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优美、同样IB课程体系,清迈国际学校的学费,只有北京上海同类学校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性价比超高的清迈国际学校,对中国普通中产家庭吸引力强大。“宅嘤嘤”(慢慢来)的快乐教育,究竟是天堂,还是温水煮青蛙的陷阱? 专门研究东南亚教育移民的亚凡博士,为你展示清迈国际教育真相。 ▲ 课外的泰拳体能课,孩子们练体能,大人们打泰拳 琳和老公来自内陆二线城市,曾经是某全球五百强公司的中层。她不希望孩子单纯以名校学历为学习目标,而是能够得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用她自己的话说“不是模板化、标准化的所谓扎实的基础教育,不是沉迷于追逐分数带来的喜怒哀乐;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发展自己的兴趣”。 琳期待她的儿子完成K12教育后,不再像她和老公一样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什么,而能不从众,不茫然,不惶恐,能独立抉择。兴趣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她为儿子做好的教育规划。 到了儿子上幼儿园的年纪,琳开始关注国际学校的情况。经过一番认真而细致的全国调研,结论是——国内国际学校当下能够提供的资源都集中在北上广深,既然都需要迁移,且花费不菲,索性把眼光再放开阔一些,不如去国外看看。 于是,琳和老公选择了辞职,创办自己的自媒体工作室,带着儿子到清迈过渡了一年,同时她们申请了芬兰的移民许可。 很多用教育迁移满足自己教育规划的家长,大都和琳一样,对教育的诉求明确而清晰。在他们心目中,选择不同的学校教育,就代表着父母对不同教育理念的认可。这些父母对国际学校的认可度高,加上自己在国内的教育经历,教育迁移是成了孩子教育规划中的首选。 迁移,也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主要基调。 而另一部分的陪读家长,多是源于对自己在国内公立教育的激烈竞争下,不能为孩子争取到更多教育资源深感焦虑,自己想要从那种令人窒息的教育压力中解脱出来,寻求另一种可能性。 小宁来清迈一年了,当时为了给孩子争取市内的幼儿园名额,她和丈夫一边担负着高额的学区房经济压力,一边看看身边已经入园的那些依旧为了孩子如何上最好的小学焦虑不已的妈妈,觉得“自己从小成绩就一般,孩子肯定也当不了学霸”。 小宁一想到自己也要面对漫长的“陪作业”困境以及随时“心梗”的危险,就确定“自己和孩子都吃不了那个苦”。尽管要面对丈夫的犹豫和老人的担忧,她还是毅然决然地从老家带着孩子来清迈上国际幼儿园。 在她看来,国内军备竞赛模式的教育竞争和鄙视链生态,给自己和孩子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是她和老公又不能完全放下对孩子教育的期待。因此,先离开再思考,到国外的众多教育选择中边走边看,或许是一种杀出重围的方式。 她和老公商量,打算自己带着孩子先在清迈读几年,然后再寻求到其他国家的可能性,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能不回国就绝不回去。 浩宇不满国内学校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和妻子几经商量,决定自己辞职带着孩子来清迈就读国际学校。 他给孩子选择了一所离繁华古城较远、但自然环境良好的IB制学校,虽然学校有宿舍,考虑到孩子正处在童年进入青春期的特殊阶段,他选择留下来陪读,一边自学英文泰文和精进自己的编程能力,一边照顾11岁女儿的生活起居。 申请大学时,浩宇的女儿选择了和爸爸一样的计算机专业,并顺利考入澳大利亚的一所全球排名靠前的大学。对于未来,浩宇说“对女儿没有特别的期望,顺其自然就好,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人。女儿进入独立求学阶段,我的陪读任务就已经完成了。” 七年间,女儿的成绩不算是学校中最好的,但浩宇从来没有缺席过孩子的每一场学校活动,父亲的陪伴给了女儿强烈而稳定的安全感。 清迈慢节奏的生活、包容性强的文化氛围,也滋养了父女两人的良好心态,女儿完全没有出现青春期的叛逆,反而两个人经常一起结伴爬山、打游戏,建立了坚固的父女情谊。 浩宇一家在没有教育迁移之前,就已经拥有了非常明确的自律、民主、平等和包容的家庭文化氛围。孩子的意见和学习状态是他们评估和选择时主要考虑的。 对于他们而言,教育的迁移是帮助孩子完成教育跃迁的策略之一,是客观评估家庭资源以及分工之后的共同目标,而不是完全由家长主导下的教育消费或投资。迁不迁移,可以说是由孩子主导的。 浩宇结束清迈的生活回到北京,因为一直在自修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熟练的英文水平,很快就回归到职场生活,7年的陪读生活对他而言,是宝贵的人生经历,而不是为家庭做出的悲壮的牺牲。 