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甫谧传》:孩子,改邪归正,从来都不晚呐!

 襄子的箱子 2020-11-03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386 篇文章

今天来讲 皇甫谧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皇甫谧(音同“秘”),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今甘肃人,后来搬到河南去了,是东汉名将皇甫嵩的曾孙,也是针灸鼻祖。

皇甫谧出生名门世家,就光他的曾祖皇甫嵩,襄子将其与卢植与朱儁合称为汉末三杰。(《真·三国志·皇甫嵩传》

皇甫家族虽然壮大,但也在慢慢衰落,到了皇甫谧父亲皇甫叔侯的时候,仅仅只是举为了孝廉。

皇甫谧出生不久之后,母亲就去世了,被过继给了叔父,15岁的时候随着叔父一起从甘肃搬到了河南。可怜的皇甫谧,是在战乱年间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皇甫谧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他从小贪玩不上进,跟村里的小伙伴们喜欢玩真人沙场演习,总而言之,皇甫谧就喜欢打来打去,不喜欢静下心来去读书。

234年,皇甫谧年过20,依旧放荡不羁,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子。

有一次,皇甫谧将一些瓜果进献给叔母任氏,任氏借此机会教育他,说道:《孝经》上面说了,三牲之养,犹为不孝,如今你已经二十岁了,却依旧游手好闲,不走正道,你拿什么来让我欣慰?

接着,任氏恨铁不成钢,叹息道:当年孟母有三迁,曾父杀猪来告诉孩子什么是诚信,哎,回头看看我,没教育好你,不过,学习是自己的事,修身修的是自己的身,你学好了,与我也没什么关系。

说着说着,任氏哭了出来,皇甫谧也听着很不是滋味,甚是痛惜,便咬咬牙决定以后还做个好人,于是跟着乡里人读书学习。

自此之后,皇甫谧“改邪归正”,一心一意发愤图强。

241年,那一年,皇甫谧26岁,在读汉史的时候因为记录残缺,于是他自己博览群书,参考了多家别人的学说,自己写了《帝王世纪》和《年历》等书。

254年,这一年,皇甫谧40岁,叔母去世,他便回到了故乡。

256年,皇甫谧很不幸得了一种风痹症,于是皇甫谧潜心攻读医学,自学成才,还写了《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的专著。

到了260年的时候,皇甫谧已经成为了名声显著的学者,司马昭于是聘请他做官,被皇甫谧拒绝。

这期间,皇甫谧写了《释劝论》,闲暇之余依旧废寝忘食地专研学术。由于皇甫谧是在拿生命在读书,因此获得了江湖人送外号“书淫”。

267年,晋国刚刚建立,司马炎曾下诏皇甫谧做官,依旧被拒绝,据说皇甫谧为了避官,逃到了陇西的一个山洞里面。

司马炎后来看皇甫谧如此喜欢读书,就送了他一车书。

总之,皇甫谧就是不做官,拒绝了一次又一次,自己在家写书,还写出了一本惊世骇俗的《笃终论》。

282年,68岁高龄的皇甫谧完成了著作《皇帝针灸甲乙经》。

随后不久,皇甫谧去世,根据生前的遗嘱,他被葬在了不毛之地。

皇甫谧真不愧是奇人啊,除了以上的著作外,他还写了《烈女传》、《逸士传》、《高士传》等著作。

如果觉得OK,记得点个“在看”哦!


END

如果喜欢,欢迎帮忙推荐哦

《真·三国志》共420+篇,预计2020年3月更完,随后更【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埃及神话】-【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印度神话】-【印第安神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