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木莲》(二十六)

 作家荟 2020-11-03

刘邦与韩信:情商才是生存之道?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垂杨里---探亲

木莲用的名义是父亲病重,他要去探亲,上司没好意思点透,知道他素来狡诈,但奇怪他这次没想着立功。如今的他靠上了孙议员,孙家虽然没有方家有实权,但是素来声名极好,木莲算是洗白了自己。

木莲一直在考虑如何让自己的名声好些,他现在位置不低了,心态有些变化了,那些年急功近利的手法有所改变,他知道,他要还想上升,名声是一个问题。他早年行事激进,树敌不少,而且做了方家的驸马,让人认为是攀附之人。

现在另娶了孙小姐,又得了孙议员的支持,所以开始爱惜羽毛。

他到了香港,表面上深居简出,暗中联络从前放在这里的眼线,让他们继续查探消息,他现在不出手,不等于将来不动手,只是时机问题。

他和继恩相处一般,这个孩子对木莲没有多少亲近之意,所有的长辈都疼爱他,他真不缺少木莲的照看,而且木莲非常严肃,少了耐心。

木莲对小雪到是有耐心,小雪是孩子们里唯一的女孩子,本来应该很娇惯的,可是宗桐不惯她,说越是女孩子,越要严格,她和哥哥们一起跑步一起上学,没一点关照的地方。回了家,二姨娘还要教她做女工,她虽然没耐心,可也要做一个钟点。宗桐让她学着打理家事,需要多少粮食多少菜品,如何和小商贩讨价还价,她比哥哥们还忙碌。

幸而哥哥们都疼她,让着她,她有时候一撒娇,总是支使他们团团转,但让母亲知道了,少不了责罚。

她愿意和木莲舅舅相处,木莲对她总是有求必应,带她去骑马,母亲总说她年纪小,等像继祖哥哥一般大了,才许她去骑马,现在舅舅来了,她马上就实现了心愿。

垂杨里---享受

本来说孙小姐如果住不习惯,可以订旅馆,不过孙小姐住了几天,反而喜欢上了这的氛围,一大家子和和气气的,孩子们都有礼貌,她喜欢这种氛围。

孙小姐是兄长带大的,父母早年过世了,家中人少,哥哥只一个儿子,嫂子个性安静恬淡,家里都是清静的。现在谢家这种氛围,让她新鲜,她很喜欢和心仪聊天,看她如何指导仆人做菜,心仪还会织漂亮的毛线活。孙小姐手巧,跟着心仪学了半天,就能上手了,她喜欢这种感觉。有种现世安稳的感觉,她想一个女人求得不就是这些吗,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和美,热热闹闹的,哪里都有人声,厨房里永远有开水,做饭的永远系着围裙。

有时候她们也打打麻将,宗桐不爱玩的时候,谢老爷就被拉来,他虽然严肃,但从不树什么规矩,输钱了也痛快,赢钱了就散给仆人们。二姨娘永远是微笑的,她柔和安宁,不像是姨娘,有些大家夫人的从容。

孙小姐发现,只有宗桐早出晚归的料理着生意上的事,其余的人,都在家中,谢老爷早上看报,然后去侍弄那些花草,孩子们由管家领着去上学,心仪和二姨娘都是随和的人。

她想其实住在这里挺好,有人聊天,有人玩牌,孩子们都客气的唤她二舅妈,她总是想,什么时候,自己也有孩子就好了。最好是女儿,像小雪一样,活泼可爱。

木莲意外孙小姐的随和,原先刚认识的时候,孙小姐还是大小姐脾性,让人感觉不好相处,现在发现,孙小姐骨子里,是有家庭观念的。

但他知道不能把孙小姐留在这里,他还需要孙小姐为他在太太圈子里拉好感呢。他哄着孙小姐回南京,说这么长时间不回去,大哥肯定惦记了。香港可以常来,可总要回他们自己的家呀。

他们走的时候,大家都送了礼物,小雪给孙小姐的是个洋娃娃,孙小姐很喜欢,抱着小雪,就不松手。宗桐开玩笑,干脆把她送给你们吧。孙小姐真的点头,我真想要呀。

 

垂杨里---梦醒

回了南京,不适应的反而是孙小姐了。

和那些官太太打牌喝酒捧戏子,反而让她感觉无聊,可是她不得不替丈夫周旋。有时候深更半夜才回来,木莲仍然是早出晚归,有时候是不归,孙小姐一个人总感觉冷清,她不喜欢这种感觉,不像是家,她在谢家感受了什么是家,现在的她,受不了这种日子。