在清迈,像浩宇这样另类的家长还有很多,他们有的在宅嘤嘤的大环境下默默地坚持陪伴孩子学习;有的在陪读之余学习语言、亲子、心理学等课程,跟着孩子一起成长,治愈自己,重新建立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 有的带着孩子不断地与本地文化交流互动,尝试提高自己的跨文化能力,给孩子做榜样,有的人还为自己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新领域。这样的陪读家长都在突破自己,以身作则,即便是没有迁移,他们的陪伴与示范,对孩子都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资源。 教育的最低要求,就是跟着学校要求走;再加上竞争性教育选拔所导致的军备竞赛模式的裹挟,一个双收入无长辈城市核心家庭的现状,在经济压力、职场竞争以及教育诉求三座大山之下,家长往往很难再有余力和空间去培养,甚至是维系自己的家庭传统与家庭文化。 孩子成长中最关键的时期是0-7岁,在这个阶段,家庭教育是教育链条上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简单地说,孩子越小,家庭文化环境就越重要。 即便是在强势教育系统之下,能够清醒地把话语权交还给孩子,为孩子制定适合他的教育规划,不随波逐流,不把家庭教育让位于学校教育,不把教育责任推脱给学校,那么孩子人生的第一个人格教育核心,就已经牢牢守住了。 在哪个国家长大、什么样的学校与课程,对于小孩子而言,远远不如和谐温暖的家庭重要。健康的家庭关系与良好的亲子互动给予孩子的安全感,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基础。 而在教育迁移的视角下,目的国家对于国际学校的包容性相对较强,国际学校有独立的文化多元可能性。而基于多元文化起点的国际学校擅长于在多元文化之间协调沟通,并将这些都作为教育资源,来发展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与体验。 不少家长把孩子送进清迈的国际学校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国内习以为常、甚至是不断被简化忽略的家庭生活日常,是满足在他乡生活文化归属感的最大来源。 中餐美食、国产影视、家庭传统都是整个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不仅温暖着自己,也滋养着孩子,构成了孩子成长中重要的文化基因。 在国内,工作生活压力下的不得不的“丧偶式育儿”和强势的学校教育文化,剥夺了父母和孩子间的互动时间,到了小学中学阶段,很多家庭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教育军备竞赛”的患难与共。 而在国外的陪读生活,父母没有或者减少了职场压力,生活节奏放慢了,多了和家人、孩子相处互动的时间。 相对没有那么密集的学业活动,留下了亲子、夫妻以及个人生活的空间,这时很多陪读家长才发现——可能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取悦自己,如何做好丈夫/妻子、父亲/母亲。之前被忽视的家庭文化价值被重新提上日程。 可以说,在教育迁移之后,家庭文化的重要性可以回归到了该有的位置。 但如果家庭文化长期缺席,家长只考虑把孩子的教育托付给不同体制与文化的学校系统里,也就等于把对教育的全部期望都交付给了“非此即彼”、形形色色的教育产品里。 这样家长仅仅是全球教育市场中成功的消费者,却无法成为给孩子充足内心力量和文化滋养的合格父母。 在我看来,家长能够明白孩子的成长需求,愿意给予孩子发言权,无论在哪里,都能够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性格养成理念与文化支持。 至于是否迁移,关键问题还是:在家长和孩子发展和认知需要中,是否确实有培养跨文化能力的需求。 教育迁移,不是教育焦虑的解药,是多元文化教育策略之一,而不是唯一。 P.S.移居清迈前,家长一定要想清楚的问题 我首先想说,清迈不是天堂,国际学校可能也会有弊端,兴趣导向的教学很容易看不到成效,不想“鸡娃”的家长,即使想改主意,在清迈很可能想“鸡”也“鸡”不成。 清迈悠闲文化里的短暂轻松,拯救了家长不被教育竞争的压力裹挟,却也可能陷入“快乐教育”的坑里。一些有明确教育要求的家长认为国际学校的学习太松散,看不到教育成效。一开始对国际学校模式期待满满,最后很可能带着失望而回国。 建议1. 来清迈陪读的家长需要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自己不想要什么。 建议2. 应该给孩子发言权。 学习,从来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教育规划的主体既然是孩子,教育迁移与否,我强烈建议应该还给孩子发言的权力。 在教育迁移之前,需要思考的还有:
编辑:舒雯 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