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维斗院士:吸收西方的一些先进理念,对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来说并“不解渴”

 茂林之家 2020-11-02

【图文由“中国科学家”(ID:Chinses_Scientises)公众号原创,转发请申请授权。】

“生物质某种意义上像是一个没有‘名分’的丫头任人宰割,不受重视,这是最大问题。”在2019年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倪维斗仗义执言。

作为全球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生物质能的出现曾被誉为能源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然而,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生物质能的发展依旧不温不火,“生物质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生物质在国家层面上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没有把生物质看作是能源重要的一部分。”

面对顶层设计缺失的问题再次出现,倪维斗的思绪被拉回到了42年前。

1978年,46岁的“大龄教师”倪维斗才得以重返清华大学的科研岗位。“这时候感到时间催人,再不努力做点工作,就辜负了这一生,也辜负了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培养”!但这时的倪维斗也只是从事局部而非系统研究,在工厂里面考察动力设备,燃气轮机等等。

倪维斗院士:吸收西方的一些先进理念,对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来说并“不解渴”

1978年11月10日清华大学电力工程系燃五班毕业留念(第二排左七为倪维斗)

他为马尔金教授做随堂翻译的同时,也负责教授燃气轮机调节控制课,这让他的专业范围又扩大到燃烧学、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计算机模拟、动态特性、故障诊断等。

慢慢地,倪维斗的研究方向又从控制过渡到系统分析,从此他面对的不是单个设备,而是一组设备,要研究设备之间的协调,不过当时他的研究还局限在电厂和涡轮机系统。

在这期间,他积累了很多传热学、热力学、燃烧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知识,对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电站都有较深地了解。

后来,倪维斗逐渐对能源有了“感觉”,同时也深深感到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中国缺乏完善而具体的能源战略部署。他逐步清楚地意识到,“如果只是请国外的大师来讲讲课,吸收西方的一些先进理念,对中国来说并‘不解渴’。从事宏观战略和政策的研究与单一设备的微观传热过程研究相比,更为重要。”

先天下之忧而忧。当时清华大学还没有人研究能源战略问题,放眼国内也很少,而倪维斗却开始有意识地将研究重点由动力机械的微观研究转向国家能源战略与政策的宏观研究。当他被问及这次的“转向”,倪维斗总会介绍说,处理中国能源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长期的和完整的顶层设计,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各种能源(煤、电、油、气、水、可再生能源)“各打各的仗,各吹各的号”。

最终,他决定将自己的研究层面分为5 层:基础理论层、设备层、设备群层、行业、系统,将技术理论为基础的自下而上和能源宏观层面的自上而下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通过综合基础知识来宏观地观察各个独立部分,真正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去“因时而宜”“因地而宜”“因应用而宜”。

针对我国面临能源资源总体贫乏、液体燃料短缺等重大瓶颈问题。2001 年,倪维斗提出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是解决我国能源五大瓶颈的关键措施。2002年,与英国石油公司合作项目“中国整体能源战略研究”,经费150 万美元。2005 年,倪维斗参加中国科技中长期规划,担任第一组《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副组长。

倪维斗院士:吸收西方的一些先进理念,对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来说并“不解渴”

2012年倪维斗在办公室留影

为了让我国的生物质能源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重视,他多次奔走,屡屡呼吁,而且在《中国工程科学》《中国能源》《电力技术经济》等期刊发表了多篇文章。在2019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倪维斗还专门准备了“生物质利用与能源革命”主题演讲,向大众介绍生物质能源。

步履不停,直到今天,倪维斗所在团队又从宏观层面上探索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努力为中国宏观能源决策做出新的贡献。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来源:

1.《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诉求的践行者:倪维斗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2.中国矿业报《倪维斗院士:清洁取暖离不开清洁煤这个“主力军”》,中国矿业报

3.《倪维斗院士:无论“大老婆二老婆”都还有名分,生物质能却没有!》,华夏能源网

4.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