仆人到是听话懂事,司机也是明白人,可是这些人,都毕恭毕敬,给不了她亲人的感觉。她有时候去哥哥那里,哥哥也是不在家,嫂子到是习惯了这种冷清,在灯下织毛衣。她问嫂子觉得闷吗,嫂子说,一辈子不都这样,可孙小姐感觉有些人就不这样。

孙小姐和木莲说,她不是那么喜欢应酬,木莲只好安抚她,实在不喜欢的就推些,不过不能都推,有些是他上司的太太,有些是同事的家属,不能都得罪了。

孙小姐又恢复了从前的生活,她只是应付,她现在很想着去香港。

不过才两月,遇见谢老爷生日,今年是小生日,没打算大办,木莲说公务忙,就不过去了。孙小姐却自告奋勇的要过去,木莲想媳妇尊重公公,去就去吧。

不想孙小姐提前一周过去的,生日过了,也不急于回来,她在那里和心仪一起料理家务,有时候和宗桐一起逛街,有时候领了小雪吃冰淇淋,总之她在那里过得很充实。

孙小姐热衷打扮小雪,她手巧,见过世面,打扮的小雪和洋娃娃似的,连宗桐都说,没想到女儿打扮起来真漂亮,孙小姐就说,小雪不打扮也是公主。

木莲一转眼才发现,夫人在香港已经两个月了,他只好打电报催,不想孙小姐说,还有两月就过年了,索性过了春节再回来。

木莲这才发现,原来孙小家是喜欢热闹的大家庭,她居然也不嫌人多事烦,好似乐在其中。

这可不是木莲的本心,他想的是一个热衷交际的太太。

垂杨里---牵连

孙议员的长官辞职了,孙议员本是人家提拔的,孙议员权衡再三,也递交了辞职信。

木莲知道的时候,很是懊恼,大舅哥行事太义气,这种事哪好讲义气,他有些不满。

正好夫人没在南京,他更是不满。

孙议员离了职,干脆也搬到了香港,木莲叹息书生意气。

春节的时候,木莲只好也去香港,顺便节后和夫人一起回来。他发现,孙小姐很适应这里,见了他,也是淡淡的。他真疑惑这个夫人,是给谢家找的儿媳妇吗。

过了元宵节要一起回来,孙小姐就推说身体不舒服,让木莲先走吧。木莲有些不悦,马上找了大舅哥,还是大舅哥出面,孙小姐才不情不愿的回来了。

此时孙议员已经离职,人走茶凉,孙小姐敏感的意识到,人们对她的态度有了变化,有时候会遇见冷脸,她更不愿意那些无聊的应酬了,她是不肯低头敷衍人的。

有几次闹僵了,还要木莲描补一二,夫妻二人争吵了一次,木莲说孙小姐不识趣,大场上不就是互相吹捧吗。不要总摆个臭架子,孙小姐冷笑,她就是如此。

木莲的能力极好,近两年又注意交好同事,所以没受孙议员的牵连,但他也发现了太太不是一个好的助手,总劝不听,只得罢了。

所以太太要回香港,他没拦着,只说是散散心也好。

垂杨里---二心

木莲这时候,对和孙家的这桩婚事生了疑问。

他想想这种事不能和外人讲,他和木笛话不投机,和宗桐也不适合谈这个,而且他发现宗桐和自己的太太相处极好。宗桐说,原来以为嫂子是个不好伺候的千金小姐,后来才发现,人很爽利,也好说话,只是不了解的人,以为她高傲。

他想来想去,只有心杨还好些,大家都是男人,有些话好说,而且心杨不像木笛那样,总爱板一张脸教训人。现如今有资格教训他谢木莲能有几人。

他正好有事去上海,就特意跑了一趟,和心杨喝酒。他叹息怎么他想娶个满意的太太那么难,他手下的一个副官,人家的太太就很贤良,为丈夫跑官,为丈夫结交各类人物。

心杨有些不认识的看着他,他原先以为木莲攀附方家做驸马,想要大展身手,还能理解,现在居然想让太太给他跑官吗。

不过他素来圆融,不好直接批评,就劝他,就算现在孙议员退职了,故交好友还是有的,孙小姐就是现在离了婚,要嫁人也是容易的,有的是人想奉承呢。而对于木莲来说,离了两次婚,名门淑女估计不会考虑他的。

