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邻居邻居》(二十八)

 作家荟 2020-11-03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韩雪丽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邻居---现实

刘文静没有争吵,就接受了母亲的提议。

刘文静也知道那的环境不比家里,不过她想了想,还是拚一下吧,她现在的成绩,在这里提高不大,还是去县高中吧。

这个假期,马老师没有在给女儿施加压力,伙食也改善了不少,过新年的时候,特意带她去商场买了新衣服,刘文静很高兴,她心里明白,母亲是补偿她。

李芬和马老师诉苦,做不通女儿的工作,失去了一个机会。马老师叹了口气,你别太紧张,也许宋芙蓉能上本科呢,不要太悲观了。

李芬现在只是认命,算了,随她吧,我看这样子,她是铁了心,能考上就考,考不上了,她愿意复读就复读,不愿意就上大专,我现在是怕了。

李芬一辈子好强,不低头,可是面对娇滴滴掉眼泪的女儿,却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只有低头。

邻居---春节

这个春节,孩子们都紧张,田然只在初二那天回了趟姥姥家,其余的时候,依然在书房学习。

刘文静按部就班,照样早晨跑步,晚上十点睡觉。

宋芙蓉不去县高中了,只好答应母亲,增加一个老师的补习课,所以任务繁重。

三个小姑娘,只在十五那天,一块去看了花灯,还是家长们的意思,不好逼得太紧了,适当的放松一下。

宋芙蓉一到人海中,就像鱼儿入了大海,马上活跃起来,指点着每个花灯,这个工艺好,那个样子新。

田然绷着脸,一路无话,刘文静到是受了气氛的感染,也放松起来,明天她就去要县高中了,这一去,一个月才能回来一天。

三个小姑娘玩累了,才回家。

宋芙蓉说,刘文静你真傻,县高中吃得太差,早上五点半就让起来了,晚上自习课结束都十一点了。

刘文静苦笑,去吧去吧,就四个月。

邻居---县中

刘文静打包了行李,走了。

宋芙蓉感觉躲过了一劫。

田然的日子还是那样。

马老师感觉她的日子到是轻松了,刘文静走了,不用考虑做什么营养饭了,也不用找辅导老师了。

她干脆接了几个课外的辅导班。

现在学校对这方面的事,都是民不举官不管。

宋芙蓉的成绩,有点提升,但辅导老师不太乐观。

刘文静在县高中,到是很快适应下来,饭菜她不介意,她家的饭菜这两年才好些,这里的也差不太多,她反正是有馒头没菜都能应付。

老师是管得严,每个学生都抓得紧,刘文静的成绩老师不满意,但是小姑娘的态度好,老师让复习几遍,就几遍,从不偷懒。

马老师的同学给马老师打电话,说你家孩子还行,能坚持,能吃苦,就行。

邻居---成绩

应该说县高中的高压式管理,是有效的,刘文静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是复习阶段,老师们主要是让大家反复的做题讲题,尤其是往年的高考卷。

刘文静性子安静,没太大压力,这种环境到适应她,她既然来了这里,就来之安之。

四月底的考试成绩出来了,刘文静真心欢喜,这比原来她在本校的时候,提高了六十分,她非常的高兴。

马老师也高兴,按这个成绩,上本科线没问题。

可是刘文静的脸明显的瘦了一圈,下巴的都尖了。

在楼道里遇见张兰,张兰还说了一句,你可瘦多了。

马老师想了想,离高考还有两个月,她在犹豫,是不是让刘文静回来算了,她可不想,把女儿逼出病了,那个环境,宋芙蓉去都不去。

马老师问刘文静,刘文静想了想,坚持一个月吧,我五月底回本校,算是放松些。

刘文静既然适应了,就没当回事,她唯一感到难以坚持的是睡眠,十一点钟下了晚自习,回到宿舍刷牙洗脸,就折腾到了十一点半,她每天都是十二点以后才能入睡,五点多起来,睡眠太少。

邻居---坚持

刘文静高高兴兴又回了县高中。

张兰叹息,这孩子到不娇气。

李芬在家数落宋芙蓉,你既然没有田然的聪明,学习成绩拔尖,就应该能吃苦,这到好,就是不去县高中。宋芙蓉一翻白眼,妈,你的意思是生一个田然的脑子,刘文静的性子,再加上我的唱歌天份,你想得太美了吧。

