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丨散文】大秦小马《今生难忘那抹绿》

 作家荟 2020-11-03

【阅读悦读丨诗歌】曾德海《把春风装入密罐》(外一首)

文/大秦小马

【作者简介】大秦小马,原名马亚宏,陕西长武人,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十余年,闲时尤喜爱诗词文学,有多篇小文在网络报刊发表。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直到转业脱下军装之后,我才回忆起原来在我小的时候,眼前就曾掠过军装的绿色。因为这抹绿色,我有了第二次生命。也许正因为这抹绿,高考并不理想的我,冥冥之中录入了军校,走进了军营,度过了十七年的军旅时光。

记得大概在我六七岁的时候,不小心被断落在村道上的电线缠住打晕了,高压电流瞬间烧焦了我的左脸,人也陷入了休克。八十年代的渭北农村,医疗急救还很落后,就在一家人不知所措的时候,村里一个在外当兵的人正好回家探亲,在部队学过卫生急救知识,听到村里人的呼喊声后赶了过来,经过一阵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总算把我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眼前就是那一身绿色的军装,虽然有点旧,但依然很明亮。

随着身体不断的成长,脸上的焦痕慢慢褪去了,我也顺利参加了1998年的高考。但考得不理想,卡在了本科线上。一边犹豫着要不要复读,一边填报了志愿。当看到志愿里有提前录取的军队院校时,我毫不犹豫的选填了,而且选择了服从调配。那一刻,我的意识里似乎再次闪过了那抹绿,但很快很快,一闪而过,没留下一丝痕迹!想什么呢,刚过线还能被军校录取?心里自嘲之后,就回家准备复读的事去了,想都没想上军校的事。

出人意料的是,八月初我收到了北京一所防化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没想着是军校,以为是什么民办院校,问老师也说没听说过。结果打开通知书一看,有军队院校的题头和公章。翻遍了当年的《招生报》,终于找到了这所院校的简介,豆腐块一点儿大,怪不得老师们也不太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确实是一所军队院校!我可以当兵了,可以穿绿军装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由于该校首次在陕招生,报考人数较少,我幸运的被调配了进来!

告别家人和亲朋好友之后,我早早来到了北京。一个农民娃,踏入首都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接下来,就是一整套的体检、政审和强化训练,幸运的是我都过关了。在正式穿上军装、戴上学员肩章的那一刻,我才确定我真正成为绿色方阵中的一员了。此后,我顺利毕业,分配到西北的一个基层部队工作。从排长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干到了副团职。当兵十多年,参加过两次光缆施工,参加过一次泥石流救灾和一次抗震救灾,当过主要领导,也给领导当过通信员,先后穿着军装走过了八个省份,两次到过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也代表部队录播过电视访谈节目,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些人生难得的经历,都源自于那抹充满热血和激情的绿色。

2015年,新一轮军改大幕开启,我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军装虽然脱下了,但那一抹抹绿色却时常出现在脑海中。刚回地方时,那一抹绿色可能是高原训练时的无尽草地,也可能是舟曲泥石流救灾时的顶顶帐篷。过一段时间了,那一抹绿色既是大街上走过的一个军人身影,也是电视里那一闪而过的部队新闻。我时常在想,军装换了几次了,可绿色的底色始终没有变;装备不断更新,可绿色的外表依然保持。难道是为了满足我对这抹绿色的思恋吗?

也许是吧,就是这充满生命力的绿色,陪伴我从青春弱冠走到了不惑之年,养成了无论在哪里都“真诚对人、认真对事”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生不忘、一生受益。也许不是吧,这抹绿色诞生九十年来,始终代表着和平、尊严和希望,代表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让曾经融入这片绿的人们难以忘怀,也紧紧吸附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

今生难忘那抹绿,对着镜子敬个礼。老兵,八一节快乐!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尊重原创,文末点个赞呗!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