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爱学习是天性?老教师直言:当孩子有2点表现,家长需做1件事

 刘长起 2020-11-02

似乎在谈到学习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老师、家长或者已经踏入社会的年长一辈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学习本身,作为真正需要注重过程的学生而言,却很难体会到家长的苦口婆心,老师的谆谆教诲,所以不爱学习到底是天性?还是个人例外?

曾经有研究表明,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仅占大脑4%的脑细胞却会消耗60%的能量,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累,甚至是无法持续下去,这都是正常的,对于学生而言,要想克服学习问题,首先要从最基本的习惯开始改变。作为快要退休的老教师安博认为,其实导致学习问题出现的时候,大多已经有所征兆,所以当孩子有2点表现的时候,家长需要做2教师。

2点表现:

1、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

很多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有些家长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很多成年人在做事的时候也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但是在按博看来,往往是一些小问题才会导致坏习惯的形成。

从一开始能学15分钟,到逐渐能学30分钟,对于孩子的学习注意力问题,家长需要做的不是不重视,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孩子的学习效果。

2、做事求快不求质

安博直言,现在有很大的教育误区,其实从家长本身就没有纠正过错误观念,譬如发现孩子学习速度快,此时的家长根本不在乎孩子学的效果如何,反而把重点放在学习速度上,久而久之,导致样样都会一点,但是却都不算精通的情况。

安博认为,当孩子表现出学习天赋,家长也需要一定的警惕、保守意识,在鼓励孩子的同时,也能意识到,对孩子而言,学一样当一样才是真正的有辅助作用。

家长做1件事: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安博建议,无论孩子的天赋高低,对学习的兴趣大小,都是需要在不断的习惯养成中,形成一种惯性,这种惯性既是对孩子不爱学习天性的压制,也是对良性学习循环打下的基础。

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规定每天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并且长年累月的坚持下去,让孩子逐渐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安博看来,远比等到进入学校之后再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意识思想,来的有用的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