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一个《Best Seller》的世界,由各种Best Seller 引领社会各个层面。 畅销书,电影电视明星,票房排行,体育明星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比如看新美剧,特别是金融,律政题材的美剧。有一个现象: 剧中角色的对白中,常常会引用很多他们老电影,老著作里的句子。也有很多拿“著名人物”的话或者事迹来说事的。比如方程式赛车车手,拳击手,脱口秀主持人,娱乐明星等等。 甚至是某个拳击手的名字,因为他在某场比赛里反败为胜。 如果没有字幕组加以解释,基本上中国观众是一头雾水。 为啥会是这样?明明美国金融界,律政界精英都是每天忙的四脚朝天的人,影片里除了工作就是健身,dating,貌似没时间看书看电影看书。怎么能大段整句引用那么多书和电影对白呢? 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先进装逼方式。不是晒名表晒名牌,而是显示自己这么忙,还有1万种方法读书看电影,都还能记得住。那俺的智商得有多高,俺的Bandwidth得有多宽啊? 但每年出那么多书,电影,实在看不过来,也不会选择。怎么办? $慈文传媒(SZ002343)$ $北京文化(SZ000802)$ $长城动漫(SZ000835)$ 好了,《Best Seller》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照着这个推荐榜单,你就会在酒吧,餐桌上侃侃而谈,能和别人有共同语言了。 所以,一些票房冠军电影,多数美国人都能和你叨叨叨说半天,尽管有时候说的层次不高。比如壮志凌云,沉默的羔羊。 而专栏作家,评论家的地位较高,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些人的水平也确实高于社会水平。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大家找一些共同话题。而这个Best Seller体系也是有效的。 说到文化传媒的价值输出功能,就在这里。 那么,我们的Best Seller有用吗?没有。Best Seller必须是有价值有思想的榜单。吴京的电影票房那么高,可有谁在日常引用了他电影里的一个字!? 我们无论金领白领蓝领还是官员,全都一样喜欢引用的是小品里的“名句”。国产电影票房冠军里,没人记得住或者愿意引用里面的台词。因为水平确实不行啊。 喜欢小品又是怎么回事呢?小品要引发笑点,必须符合平均水平的智商。所以,小品这个东西拉低智商的功能极为强大。 小品盛行二十年,而同时期东北经济崩塌30年。难道是偶然的吗? -------------------------------------------------------------------------------------------------------------------------- 敬请期待,一相财经眼后续精彩文章。 @今日话题 @财经八卦阵 @财经网 @财经早餐 @360股市研报@格隆汇 @欧洲经济与文化 @文化金融侃@Kelly在美国 @美国消费 @消费金融行业资讯 @消费金融观察 @复合财富增长 《品牌价值对股票估值的意义》网页链接 《听说你刷房子了》网页链接 《全球制造四级梯队,看中国制造》网页链接 《六大打孔方法,发掘10倍股》网页链接 《层层套娃的冷战巅峰,也只是历史长河的一朵小浪花 – 电影《安娜》ANNA观后感》网页链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