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爽:又是一年植树节|散文

 作家荟 2020-11-03

赵心放:饺子店的变迁

文/张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对于70年代的人来说,3月12日这天是让人难忘的!因为中小学时代,这一天大家都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一次植树节让我终生难忘!记得那时我十一、二岁,长得瘦瘦小小的,刚刚学会骑自行车。

老师通知我们3月12日那天要去20里之外的地方植树造林,要求自带午餐。那个年代,能带的午餐无非就是面包和汽水。可当时能吃到面包,喝上汽水,也是挺开心的事!没出发之前,同学们都很兴奋,终于有机会骑车远行啦!

东北的3月,乍暖还寒,凛冽的北风一路吹着,一大清早我们这群半大孩子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出发了!

当时我是骑着爸爸的28大车,双脚根本踩不到脚蹬,屁股东一扭儿西一扭儿的,很是费劲儿。平时把爸爸的自行车偷出去骑上几圈,感到挺好玩的,但真正第一次上路,骑那么远的路,就觉出痛苦啦。没骑多久,我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般,怎么蹬也蹬不动,屁股来回扭,一会儿就疼得难受!眼见着那些大个子同学“嗖”、“嗖”像风似的,从我身边一个又一个飘过。很快我就被所有的同学甩在最后面,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艰难地向前骑行的。

我眼里含着眼泪,第一次品尝到孤独无助的滋味,不管多么艰难,你只能咬牙向前,因为没有人会来帮助你。实在骑不动了,我就下来推一会儿,再继续赶路,就这样一路一会儿推,一会儿骑,终于踉踉跄跄赶到目的地。我累得半死,停车的时候,一下没扶稳,连人带车滚到沟里,我强忍着痛,把压在身上的车子推开,艰难爬起来。车筐里的汽水瓶不幸甩了出去,撞在石头上撞碎了,碎玻璃碴子弄得满地都是,面包上也沾了不少,汽水是没得喝了,面包是中午唯一的食物,不能轻易丢弃,我只好把上面的玻璃渣一点一点挑出来。

山坡那边已经开始干活了。老师对于我的姗姗来迟,非但没有一点同情,反而嫌弃我磨蹭,朝我大吼大叫。在她眼里,仿佛我故意偷懒。看到她愤怒的眼神,我如芒刺背。我不想被人轻视,不知哪来一股劲儿,一路小跑冲到对面的山坡。不就是种树吗?干就干呗,我又没偷懒,吼我干什么!

实际上种树也不简单,要先挖一个一米见方的土坑,把树苗插入、扶正,把土夯实,再浇上半桶水。栽好一颗树,也挺费劲儿的。我们的任务是每人10棵,别的同学去的早,都已结成对子。我个头小,没力气,想和人家搭伙,可没人表示愿意。当下我真是深刻体会到不论干什么,如果你不行,就没人愿意待见你!

就在我绝望之际,一个平时总招惹我的“黑大个”,看我实在力不从心,主动过来和我一起种。霎时间,我对他平日的偏见顿时化为乌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人只有在最绝望的时候,才能体会到“雪中送炭”的美好感觉!

中午午休,同学们都把从家里带来的吃喝拿出来补充体力,我只能可怜巴巴地拿着仅剩的一块破面包啃起来。大家都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我躲在角落里,难过得一边吃,一边流着眼泪,平生第一次感觉到劳动的艰辛和痛苦!

下午在那位好心“黑大个”的帮助下,我总算最后完成了任务。

返家的路,我实在是骑不动了!只好坚持骑到附近村上,一路打听到亲戚家,亲戚见我累得像死狗一般,把我拖到炕上休息,还给我做了丰盛的晚餐,并把我送回家。

第二天,老师发给了我们每人1元钱,说是政府给我们的植树造林补助。

这是平生第一次通过劳动拿到的钱!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血汗钱”,真心来之不易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