如果再找的门第不及方家和孙家,别人会笑话他越结婚层次越低。

心杨的话还实在,木莲到是听了进去,想想也是,孙家的牌子还在,短期之内,他也找不到比孙家方家门第高的人家。

而且如果他要是离两次婚,的确不合适,名声太差,就算错都在对方,可是人家也会笑话他,没有眼光。

而且二小姐的事情,现在表面看风平浪静,未必将来太平,还是不要生事了,再惹怒孙家,不是好事。

他那颗蠢蠢欲动的二心,终于平息下来。

垂杨里---平静

木莲对太太不满意的时候,孙小姐却活得很畅快。

孙小姐是被哥哥惯大的,从来没想过会有人对她不满意,而且她也不介意离婚不离婚的,她这样的人,就是离了婚,哥哥也会照看她,她从来没有想过,木莲会对她有二意。是要感谢当时的社会风气,名媛们闹离婚的不少,离了婚出国的大有人在,所以孙小姐没什么压力。

孙小姐没什么心机,但有本能,她本能的知道,她这样的人不会为生计所累,这世间就没什么事让她烦恼了。

她在谢家生活得挺好,没人限制她,想逛街有小姑子,想聊家事有大嫂,想表达母爱有小雪。

她就是喜欢小雪,小姑娘美丽活泼,还懂事,一张巧嘴,总能让孙小姐心花怒放。她舍得给小雪花钱,宗桐总说她,小孩子不能娇惯,孙小姐就说,小雪就是惯成公主,也没事。

宗桐叹息,没想到惯自家女儿的是二嫂子。

心杨给宗桐打过电话,说过木莲对孙小姐不满意的事,宗桐很奇怪,木莲脑子进水了吗,孙小姐比方二小姐强太多,他还不满意,他想怎样呢。

那天刚想到方二小姐,没想到晚间方二小姐打了个电话,说要见孙小姐。宗桐心中感觉哪里不对,就说孙小姐已经睡下了。

方二小姐的出现,让宗桐感觉,事情哪里不对,她马上给木莲打电话,提了二小姐找孙小姐的事,木莲心中警钟大作。他现在已经不想离婚了,孙小姐这里不能有问题。他让妹妹阻止二人接触。他马上来香港。

垂杨里---水起

木莲没想到二小姐突然冒了出来,他曾有安排人监视二小姐,一直说二小姐就是吃喝玩乐,所以他没有介意。他马上询问监视的人,对方说,二小姐两天前失踪了,他当时没多想,因为二小姐经常喝多了,一两天不出房门也是常事。

木莲沉吟了一下,给香港那边打电话,问他们有没有见到二小姐的行踪,见到了马上告诉他。

他在考虑是自己去香港,把孙小姐接回来,还是就现在这样,他不能离婚,如果二小姐一直在香港也不是事,让外人瞧着不好。

放下手头的事,他先约见了方家的管家。

管家说二小姐这两年一直没回来,就是方夫人过寿都没来,只是安排了礼物,都是电话联络。

木莲给了管家赏钱,叮咛他如果二小姐回来告诉他。

谢木莲并不介意方二小姐,他介意的是方夫人,这几年他和方夫人往来还有,逢年过节他都过去,表面上相处融洽,他给足了方夫人面子。

木莲第二天请假去了香港,他给孙小姐挑了礼物,他这次无论怎样要把孙小姐先哄回去。相见大家愉快,继恩已经上学了,人也显得懂事许多,不变的是这孩子鬼点子不少,不吃亏。

他看见太太和小雪相处的那么亲热,有些纳闷,这孙小姐原来这么喜欢孩子,他和她终还是少了个孩子。

他们之间的关系太脆弱。

他和孙小姐好言好语商量,请太太回南京一段时间,如果愿意在香港,两边跑跑也就是了,总不能把丈夫一个人扔在南京不管吧。

孙小姐开始本能要反驳,她是住在谢家,有什么不对,可是想到,木莲一个人在南京,好像做太太的也不贤良。

她最后点头同意,和丈夫回去,但说好了,回去两月,就还回来给小雪过生日。

垂杨里---巧遇

在船上,木莲看见了一个身影,像极了二小姐,他有些奇怪,如果二小姐回国,故意选择了与他遇见吗。

他赶上前去,人却没了。

他随身带了六个人,木莲安排两人去打听事宜,看看二小姐有没有在船上,他相信二小姐养尊处优惯了,不可能吃苦,住的必是特等舱,吃饭肯定在餐厅。

派去的两个人回来说,拿了二小姐的照片,有人说,好像是见过二小姐。但不确定。

木莲吩咐他们继续找。

他有些烦恼,后来又想,他只要隔断二小姐见太太就好了,既然二小姐已经回国了,那干脆就告诉方夫人吧。方夫人两年没见女儿了,肯定想她。

有一瞬间,有一个念头划过脑海,如果在船上解决了二小姐,人不知鬼不觉的,免了后患,二小姐这个人说她蠢,她有些小聪明,说她聪明,她又经常办傻事。

他犹豫着,后来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二小姐身份在那里,木莲不敢肻定他所谓的心腹,靠不靠谱,除非他自己动手,不让一个人知道。这又有难度。

