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凯传》:陆家有男初长成,一世忠心伴吴主!

 襄子的箱子 2020-11-03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340 篇文章

今天来讲 陆凯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陆凯,字敬风,今江苏人,陆逊的侄子,陆抗的族兄。

在孙权称帝之前,陆凯担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所任职之处都有很好的政绩。

后来,陆凯被拜为建武都尉,并开始统领军队,陆凯虽然身任武职,但依旧手不释卷,勤于读书,尤其是喜欢《太玄经》,经常揣摩其中的含意,用蓍草卜筮便见应验。

242年,陆凯为儋耳太守,与将军聂友率兵三万进讨朱崖和儋耳二郡,凯旋而归,战后因功转拜建武校尉。

255年,陆凯又带着军队在零陵讨伐山贼陈毖,成功斩杀之,因功而被任为巴丘督、偏将军,封爵都乡侯。

同年,陆凯转任武昌右部督,那一年,寿春爆发了淮南第二叛,也就是毌丘俭与文钦的叛乱,吴国趁此机会出兵相助,陆凯随军出征,后被改拜为荡魏将军、绥远将军。

258年,吴国继孙权之后的第二任皇帝孙亮被孙綝废了,孙休即位,陆凯改拜为征北将军,假节,遥领豫州牧。

264年,孙休病死,吴国末代皇帝孙皓即位,陆凯又改拜为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军事,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

同一年,蜀国投降,灭亡。

265年,司马昭去世。

266年,孙皓为了意思意思,派大鸿胪张俨和五官中郎将丁忠至洛阳为司马昭吊丧,回来的时候,张俨病逝。

丁忠回来后,劝诫孙皓应当趁这个机会出兵袭取弋阳,但陆凯却反对,他说:如今晋国(魏国已经灭了)国力强盛,在灭了蜀国后实力并没有大减,向我们求和只是为了缓解一时的阵痛,我们如果袭取弋阳郡,我觉得不会有什么好处。

孙皓觉得陆凯说的有道理,虽然没有出兵袭击,但也与晋国断了外交。

孙皓身为皇帝,不喜欢别人看自己,因此大臣们都没有人敢抬头看他,陆凯觉得这样不太好,于是对孙皓说:陛下,君臣之间没有不相识的道理,大家不看你也就记不住你长啥样,到时玩意发生了什么不测,大家也都不知道该如何寻找您了,再说了,你长得比余襄子帅多了,为何不让大家看你呢?

孙皓深思熟虑之后,觉得陆凯说的有道理,这才允许陆凯先抬头看看自己。

确认过眼神,你真的比余襄子帅!

后来,孙皓迁都武昌,扬州百姓沿江逆流供应武昌,为此深感痛苦。这样从建业迁到武昌的事,在孙权时代就有发生,武昌位于长江中游,因此运输粮草物资的时候,都要逆流而上,这就弄得百姓们很苦了,无疑是增加了社会整体成本。

另外,当时的政事也多有失误,百姓们穷困潦倒,就差造反了,陆凯见状,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上表孙皓说:陛下,迁都这事不可取啊,还是还给百姓们一个太平安稳的生活吧。百姓们生活改善了,我们吴国的国力也就增强了啊!

孙皓点了点头,又将都城从武昌迁回了建业。

当时,孙皓宠信一个佞臣何定,陆凯曾经当面斥责他说:你看看从古至今,前前后后侍奉君主而心怀叵测,不忠诚的人,有哪一个有好下场?你为何要专门干那些佞媚奸邪的坏事,而堵塞君主的视听呢?我劝你善良,改过自新吧,否则,你好自为之吧。

何定非常生气,想去中伤陆凯,但陆凯对此不以为意,内心坦荡荡。

269年,陆凯病重,孙皓派董朝问陆凯有什么遗言要交待,陆凯说:何定这人不能重用,应该把他放到中央之外的地方上,奚熙是一个小官,此人不可信任,至于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修以及臣的族弟陆喜、陆抗,这些人可以重用,还望陛下三思,臣先走了,远离苦海了,告辞,对了,我在那边等你。

不久之后,陆凯病逝,享年72岁。

其实在陆凯生前,孙皓一直对陆凯有些不满,因为他总是劝诫自己,直言不讳,再加上何定的中伤,孙皓一直想动陆凯,但碍于陆凯始终是重臣,而且其弟陆抗在当时也是大将,因此孙皓也就忍了下来。

274年,陆抗去世,275年,陆凯一家就被孙皓踢到了建安郡。

END


《真·三国志》共420+篇,预计2020年3月更完,随后更【希腊神话】与【北欧神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