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徽传——好,好,好,什么都很好!

 襄子的箱子 2020-11-03

欢迎来到《真.三国志》

这是《真.三国志》第 79 篇文章

今天来说一下 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人称“水镜先生”,颍川人。

颍川在三国时期真的是人才辈出,郭嘉、荀彧、陈群、辛毗等,都是颍川人。

司马徽学识渊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深受世人的尊重。

有一次,庞统徒步千余里,去拜访司马徽。到了后,正看到司马徽在采摘桑叶,庞统于是就说:我听说大丈夫在世,就当燃烧自己,去建功立业。哪有一个大男人,压抑自己的雄性激素,去做一些女人做的事呢?

司马徽笑着说:别急,你只知道走小路最快,却不知道反而会因此而迷路。

而后司马徽举了几个古人的例子,来表明外在的华丽与真实内心的区别,庞统才觉得有些抱歉说:我之前生活在偏远农村,从来没听过什么大道理,如果不叩击一下钟鼓,就不知道它原来如此响亮。

根据庞统日后的记载来看,庞统虽很有才华,但有些急功近利,最后身死而亡。

而后,司马徽与庞统相谈,不分昼夜,司马徽很是看重庞统,对他的评价很高。

198年,刘表在荆州设立学校,广泛寻求天下名士,很多人都因此去往荆州避难,司马徽也于是搬到了荆州襄阳。

司马徽在襄阳很有名气,使得很多人都拜他为师,向朗就是其中之一。更有一些人从益州远赴荆州,特意来向司马徽学习。

据《世说新语》记载,司马徽到了荆州后,知道刘表此人心胸狭隘,一定会谋害比自己强的人,于是闭口不言,很是低调。有人向刘表推荐司马徽,说:此人是个人才,只可惜还没有遇上自己的知己。

刘表于是前去拜访司马徽,相谈一番后,回来说:大家也太夸张了吧,司马徽也就一个小书生而已,见识和普通人一样。

此记载,笔者认为有些虚构的成分,毕竟刘表,还真没有妄杀过一个读书人。

司马徽在荆州期间,交了很多朋友,比如庞德公、诸葛亮、韩嵩、石韬、孟建、徐庶等。

刘备在荆州的时候,曾去拜访过司马徽,两人相谈很久。最后临别之时,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

据《三国演义》记载,刘备在得到诸葛亮后,司马徽曾说:孔明是遇到了他的明主,但是天意不可违啊,他遇到的不是时候,真是可惜啊。

这个说法过于夸张,因此未必可信。

208年,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司马徽也跟着投降了曹操。曹操想重用他,然而很不幸的是,司马徽不久之后就病逝了。

据说司马徽身上有一个很神奇的故事。

司马徽从不说别人的短处,与人说话时,从来不问别人的好恶,都说好话。

乡中曾有人向他问好,他都回答说:好。

有一次,有人告诉司马徽自己儿子的死了,司马徽便说:很好。

司马徽的妻子知道后便责备他:人们认为你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告诉你。你为什么听说他人的儿子死了,而对他人说好呢?

司马徽说:你的话也很好。

在明朝时,司马徽又被大家称为“好好先生”。

下期:孙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