他有些焦虑,孙小姐看了出来,他敷衍说是公事,孙小姐反而劝他,官不是好做的,风险也不小,现在都在抗日,这才是大事。他有些纳闷,孙小姐什么时候有了这个认识。

他在想,孙小姐没接触过木笛,没人给她这言论,孙小姐说见过几次学生游行,看了几张传单,觉得深有道理,本来就应该一致抗日,自己人打自己人做什么。她说宗桐也给学生捐款。她感觉挺有意义的。

木莲没把太太的话当回事,他满脑子还是想着方二小姐的事。

他现在不敢让太太自己转悠,他怕太太撞见了方二小姐,他印象里她们是认识的,不过听太太口气不喜欢方二小姐的嚣张跋扈。

垂杨里---意外

木莲已经非常谨慎了,一直在太太身边,那天晚上,他实在太闷,太太说有些晕船,先睡了,他才去外边转转。

他走了,孙小姐到无睡意了,起身出来,开了门,正遇见一个年轻的女学生装扮的人,匆匆而来,看见孙小姐,就说有些头晕能不能去洗把脸,孙小姐不疑有他,就让女学生进去了。

女学生一进来,就关了门,孙小姐有些奇怪,女学生不好意思的一笑,然后说因是逃婚,被夫家的人追赶,这时候,孙小姐听见外面杂乱的脚步声,女学生满是哀求的说,太太您帮帮我。

孙小姐看女学生眉目清秀,举止也是有教养的样子,就说,你到卫生间躲一下。

这时候有人砸门,孙小姐开了门,外面的人是警察服饰,说是找什么要犯,孙小姐现在怀疑女学生的话了,可是不忍心把她交出去,就非常生气的说,你们吵什么,影响我休息,赶紧走。对方刚要翻脸,木莲的一个跟班马上跑来,在小头目耳边说了几句,那人马上变了脸色,一张笑脸,说对不起打扰了,带人走了。

那些人走了,孙小姐让女学生出来,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不过我这里也不安全,我先生一会儿回来,他不是好相与的。说完孙小姐从行李里,找出两件衣服说,你这身衣服太显眼,换了吧,然后再了去。

打发走了女学生,孙小姐有些失神,她直觉相信那个女孩子是好人家的孩子,那双眼睛清清亮亮的。

垂杨里---下船

第二天下船的时候,木莲一直在寻找二小姐,而孙小姐牵挂着那个女学生,二人自有心事,所以并无交谈。

码头有车来接,木莲交待身边的人,继续查找二小姐的下落。

孙小姐回头看了看,恰好看见女学生,她换了一身男装,并不是孙小姐的那身衣服,也有人来接,她看见了孙小姐,感激的一笑,眨眨眼走了,人青春俏皮可爱,孙小姐大生好感。

夫妻二人回家后,孙小姐心中还想着那个女学生,她一定是好人,她想。

谢木莲去了方家,给方夫人问安,顺便送了些香港带回来的特产,询问方夫人身体如何。

方夫人还是有些感叹的,现在孩子们不在身边,极是冷清,那些社交活动,她已经有些厌烦了,虚情假意的没几句真话,不是算计就是利用,要么就是奉承,对了谢木莲到有些亲切感。 

木莲询问二小姐,方夫人说还在国外吧,木莲说我从香港回来的船上看见一个人的背影有些像她,还以为她回来了呢,他说到这里,叹了口气,二小姐总在外边,也不是事,还不如回来呢,守着家也让人放心。

方夫人说是呀,我也是这么劝她的,可是她总不让人省心,你说那人像她,方夫人有些相信了,她知道木莲受过专业的训练,不会看错人,难道女儿回来了,可为什么不回家。

木莲走后,方夫人给一个人打了电话,让他查找一下二小姐是不是回来了。

木莲的手下汇报说,他们看见二小姐上了一辆车,那辆车的主人,好似和日本人有关系。但这个人背景很深,所以大家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木莲把这个消息故意透露了出去,他要看看方家的态度,如果方二小姐和日本人有关系,那才好呢。

(图片来自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