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奉献,源于对生命意义的渴望 | 创变心理学

 jc_ipec 2020-11-04

 
'

本文作者是在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慈善事务的高层管理者,他认为,为慈善事业捐款,既是利他,也是利己。捐助以造福他人是一种典型的利他行为;借助社会反馈机制,施惠者本人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因而本身也有受益,因此捐助行为也具备利己功能。

然而,作者超越利己/利他的二分思路,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奉献与付出是人们的基本需要。在作者看来,人们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结并体验生命意义,而捐赠与奉献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核心方式。归根结底,奉献的基本动机是对生命意义的渴望。

'
议题编辑:刘水静
学术顾问:白新文
作者:肖恩·斯坦纳德-斯托克顿 (Sean Stannard-Stockton)
译者:刘水静

作为一名投资顾问,我经常向高净值人群提供关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可支配财务资源的咨询服务。我专注于与慈善家族的合作,而这项工作常常会暴露出最大化占有资源与资源捐赠之间这个看似矛盾的取舍问题。如果人类想将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源最大化,那为什么他们会如此乐于将这些资源送人呢?

我相信,捐赠与奉献的动机是出于人类内心深处的需求,即寻找生命与生活的意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意义与社群关系紧密交织在一起(在这里社群可以从狭义上定义为家庭,广义上涵盖到整个生命群体)。人类希望感受到生命的联结与生活的意义。而捐赠与奉(如付出时间、金钱和精力)我们努力寻找这个意义的核心方式。

捐赠与奉献行为背后有很多出于自私的动机。毫无疑问,一些奉献是出于自利。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种阐释驱动人类行为因素的中心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尽管人类会被有益于他们的因素所驱动,但一旦这些需求得到了满足(如食物,睡眠,安全感等),他们就会由自我实现的欲望驱动。马斯洛是这样描述“自我实现者”的:

  • 他们接受所有有关这个世界(包括他们自身)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否认或回避这些事实的存在。

  • 他们拥有自发的想法与自主的行动。他们非常具有创造力。

  • 他们对解决问题,包括他人的问题充满兴趣。解决这些问题往往是他们生活中的关注点。

  • 他们对他人有亲近感与联结感,且普遍懂得欣赏生活。

  • 他们有一套完全内化且独立于外部权威的道德体系。

  • 他们拥有洞察力与鉴别能力,能够客观地看待所有事物。

在我看来,这个对“自我实现者”的描述同时也是对慈善家最好、最精彩的描述。

因为任何一件对我们所在的社群有益的事情,对于同时也处在里面的、我们每个人而言,也都是有益的,即处在繁荣、幸福的社群中的个人通常都会拥有更幸福的感受,所以奉献也是使施惠者本人受益的一种方式。这种反馈循环机制很好,但是我个人更相信,人类奉献与捐赠的动机根植于他们“渴望通过社群寻找意义”的愿望,而不是希望奉献与捐赠能通过反馈循环机制使他们受益。

许多近期的研究都集中在——我们的大脑如何以分泌化学物质的机制,奖赏我们的奉献行为。在某些人看来,奉献会引发这种反应机制的想法暗示着慈善行为背后的自私。但是,这种逻辑也同样暗示着人类的呼吸、进食、坠入爱河全都是“自私的”,因为我们(在做出这些行为时)的大脑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也以类似的方式奖励了我们。我认为这些研究并没有表明奉献行为是出于自私的心理,而是表明了奉献与给予(也同样)是人类的主要需求或欲望。这实际上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逻辑通常认为付出是我们为他人做的事情,我们必须失去些什么而使他人有所获得。相反地,这些研究向我们表明,奉献与付出就像进食和呼吸一样不可或缺。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做这件事。

当然,每个施惠者的动机都是独特的。但是,正如我们为了满足活下去的欲望而进食一样,我们也为了满足对生命意义的渴望而付出与奉献。


原文首发于2008年3月12日

来源:《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英文版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