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蕾的主动作死,让我想起了红十字会

 种花家的熊孩子 2020-11-02


文/进击的熊儿子

我还是从舆论的角度来讲讲这件事吧。


整起事件的起因很简单,就是有网友发现了自己给女童的捐款,到了男童身上。

然后发微博想找个说法。

这个时候舆论还没失控,基本都围绕着基金会,想讨个说法。

事情是什么时候出现转机的呢?

没错,就是女拳开始介入这事儿以后。

注意这不是扣帽子,而是事实,他们把本该发泄给机构的怒火,转移到了受帮助的贫困男童身上。

于是整个舆论场迅速变质,由讨伐基金会的主流,演变成男女对立。

而之后的官方声明更是加剧了这种对立。

这里再次公道地说一句,如果感觉自己收到了欺骗,手头有捐款凭证的,赶紧撤销赠予。

这是你们的合法权利。

再不济,跟着声讨下当事组织,逼迫他们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不再掺和这趟浑水,都是最最合理的做法。


但是千万别跟着女拳瞎胡闹。

就我个人而言,对这种私自挪用对口女童的基金来帮助男童,也确实很不理解。


毕竟不是没有帮助男童的基金。

P.s.如果感觉对男童的帮扶不够,应该大力推介下相关基金会,而不是把帮助女童的钱挪作他用。

况且这么做很容易惹出事儿。

其实说不理解,也能理解,就像@来去之间 说的,这很明显是官方基金会与市场行为的强烈冲突。

作为官方,可能觉得这钱收上来,自己没贪污就行,帮谁不是帮。

但这完全是对舆论一无所知。

舆论场的整体属性偏女性,弱者优势,情感强势,以及次者为重。

而男性,即便是贫困者,在很多人看来,相对女性也是强者。

再加上官方基金会的做法确实不地道,回应地又很敷衍,完全没当回事。

于是越回应越乱,越回应大众越生气。

我之前说过很多次,官方声明,要么别发,发就一锤定音,别留尾巴,给舆论炒作的空间。

然而基金会的这个回应,看似示弱,其实更加惹怒大众,不仅石锤了确实有男童会得到帮助,而且这个帮助,面对大众的怒火也没有停息下来的意思

这就很操蛋了。

你本身就是过错方,有错在先,还不把事儿当回事,做出诚恳的道歉。

这就势必会带来舆情反扑。

而另外两家,其中一家没有确切石锤,一家已经否定,这就相当于让你主动出列,架着烤火。

舆论的空间率告诉我们,要想出名,最好的方式就是出列,很明显的是,某基金会做到了。

而且新的回应还提供了无数个新闻链接点。

本身女拳又掺和进来,一锤再锤。

两性对立本就很难说清,他会推着这个舆情不断向前,很难停下来。

照我看,就这个事儿,赶紧发声明把钱退了,并承诺不再捐助男童,给大众一个对接男童的渠道,赶紧把麻烦切割掉。

“加油木兰”的官方声明,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否则的话,红会可能就是最好的榜样。

公信力的丧失,可能让这个计划一蹶不振。

往日的光彩也不再。

最后受苦的是谁呢?

是那些本该收到的帮助的孩子。

十二月十八日。

P.s.支持作者请点赞、转发或者打赏,这些都是激励作者创作类似文章的动力;不打赏不转发不点赞的文章,作者也就失去了写作的必要。以及,对某热点问题有疑问的,也请在文章评论里留言,被放出后如果点赞较多,也会视情况予以创作。

 话我撂这了,抹黑申纪兰的全是畜生!
 李开复的“投名状”
 今天,我们为何还要纪念毛泽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