李芬被气乐了。

她现在只好罢手。

宋主任电话里叮咛她,不要再施加压力了,这个时候,学校本身会有压力,宋芙蓉娇气,要是生病了更烦人。

田然到是轻松下来,现在都是复习阶段,她的成绩一直不错。所以谈不上提升了,老师到是希望,她能更上一层楼,可是田然感觉有难度。

邻居---志愿

现在张兰会考虑田然的志愿。

田然本人在这个问题上,到是一直沉默。

张兰弄不懂她是不说,还是没考虑。

她让田厂长问问,田厂长奇怪的看看她,现在目前的重点是高考,你怎么会关注报志愿,不要分她的心。

张兰只好作罢。

张兰遇见马老师,马老师说刘文静到是简单,就算够本科线也勉强,报志愿也简单,无非是中文呀,广告学呀,语言学呀,或者会计。

西门到也平静,时间进入了五月,离高考就两月了,李芬开过家长会,晓得这时候,逼迫也无用,不如索性随她去吧。

邻居---同学

插班里有个村里的孩子,刘文静感觉那孩子是天才,和田然有一比,没有课外辅导书,就是上课听讲,下课写作业,按老师的要求做,成绩非常拔尖。

这个孩子爱好广泛,能唱歌,球也打得好,是学校的骄傲。

那一天老师问他报志愿,他想了想,还是师范吧,原来他家境一般,上师范是为了学费便宜。

刘文静为他感到可惜,这孩子的天份在那里,尤其是他最喜医学。

她私下对他说,你报医学院也好呀,你天份高,医学院奖学金挺高的。

他摇摇头,医学院上五年,本身就比别的专业多了一年。

刘文静到是坚持,上大学后面是就业,你的专业会影响以后的工作,这是一辈子的大事。你多想想。

他叹了口气。刘文静鼓励他,你找人打听一下,医学院的奖学金是挺高的,你的成绩,拿到没问题。

而且我听说,还能在大学勤工俭学。

邻居---回来

那个男孩子若有所思,他说,谢谢你同学,我打听打听。

五月底考试后,刘文静准备回家,六月份就不回来了,她要回本校去,高考还在本校报名的。

那个男孩子给刘文静一个笔记本,上面写着,祝你成功,心想事成。

刘文静想了想,回了一个笔记本,也写着,祝你成功,心想事成。

刘文静把笔记本放好,她想,希望他心想事成。

马老师请了假来接刘文静,刘文静比较独立,除了第一次马老师送来,之后都是自己往返,这次马老师来也是为了感谢同学,顺便请同学吃吃饭,再听听他善于报志愿的建议。

同学的建议以刘文静的成绩,如果考虑日后就业,还是财会吧。

马老师点头。

邻居---冲刺

说是冲刺阶段,其实这时候,大多学生的成绩已经定型了。

张松终于回来了,还清了欠款,特意给田然买了礼物,田然喜欢那个洋娃娃,张兰说,这么大孩子了,早不玩这个了,田然马上说,谁说的,我喜欢。

张松笑了笑。叮咛田然,我回单位了,不太忙,高考那段日子我过来送你。

田然点头。

宋主任考虑到了这一层,和刘师傅商议,两个人到时候都回去,给家里帮个忙,这个月就不休假了,刘师傅说行。

小丁现在已经能独挡一面了,也做成了几笔小业务。

小丁的进步是明显的,业务科长到是夸赞过小丁几次。

宋主任给家里打电话,叮咛李芬,这一个月,不要和宋芙蓉冲突,顺着她,保证她的饭菜有营养。不要惹她不高兴。

李芬不耐烦的挂掉,知道了知道了,那是宝贝。

邻居---准备

家家都在为孩子高考备战,谁家都不开电视,马老师让刘文静早早休息,保证充足的精神。

刘文静接受,她在县高中那三个月,最大的痛苦就是睡眠不足。

现在她天天十点就睡了。

田然是自己逼自己,还弄了不少高考题在做,每次都要张兰三说四说才上床。

李芬那里是宋芙蓉想早点休息,李芬对她的成绩不乐观,还是陪着到十一点。

宋芙蓉心里抱怨却不敢说,毕竟她没去县高中,李芬很不乐意,感觉她不能吃苦,太娇气,对自己不负责。

这一个月,大家都是煎熬,家长是孩子是老师也是。

宋芙蓉只有在唱歌的时候,才会轻快起来。

田然依然是做题才让她有安全感。

邻居—变故

本来宋主任打算到了高考的时候和刘师傅都回去,小丁支应几天没问题,可是厂子里要来检查,而且有个客户也要来。

宋主任只好打消了算盘。

给家里打电话,李芬很生气,说了不算,宋主任一直解释厂子里的事,你也能打听到消息,我这是没办法呀,你多辛苦。

李芬无奈,情绪有些失控,唠叨了几句。宋主任只好听着。

刘师傅给马老师打电话,马老师到是听张兰提了一句,所以到是态度极好,说是她知道了,本来也没指望刘师傅,自己辛苦吧。

刘师傅嘿嘿笑着。

挂了电话,宋主任说,还是马老师通情达理,刘师傅说,高考是大事,她们生气也是应该的。

邻居----考场

考场的地点,各不相同,刘文静比较运气,她的考场离家不太远,走着去二十分钟也到了,她到是会骑自行车,马老师感觉还是走着比较好,说和她一起走着去,她们提前五十分钟出门。

田然的考场位置离姥姥家比较近,张松和丁眉一起来接田然和张兰,说是住到他们那里,这样方便。张兰很感动。

最无奈的是宋芙蓉,考场离得远,骑自行车也要一个小时,宋芙蓉很不高兴,李芬犹豫了一下,不能肯定能不能打上出租车,公交车还要倒两趟车,她一咬牙,干脆住考场附近的宾馆吧。

宋芙蓉一听,马上高兴了,喜笑颜开收拾东西去了。

三个孩子,有些紧张,都在想办法排解,刘文静是跑步,宋芙蓉是唱歌,田然是做题。

马老师到是四平八稳了,之前就和刘文静说,不用紧张,就和小考一样,都是卷子,有什么区别,而且会就会,不会就不会,也没人逼着你考满分。大家一样都是高考,一样的氛围,都有些紧张,没事。

(图片来自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