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国内数码产品总给人感觉low

 数评时代 2020-11-02

为何国内数码产品总给人感觉low,这是一个显而易见,但问出来总让人很尴尬的问题。虽然现在中国制造已经驰名海外,但在数码家电类产品中,仍然不如美国的苹果,日本的佳能索尼,或者韩国的三星,以及德国的徕卡,英国的戴森等等。究其原因,依然是老问题,但也许会有新答案。

首先,我们要看到的是,国产产品已经取得了很多进步,一些走出海外的产品也给国外的粉丝们很多惊喜,比起十几年前,现在的国内数码产业已经十分强大,甚至估值达到400、500亿,但用在手里,感觉还是那么奇怪。这其中的原因,绝对不是技术上的,也不是资金上的,而是观念上的。

没有追求极致的态度

一般来说,企业都会说自己要追求极致,但具体是哪方面的极致,则要另外解释了,比如可以说是性价比的极致啊,价格的极致啊,配置的极致啊,电池的极致啊,但并不是做工和美学的极致。就是当这些企业已经达到几百亿美元甚至更多市值时,依然并没有提供特别惊艳的产品,显然观念上还没有提升上去。

当然在商言商,这是眼下的商业策略,但另一方面,也不难发现这些国产企业在追求上的功利主义,这样一来,我们从国产品牌那里得到更高端的产品就无从谈起。

没有坚持自己的态度

面对每年一次的促销狂欢,我们发现国产手机厂家选择进行价格战,推出专门打造的千元手机,来迎合对价格敏感的用户,并在销售额上创造一个又一个新高。那么,那些已经拥有千元机,需要更高机型的用户,自然,也只能选择苹果了。

拿这次双11为例,既然国产诸强都去拼千元机,那么苹果就只能笑纳大家留下的高端市场了。既然厂商们都没有在3000元推出特别惊艳的手机,我们就都买6000元的iPhone了。因为难而不去做,所以变得越来越难,到最后没有机会,这就是现在的情况。

没有应有的矜持和坚持

我们发现,在国内数码市场,有其是手机市场,大家都缺少恰当的矜持,也就是谁矜持谁吃亏,谁到处厮,谁占优。还不仅表现在这种营销方面,我们看到价格也是经常雪崩,用户买了2-3个月后,产品降价了,然后又降价了,这种大家虽然不会抱怨,但廉价货的牌子算是甩不掉了。

如果一开始价格定得合理,而后不过于频繁的降价,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固件,多进行一些升级,显然是更得人心的。

没有主流的审美观点

到底现在国内流行的审美是否是世界主流的,还是要打个问号的。比如国外的猛男大叔在国内并不是十分受欢迎,而一种并不体现男性阳刚的词汇,则被用来形容当下流行的男艺人们,对,就是小鲜肉。而女星呢,锥子脸普遍流行,女性也喜欢在自拍中把自己拍成蛇精一类的风格,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主流审美。

可能说的跑题了,但总体意思是这样的,在人的审美上,我们会有一些偏差。但在产品的外观上,我们则马上接受了苹果,在产品的文化上,接受了kindle,在产品的气质上,接受了三星GALAXY。我们在比较流于表面的风其中,并没有给产品带来更多的气质上的提升。

综上,如果国产品牌能更加追求极致,更多的保留自己的观点,更多的坚持自己的初心,并调整自己的审美态度,其实还是会慢慢扭转的。而最后,在扭转国人普遍的看法,甚至是产品人自己的想法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更多的关注这十个国产品牌:华为/奇酷、oppo/vivo、小米/格力、乐视/魅族、掌阅/大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