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将至,“立冬没有霜,春来地光光”,暖冬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刘沟村图书馆 2020-11-02

金秋10月已经结束,初冬11月份已经来临,农民朋友秋收工作基本完成,现在是秋播的关键时候,现在是霜降时节,农民要在立冬节气前完成,这样才能保证农作物出芽生长。

今年立冬节气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号和8号这两天之一,也是根据太阳达到黄经225°的时候的阳历时间。今年太阳到达这个点的时间是在11月7号来临,具体时间是在早上7点13分来临,这个是霜降节气与立冬节气交节点。立冬节气的到来,气温会骤然下降了,看到下霜的情况增多了。俗话说“霜降下霜,立冬有冰,小雪下雪”,这句话说明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时令气候特征。立冬节气就是要到结冰的时候。

立冬节气农民有很多俗语说法,比如说“立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落雨,一冬凌”还有我们今天要讲到的“立冬没有霜,春来地光光”这句话。

“立冬没有霜,春来地光光”,这句话说的是立冬节气没有看到霜,到春天来的时候地里是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这句话说的是立冬节气当天的天气,但实际上是说的来年春季农作物生长情况。

立冬没有霜:立冬节气是在11月7号,今年是农历的九月二十二号,按照老历的说法,还是处在深秋的时候,这个时候北方已经下霜结冰还可能已经下雪了。但是对于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地区,现在还是温度很高,现在下霜还没有,主要是今年闰了一个四月,农历时间还比较早,冷天还没有到来。按照古人的说法,立冬节气还看不到有下霜的情况,说明天气非常温暖,气温高,今年冬季将是晴朗天气,气温比较高,是暖冬。

春来地光光:说的是来年春天到来的时候野外庄稼地里是光光的。按理来说春回大地,正是油菜和小麦开始春化旺长的时候,春天的野外应该是绿油油,还有金黄的油菜花随风飘扬。但是,如果春地是光光的,说明大地油菜小麦等生长不好,甚至出现枯黄萎缩,野外一片荒凉,这种情况是有违常理的,那肯定有什么自然天气状况带来的影响。

立冬不见霜,农民认为冬季是暖冬,而暖冬带来的影响造成春来地光光。

暖冬对农业有什么影响呢?

一、暖冬带来冬季气温反常,冬季温暖干旱。

暖冬时间一般是指当年12月份到次年2月份这段时间,一般来说当平均气温高于常年0.5℃的时候就被农民认为是暖冬。暖冬直接感官是气温高些。不过,对于农民人体舒适度来说,暖冬不会很冷,有利于年老农民们过冬。但是冬季的温度偏高天气干旱对农业不利影响。

二、暖冬会带来冬季农作物生长出现旺长

我们知道冬油菜和冬小麦都是能够在冬季正常生长的,但是油菜和小麦在苗期的时候是能够抵御低温的,低温使油菜、小麦等农作物可以生长缓慢,对于冬季寒冷有适应能力。但是如果冬季出现“小阳春”的暖冬,会导致油菜、小麦出现提前旺长,提前起薹,提前分蘖,这样不利于严冬御寒。

三、暖冬会导致来年病虫害爆发

我们知道冬季土壤中的是出于休眠,天气寒冷可以消杀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如果天气温暖,出现暖冬,这样不仅不能消杀病虫害,还能导致病虫害爆发,这样导致春化后的油菜和小麦爆发病虫害。

四、暖冬带来“倒春寒”天气

暖冬导致冬季气温高,但是到了春天来的时候,就会出现春季的低温冰雪天气的“倒春寒”天气。倒春寒天气会使油菜起薹压断,出现枯萎,倒春寒会使小麦叶子枯黄,出现加上“拉尼娜现象”的低温,农作物起冰凌现象,这样出现冻害。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立冬不见霜,春来地光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