佛像报价遍及比照低,通常几千块钱就能买到,技术方面尽管不能和明清的精品混为一谈,但也不乏有好的著作呈现”。

  尼泊尔地区造像铸胎厚重,多以红铜鎏金,匠师将不同形象的佛像完 美表现出和谐、精确的比例,一直以来都是各地区造像的典范。

  佛像由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人们认为是“抚慰心灵”的艺术作品。近年来,一些精美的佛像一旦出现在拍卖会上,必然引起国内外众多收藏家激烈竞争,有时价格高得出奇,令旁观者目瞪口呆。这也使得佛像艺术品拍卖价格,近年来一升再升。佛像因其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神圣与庄严感,深深吸引着广大的投资和收藏爱好者,收藏队伍不断扩大。

  清代佛像特征: 清代铜佛像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目传神。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为宽大。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得极为精美细腻,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

  在中国明清铜器收藏的种类里,明代的宣德炉因其稀 少珍贵,早在90年代初期就受到收藏家们的追捧,除了名扬天下的宣德炉之外,明清时期铸造佛像的技艺也得到了空 前的发展,并成为当今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

  由于收藏需求越来越大,这便刺激了伪造老旧佛像的现代赝品大量充斥市场。有的高精尖的赝品甚至混入了拍卖行。其实只要我们客观科学的掌握了真品的标准和证据以后,便能够使赝品的假像曝露无疑。任何伪品都逃不出 “线条绵软、表情甜俗” 这八个字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