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病例学超声 | 3岁儿童骶尾部包块,恶性程度超高

 超声技术与诊断 2020-11-02


先看病例

  患者,3岁幼儿,发现骶尾部包块数月,超声检查如下:

        超声所见:患儿骶尾部探及一实性低回声包块,大小约70x60mm,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分布欠均,包块上缘部分包绕骶尾部,CDFI观察,其内血流信号稍丰富。

        由于患者未在我院住院治疗,因此缺少相关检查信息,经随访得知患儿术后病理为骶尾部卵黄囊瘤

思考:

1、什么是卵黄囊瘤?好发于什么部位?

2、卵黄囊瘤有哪些声像图特征?


       什么是卵黄囊瘤: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英文简称YST,又称之为内胚窦瘤,是一种起源于生殖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早期经淋巴和血液转移,需要及时进行彻底的手术切除和化疗,预后差,术后易出现复发和转移。

       卵黄囊瘤的好发部位: 卵黄囊瘤多发生于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性腺内,主要累及睾丸和卵巢,较少发生于性腺外,据统计仅约20%左右发生于性腺以外的部位,这些部位多位于身体中线附近,包括纵膈、骶尾部、腹膜后、阴道、前列腺等,其中骶尾部是性腺外卵黄囊瘤常见的发生部位。

       病理检查:卵黄囊瘤的组织学结构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微囊结构、实性结构、大囊结构、内胚窦样结构、乳头状结构、多囊泡型-卵黄结构、腺样或原始内胚层(肠型)结构等,其中以输送的网状结构、内胚窦样结构、多囊性结构及PAS染色阳性细胞内外出现透明小体为特征。

      实验室检查:血清AFP是卵黄囊瘤特征性标记物,AFP显著升高是卵黄囊瘤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由于来自卵黄囊的恶性肿瘤仍然保留胎儿期合成AFP的能力,因此血清AFP对于卵黄囊瘤的诊断以及术后随访都具有重要意义。

     卵黄囊瘤的超声表现:卵黄囊瘤以实性或囊实混合性肿块为主,部分肿瘤可呈蜂窝样改变,其内部回声复杂多样,肿瘤内部血流丰富,呈低阻力型频谱,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部位卵黄囊瘤的超声表现:

      ①骶尾部卵黄囊瘤:超声表现见上述病例。

      ②睾丸卵黄囊瘤:睾丸内卵黄囊瘤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局限型:睾丸体积增大,睾丸内探及中-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团块周边可见被挤压的正常睾丸实质,若肿瘤内出现液化、坏死时,团块内可探及小囊状无回声区,CDFI:团块内血流信号丰富;弥漫型表现为睾丸弥漫性增大,内部呈中-低回声,CDFI:内部血流信号丰富。

弥漫型睾丸卵黄囊瘤(图来源网络)

局限型睾丸卵黄囊瘤(图来源网络)

      ③卵巢卵黄囊瘤:卵巢卵黄囊瘤发病隐匿,常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表现为盆腔内中低回声为主的囊实混合性包块,部分呈蜂窝状改变,体积较大,内部回声不均质,CDFI:包块内血流信号丰富。

卵巢卵黄囊瘤

        卵巢卵黄囊瘤需要与无性细胞瘤、颗粒细胞瘤相鉴别,无性细胞瘤表现为分叶状实性中等回声团,内部囊性变少见,而卵黄囊瘤内部多有囊性成分;颗粒细胞瘤分泌雌激素,可有闭经、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特点(点击查看:颗粒细胞瘤:37岁已婚女性,左侧附件区包块伴月经不规则6年,究竟会是什么病?),血清AFP不增高。

       睾丸卵黄囊瘤需要与畸胎瘤、精原细胞瘤等进行鉴别,睾丸畸胎瘤可呈洋葱皮样改变,精原细胞瘤多见于成人,肿瘤内见散在条索状高回声。

       骶尾部卵黄囊瘤需要与骶尾部畸胎瘤、神经母细胞瘤、脊索瘤等进行鉴别,神经母细胞瘤内常有粗大不定形钙化灶,脊索瘤内含有不规则软骨钙化,常合并骶尾骨的骨质破坏;畸胎瘤表现为厚壁的囊性、囊实性或实性团块,团块内多有大小不等的强回声伴声影

老年女性,眼睑长了10年的结节,你知道是什么吗?

粉丝福利 | 现在,这些图书半价,限时限量抢购,出版社直邮 

视频 |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第二波预售 | 邓学东《产前超声掌中宝》,限量400本,到手价78.4包邮 

浅表超声 | 腮腺腺淋巴瘤不是你以为的那个“淋巴瘤” 

考试宝典 | 过关率超80%的职称考试辅导班,年底促销送好礼 

典型甲状腺良性结节——海绵样结节长啥样? 

听说在疫情下2020年CDFI考试取消了? 

超声技术与诊断(cs-zdx)

1. 文章整理自专业图书、期刊及网络,我们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请支持正版图书,如若觉得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微信发送给我们或发邮件至515330743@qq.com。

2. 欢迎分享及转载转载请保留所有信息,包括文章来源及整理人员或平台

3. 投稿请发送稿件至515330743@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